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

阅读:1234  
标签:苏教版 五年级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4]
五六年级阅读训练
一、阅读(40分)
                             鲁迅先生丧仪散记(节选)
  十九日下午两点钟,我在办公室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问我鲁迅先生逝世的情形,我愕然了一会儿,因为那天为了一点私事出门,中午并未回家,也没有碰到文艺界的朋友,实在毫无消息。据我所知,最近鲁迅先生是渐就康复了,虽然有时候还有一点热度,他自己并不当做一回事,因此别人也以为已经没有事。他会死吗?我不相信。
  说实在话,我当时还疑心这是某些人的捣鬼。鲁迅先生是一个战斗者,是非之分,善恶之辨,在他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虽受爱戴,也常招咒骂,这咒骂不但没有损及鲁迅先生的伟大,反而使他的人格更加光辉了。--在这堡垒对峙的社会里,如果竟有一个受各方面爱戴,而不招一点咒骂的人,那才真是不可思议呢!
  然而这个“无损于他的伟大”,从咒骂者那一面说,当然是不能满意的。于是造几条离奇的谣言,如鲁迅患脑膜炎之类,借以泄忿,也是常有的事。
  我想,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
  那一天直到我回到家,得到另一个朋友的通知,才知道鲁迅先生真的已经在早晨五点廿五分,停止了他的最后的呼吸了。是的,他不过停止了他的呼吸--我只能这么说,因为我仍旧相信: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
  我赶到万国殡仪馆,已经过了下午六点钟了。馆前的灯光放射出幽蓝的线条。跑上二楼,看见五六张哀蹙的脸孔,在无言的沉默里,散布着低低的叹息。我们都认为这是个太大的损失,一个人类的正直者悄悄地离开这世界了。值班的守灵人领我到隔壁一个房间里,那里躺着鲁迅先生,瘦削的脸孔,隆起的鼻子,浓浓的眉毛、胡须,完全和活着一样。我默默地站在他面前,我看见一幅图画,那上面画着一个战士在休息。一幅多么庄严而又动人的图画呵!
  是治丧委员会决定各界瞻仰遗容的第一天。
  我一个人走在胶州路上,关怀着这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从后面赶上前来,碰了一下我的袖角,问:
  “请问,到万国殡仪馆向哪里走?”
  我没有开口,只指了指前面,仍旧低着头走自己的路,关怀着这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但因为孩子或前或后和我前肩,使我不得不注意起来。--那是一个脸孔黑胖、个子坚实的孩子,一头乌发,穿蓝布长衫,蓝布鞋,两只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前面。为着好奇,我斜过头去看着他说:
  “上万国殡仪馆干什么?”
  “看一个人。”
  我没有再问下去,仍旧默默地走着。将近殡仪馆的时候,远远地望见门前聚着不少人,孩子叫起来了:
  “哦!那么多人,都是学生!”
  “你也是学生吗?”我问。
  “我已经离开学校,在商店里当学徒。”他看了我一眼,接着问:“你也到殡仪馆去吗?”
  我点了点头。
  “是不是去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
  “是的。”我停了一下,问:“你呢?”
  “我也是。”
  一个奇怪的念头忽然钻进我脑里,我站定了,朝孩子说:
  “你认识鲁迅先生吗?”
  “不认识。”
  “那为什么要去看他呢?”
  孩子的眉毛动了一下,圆圆的眼睛睁得很大很大,叫道:“为什么?我读过他的小说,多么好呵,你说我不该去看他吗?这是最后的一面了呀!”


浏览完整试题  我笑了,我感到无限的温暖。
  之后,在灵前,除了中年的、老年的、异国的人们外,我看到更多的是一批一批年轻的学生,一批一批的工人子弟,一批一批的商店的学徒。我的眼前突然光明起来。我分明地感到:鲁迅先生并没有死,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每格里只填一个字,所填字是本文出现的)(5分)
    __然  __复  ___骂  对__  泄__  哀__  __容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3、文中有这样一句:“他会死吗?我不相信。”把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理解与感悟(28分)
  4、“然而这个‘无损于他的伟大’”。联系上下文看,句子的“
    这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在小学阶段,你读过了一些写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你的心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在本文中,作者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赞扬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画上“~~”。(3分)
  7、读了本文,请你概括几条“我”相信鲁迅先生不会死的理由(至少概括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8、“我笑了,我感到无限的温暖”。联系上下文看,是什么使作者感到无限的温暖,并笑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9、“鲁迅先生并没有死,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概括节选的两部分的主要内容。(4分)
第一部分(十九日至图画啊):
第二部分(治丧委员会至不会死的):
  一、阅读(40分)
                               挪树
  ⑴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⑵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⑶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⑷“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
  ⑸腊梅会挪死吗?我怕。
  ⑹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⑺他铲开了!刨开了!
  ⑻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常常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⑼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⑽“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⑾“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⑿“不砍断怎么挪呀!”
  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⒁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⒂“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
  ⒃“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
  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割断了。
  ⒅“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⒇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
  (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23)那老土依然沉重。
  (24)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26)它会死吗?
  (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透!
  (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29)又过了几天。
  (30)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
  (31) 腊梅新生了!
  (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33)人挪活!树也挪活!
  (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____一息  风姿飘__  ___有声  __不经心  丰__秀美  万花__谢
   2、文中第⑹段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打上○,并改正。A__B__C__D__(4分)
   3、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诗《_________》,作者是_____。(2分)
(二)理解与感悟(27分)
   6、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带点字词的意思。(8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
    ②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
    ③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    )
   7、“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_____(3分)
   8、第 (34)段中,画“--”线的句子里含着什么意思?把你体会到的含义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概括。(8分)
     ①第⑷段到第 (2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展开余下试题     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10、朗读第(31)优“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____,应读出________的感情。(4分)
 二、作文。(60分)
  1、仔细读《腊梅》一文的第 (29)到   (34)这一部分,思考:
    ①腊梅获得了新生。她获得新生后的样子是怎样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她会有什么表现?
     请你大胆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②如果《挪树》一文只写到了第(2)段,请你另写一篇关于“一株奄奄一息”的腊梅的故事,可以写成童话,可以写成记事的作文。总之,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当然,写成作文之后要另加上题目。
     以上两题,请选作一题。
                  
                                        山间小路
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莓果,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 ,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9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9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 会面。他要和张 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记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800年前的中国。
  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30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逆党变成大师,于是伪?quot;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赫曦台上有个6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轩泉,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 
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
  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
  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儒雅,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quot;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的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 开头一段写海德堡哲学家小径的作用是什么?(写出三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于岳麓书院的兴衰,作者是怎样看的?(写出三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最后一段写道: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写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深邃的起点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构思巧妙,以一条山间小路连接起西方与东方,古代与现代,十分紧密自然。
   B. 本文写岳麓书院,着重写了朱熹与张辩论的事,因为这件事最能体现书院是文明的象征这一点。
   C.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这是作者对书院的批评,意即为了吸引游人,应该附设歌厅茶座。
   D. 赫曦台上有个6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这一情景大有深意,说明中华传统的文明后继有人。
   E. 百泉轩庭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千年之后仍然冒着泉水,象征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充满生机活力。
   F. 作者介绍刘珙重建书院,还着重介绍了他抵制秦桧追谥其父的事迹,意在突现书院在精神上与当权者是始终对立的。
   1.(1)引出东方古代哲学家小径;
    (2)为下文作铺垫,说明岳麓山小径的伟大;
    (3)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
   2. (1)书院兴,说明文明在前进;
    (2)书院衰,是政治霸权压迫文明的结果;
    (3)不管霸权如何嚣张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
   3. (1)再点小路,照应题目,照应开头,
     (2)使文章意境得到升华。
    (3)既指岳麓书院初建的时候,更指中华文明初始的时候。
   4. C、F(C项这句是对世人的讽刺,批评世人对文明不如对歌厅有兴趣;F项不能说与政府始终对立,也有妥协的时候)  


展开余下试题二、阅读(33分)

(一)(8分)
  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1.反映“结伴”的词语是--------;反映采茶姑娘愉快、兴奋的词语有-------、-------。(3分)
2.这段话按照---------顺序写出了采茶姑娘--------------时的情景。(2分)
3.用波浪线划出2句比喻句。(2分)
4.除碧螺春外,你还知道中国有什么名茶,举一例:(1分)


(二)渔王的儿子(12分)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和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5.“渔王”年老的时候为什么苦恼?(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6.“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表明渔王在教孩子捕鱼技术上的做法是:------。(一个成语)(1分)
7.渔人的失误是什么?(2分)
8.“路人”的观点是什么?(简要概括)(2分)
9.“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表达了“渔王”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10.从文中找出反映渔王捕鱼技术的态度的词语。(1分)
11.你认为这则故事仅仅是在批评渔王吗?(2分)
   

(三)母亲·儿子(13分)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那是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满仓身上。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兵们比练庞中华的字帖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兵们了解的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旯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的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品、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76个兵。
  满仓已是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伤心的,影响他干大事业……”说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角邮戳的信,忽然停住不动了。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
12.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2分)
13.小说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语言是母亲、儿子各自临死前几乎相同的语言,这是因为____________。(2分)
14.满仓去世后,满仓连队为何学习满仓的字?(2分)
15.“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表现了人物一种___________的复杂情感。(2分)
16.“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中“哭开了”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________的感情。(2分)
17.文中写了两个“谎言”,你认为哪个“谎言”更感人?为什么?(3分)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
标签:苏教版 五年级
相关:关于“五六年级阅”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34]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栏目导航:语文论文语文教案语文试题语文备课中心语文课件音像素材作文素材数学试题数学教案数学论文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