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860
标签:
人教版
五年级
单元练习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0]
小学语文第十册期中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答卷时间:100分)
第一部分 阅读积累(3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dào zéi jì mò è hào chān fú wǔ rǔ
( ) ( ) ( ) ( ) ( )
二、 把词语补充完整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8分)
绞( )脑( ) 势不( )( ) ( )心所( )
深( )厚( ) 面不( )( ) ( )( )一体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我们怎能在这种情况下离他而去呢?(改成陈述句)
2、天空乌云密布。(改成拟人句)
3、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改成肯定句)
四、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3分)
剧烈 猛烈 激烈 强烈
1.晓庆生过病,上体育课不能( )运动。
2.孩子们( )要求周末不要上课。
3.敌人占领的高地被我军( )的炮火摧毁了。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古诗词三首》中,儿童的形象惹人喜爱。《牧童》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村居》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
2、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 ___。”儿应声答曰:“_____ _ ________。”
3、学了本册课文,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 的晏子,_______________ 的小金花,_______________ 的杨氏之子,_______________ 的老汉。
4、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_______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向我们飞过来。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30分)
(一)(9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1. 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2、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3分)
(1) (2) (3)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1分)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4、这段话主要运用了 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 。(3分)
(二)(7分)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选段中的亲人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请写出小标题。(2分)
。
2、“雪中送炭”比喻 。(1分)
文中的 “雪中送炭”是指 。(2分)
3、用“雪中送炭”造句。(2分)
(三)伞的故事(14分)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那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拿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展开余下试题
沉思良久: 欣喜之余:
2、读句子,注意划线部分的词句,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用一个词来表示此时的心情。(3分)
(1)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 )
(2)见了我,立即打开了那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 )
(3)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 )
3、请用“ ”划出与“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相照应的句子。作者看见伞,“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的原因是 。(3分)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这句话表达了“我” 。(3分)
5、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作者,收到母亲的“伞”,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请写下来。(3分)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5分)
上课时,小雨向小欣借橡皮,王老师误认为两人搞小动作,不专心听讲,当众点名批评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同学受到批评后的两种处理方式。
方式一:小欣受到批评后,认为老师冤枉好人,怒火中烧,因而,很不服气地斜瞥了老师一眼。老师看到后也很生气,于是冲突趋向白热化……
方式二:小雨受到批评后,心中非常委屈,但他并未辩驳,而是等到下课后跟随老师到办公室,诚恳地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听后,真诚地承认自己也有错误,并在下一节课上公开向小雨和小欣道歉。
读了以上文后,或许能勾起你与老师相处中的回忆,或许引发你对此想说的心里话……请你自己命题,写你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可以是美好的、令人愉快的,也可以是令人遗憾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表达顺序清楚,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上一篇: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下一篇: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五年级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小学语文第”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0]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
》
语文教案
》
语文试题
》
语文备课中心
》
语文课件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数学试题
》
数学教案
》
数学论文
》
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
》
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