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2618  
标签:苏教版 四年级 单元练习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18]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四(上)复习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学写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有:——  •  ○  ? △。
1.老师,您好!
1.《老师,您好!》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诗中“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和“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两句诗最能体现老师工作的崇高。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我想把老师比作园丁、蜡烛、铺路石。
2.“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中“浸透”“蕴含”两词充分说明了教师工作的伟大意义: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从时间和地域两方面突出强调了教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社会、人类作贡献。“心血”“辛劳”两个词也可以体会到教师为了孩子们的成长辛勤工作,表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老师,您好!》中,老师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读了这首诗,我想对老师说:“老师,你真伟大!。”
4.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描写、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条是孩子们对教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福。
5.“昨天”“今天”“理想”这是两个比喻句中的词语,诗句中“昨天”指过去的历史。“今天”指现在;“理想”指未来。诗人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历史,现状和未来,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走向幸福的明天。
6.“春晖”:比喻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朝霞”:比喻教师的教学像早晨的霞光,给学生带来光明、美好的一天;“春蚕”:比喻辛勤的老师;“理想的丝线”:比喻教师辛勤劳动的工作成果; “甘露”:比喻教师付出的心血;“茁壮的新苗”“幸福开放的鲜花”:比喻幸福成长的学生。
2.但愿人长久
1.《但愿人长久》的题目中:“但”的意思是只。“愿”是希望、祝愿的意思。“长久”的意思是长久地活着,心怀美好的情感。题目的意思是:但愿大家都能健康生活,美好的情感常留心间。苏轼由中秋圆月想起(手足情深,分别七年)的弟弟,在深深的思念中体会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理,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课文中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是先“心绪不宁”,接着“埋怨”,后来“宽慰”。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以用课文中的“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来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用课文中的“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来解释。词中的“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婵娟”原指美好的样子,词中指美好的月色。这些词句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积极奋发的宽大胸怀。
3.古诗两首
1.《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诗的前两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未”:没有、未经。“镜未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可以用成语水平如镜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后两句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明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中描写了白、银、青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 


浏览完整试题这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洞庭湖水面比作未磨的铜镜;后两句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把君山比作了青螺。
2.《峨嵋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写的。诗人在秋天的晚上乘船远行,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最后到达渝州。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读了古诗,我的眼前出现了峨眉山、月亮、平羌江等景物。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前两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影”:月影。“流”:流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后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发”:出发。“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下”:顺流而下。这两句的意思是: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渐渐地,那半轮明月也看不到了,而船已经顺江而下驶向渝州了。途中见到月亮,勾起了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思想感情。
4.秋天
1.《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全诗压的是ao韵,课文中表现拟人的词语有很多,如:“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等。这首诗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为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他想让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
练习1
1.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2.李峤的《风》这首诗中,“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使人感受到风很大。我能默写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一单元练习
一、照样子写成语。
1.ABCC式:凉风习习、笑语盈盈、生机勃勃、书声琅琅、喜气洋洋、小心翼翼
2.四字并列: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笔墨纸砚、亭台楼阁
3.赞美老师的:为人师表、呕心沥血、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诲人不倦
4.描写秋天的: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天高云淡、雁过留声、金风送爽、一叶知秋
5.带有“人”字的:一鸣惊人、后继有人、百年树人、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6.形容关系好、情意深的:亲密无间、情深义重、手足情深、形影不离、情同手足
7、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7.描写夜空晴朗的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月明星稀、群星闪耀
二、选词填空。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一鸣惊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1.王小芳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
2.他平时不声不响的,可在这次联欢会上的表现真是(一鸣惊人)。
3.班会课上,班主任徐老师自豪地说:“我们班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文思敏捷)的小作家张雨晴下笔如有神,(聪明过人)的速算能手刘泉敢跟计算机较量……我看到这(桃李争妍)的班集体,为建设北上海(后继有人)而感到高兴。但愿那些默默无闻的同学能(一鸣惊人),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听了老师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诗句、名言:
1、赞美老师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关于书籍的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 秋天的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 送别的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思乡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四、 多音字
和hé(和平)          埋mán(埋怨) 磨mó(磨难 打磨 消磨 )  奔bèn(投奔  各奔东西)
   hè(附和  一唱一和)    mái(埋藏)   mò(磨面 磨坊)          bēn (奔跑 )
huó(和面   和泥)
huò(和药)
五、 加点字意思
1、情不自禁:忍耐 。      
2、皓月当空:明亮 。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①种植。②培养。
六、填空
1、 老师,您像吐丝的春蚕,像默默无闻的树根,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像大海中的航标。
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和苏洵、苏辙称为三苏。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土。
3、 刘禹锡字梦得。
4、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5、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6、 峨眉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标签:苏教版 四年级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苏教版四年”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18]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栏目导航:语文论文语文教案语文试题语文备课中心语文课件音像素材作文素材数学试题数学教案数学论文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