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专题训练

阅读:2763  
标签:人教版 六年级 专题训练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63]
毕业班文言文诗词训练
毕业班文言文、诗词专项训练
一、默写古诗。(16分)
(一)七步诗
, 。 。
, , ?
(二)出塞
, 。 , 。
(三)示儿
, 。 , 。
(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 , 。
, 。 , 。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28分)
阳光布德泽( ) 焜黄华叶衰( ) 老大徒伤悲( )
箕中釜下燃( ) 豆在釜中泣 (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悲不见九州同( )、(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 物莫能陷也(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也?”(  )、(  )、(  )
郑人买履(  )  自先度其足而置(  )、(  )
置之市而忘操之(  )、(  )、(   )
市罢,遂不得履(  )、(  ),何不试之以足?(  )
宁信度,无自信也。(  )、(  )、(   )
三、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30分)
1、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2、阳光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6、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7、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8、何不试之以足?
9、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也?
10、宁信其度,无自信也。
四、按要求填空:(26分)
1、《出塞》这首诗是 代诗人 的作品,全诗反映了作者 ,也表达了诗人 。
“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写了 和 这两个典型景物,表达了所谓边关战士们 的思想感情。
2、《示儿》这首诗是 代爱国诗人 的绝笔,诗中作者以
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 ;对 的无比渴望。在这首诗中表明作者一生最牵挂、最悲伤、最痛苦的一件事的诗句是 ,表现作者无限希望的诗句是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 ,后两句寄托了诗人 。


浏览完整试题3、《咏梅》这首词是 于 年 月读了 的咏梅词后写的,这首词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你能试举举例子吗?夸张的句子 ,拟人的句子
4、《七步诗》的作者是 时期的诗人 ,诗中诗人用“萁”比喻 ,用“豆”比喻 ,集中抒发诗人对同根相煎的悲愤感情的诗句是
5、《长歌行》通过 、 和 说明美好时光易逝,后一句劝戒人们 。
标签:人教版 六年级 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毕业班文言”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63]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栏目导航:语文论文语文教案语文试题语文备课中心语文课件音像素材作文素材数学试题数学教案数学论文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