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874
标签:
人教版
六年级
单元练习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4]
人教实验版六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语文(六下)第二单元练习题
姓名 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fěi cuì páo xiào xióng hún yā yì sāo luàn
qīn shí kù rè háo qì yǎn yì fā shì
二、想想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1、“舟”字为 结构的字,先查 部。
2、“荡”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部首为 ,第七画的名称是
,“荡”在字典里共有四种意思:①放纵,不受拘束;②清除,弄光;③走来走去,无事闲逛;④摇动。在“荡涤”一词中“荡”的意思应选 种解释。
三、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然不同 张灯结( ) 安然无( ) 勤( )持家
( )拥而至 ( )歌( )舞 ( )山( )岭 响( )云霄
四、选词填空。
安静 幽静 僻静 平静 寂静 宁静
1、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的夜晚。
2、 教室里渐渐()下来。
3、 我的心早已()下来了。
我们穿过小巷,来到了一个十分()的地方。
五、按要求写词语。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充足( ) 吉祥( ) 严肃( )
酷热( ) 摇曳( ) 丰盛(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 ) 乐观( ) 清新( )
朴实( ) 宽敞( ) 稀奇( )
六、 按要求写句子。
1、看到桃脯、蜜枣,我就往嘴里送。
(1)改写成反问句:
(2)改写反问句:
2、在原句子上修改病句。
黄昏时分,朝霞染红了半个天空。
3、 缩句。
维吾尔姑娘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
4、 把下句改成被字句。
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5、 照样子写句子。
(1) 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2) 老铺子都挂出各形各色的灯,有的一律是玻璃,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七、回忆课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通过学习课文,我知道北京人过春节的特点是 (至少概括三点)。
2、藏戏的开山鼻祖是 ,在藏戏里,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白色代表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黄色代表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 和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和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 。
3、我国幅员辽阔,有许多的艺术形式,像藏戏,还有 、 、
等。
4、学习《和田的维吾尔》后,我知道和田维吾尔人有
浏览完整试题
等特点。
八、阅读理解。
(一)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柚树高大挺(拔 拨),枝叶繁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梅子,有桃树,有李树,有杏树……春(末 未)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 印)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 把文中括号里多余的音节或汉字用“/”画去。
2、 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3、 用“ ”标出文中的比喻句。
4、 填空。这篇课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 、 、 的各种树进行具体描写,突出了“ ”这一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乡间的
之情。
(二)
我们是一行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天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灯红酒绿。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麻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起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又快乐的树。
1、短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一个是行道树与 对比,一个是行道树与
对比,通过对比,有力地突出了 。
2、本文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找出表达深刻哲理的句子,抄写下来。
3、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
4、 理解“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5、 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为什么“快乐”?
6、读短文,结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
九、习作
题目: 留在我的记忆力里
要求:1、你可以写人,写事或写家乡的民风民俗,或者其他你熟悉的内容。
2、先补充完整题目。
3、抓住事物的特点。400字以上。
上一篇:
小学语文第十册期末练习题
下一篇:
被字名、把字句反问句句子训练
标签:
人教版
六年级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实验版”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4]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
》
语文教案
》
语文试题
》
语文备课中心
》
语文课件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数学试题
》
数学教案
》
数学论文
》
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
》
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