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149
标签:
北师大版
六年级
单元练习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9]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A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A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ué miào bào qiàn zǔ zhòu hè cǎi gǔ lì
( ) ( ) ( ) ( ) ( )
cuò wù zhāo qì péng bó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 ( ) (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 )( )不绝 心( )肉( ) 难以( )( )
( )( )不安 ( )纲( )领 灰心( )( )
( )( )效颦 ( )滋( )长 浑浑( )( )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转(zhuǎn zhuàn)眼一个月过去了。
2.做好(hǎo hào)了一件小事,就应该为自己喝(hē hè)彩。
3.我调(diào tiáo)好弦(xián xuán)开始拉曲(qū qǔ)子。
四、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闹:A 不安静;B 吵; C 发泄; D 发生; E 弄、搞。
(1)两个人又闹翻了。 ( )
(2)这地方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 )
(3)公园里真热闹。 ( )
(4)妈妈没有给妹妹买玩具,她正在闹情绪呢。 ( )
2.欲:A 欲望; B 想要; C需要; D 将要。
(1)星星摇摇欲坠。 ( )
(2)他的求知欲很高。 ( )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浏览完整试题
(4)欲擒故纵。 ( )
五、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4分)
1.学习《穷人》一文,真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2.威华和小强通过争论,仍然不能把他的错误认识改变过来。
3.这棵树上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实。
4.邻居家的小妹妹,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
六、联系课文内容回答。(12分)
1.《东施效颦》中的“颦”字是 的意思,这个寓言的作者是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 ;《楚王好细腰》通过 ,讽刺了 。
2. 比尔医生从他的行医经历中悟出一个道理
。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
因此我们知道,决定成败的不是 ,而是 !
3.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暮夜无知者。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所以美。
(3)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七、请你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端起杯子倒水喝。
三个连续动作的句子:
2.河水哗哗的流。
改为拟人句:
3.靠边站,我要下车。
改用礼貌用语:
4.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
缩句:
5.观潮的人很多。
改为夸张句:
八、阅读感悟。(26分)
课内阅读(12分)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还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 )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 )节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 )我,像深深的潭水……
(1)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从这些词语让我看到了一位( )的听众。(4分)
(2)我珍藏的这个秘密指的是 。(2分)
(3)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 )。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词句和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她的形象描写
展开余下试题
课外阅读(14分)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1)汉字的特点是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几句诗的出版及作者写出来。
“明月几时有”出自( )代诗人( )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 )代诗人( )的《 》中的一句。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A 吝啬( ) B 烦恼( )
2.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园地。(30分)
题目:难忘的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人了可以是一件事或一堂课。
2.内容具体,叙述清楚有条理。
3.要写出真情实感。
4.字数在450字左右。
上一篇:
西师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试题
下一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B卷
标签:
北师大版
六年级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北师大版六”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9]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
》
语文教案
》
语文试题
》
语文备课中心
》
语文课件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数学试题
》
数学教案
》
数学论文
》
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
》
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