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
阅读:3073
标签:
人教版
五年级
月考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73]
五年级综合练习卷
五年级综合练习卷
一、课文理解。
1、《黄河象》一文是围绕着大象化石为什么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个问题,先介绍( ),突出它完整的特点:再写科学家根据( ),具体说明它为什么能保存得这样完整;最后写( ),交代了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2、《琥珀》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先写了( )的形成,再写了( )的形成,最后写( )的发现和 它的( )。“琥珀化石”的最主要价值在于(
)。
3、《丰碑》一文中。作者为了突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详细描写了军需处长牺牲后那镇定、( )的神态;也详细地写了将军从动怒到( )、( ),再转向崇敬的神态和动作。而对原先大部队的艰苦行军和告别军需处长之后,指战员们沉重而坚定的行军则写得比较( )。
4、句子:“将军愣住了,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他听到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本句以( )结尾,更加肯定了( )。
问题1: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庄严地敬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
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一句中是把( )比作( )。
6、《飞夺泸定桥》是按( )的顺序写的,紧紧围绕“飞夺”这两个字,重点写了两点:( )、( ).
7、《小音乐家扬科》中,“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头上不住地号叫”,这句话采用了( )的写作手法,说明了扬科( )。
8、《田忌赛马》一文,故事发生在( )时期,按照( )的顺序,先写了( ),再写了( ),最后写了(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
),赞扬了孙膑善于( )、( )的思想
方法。
9、“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句话的意思是( )。
10、《赤壁之战》作者是( ),本文节选自( ),本故事发生在( ),地点是( ),交战双方是( )、( )。是历史上以( )胜( ),以( )胜( )的战例之一。文中说道“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 。“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的意思是(
)。
11、请结合课文内容重新排列下列句子。
A
( )周瑜、黄盖选择刮东南风的一天,船上装了引火的东西,驶向曹营。
( )周瑜带兵追杀曹军,曹操从华容道逃跑。
( )黄盖写信,向曹操投降。
( )黄盖的船接近曹营时,叫人点火。火船冲进曹营,曹营大火冲天。
B
( )团长和政委亲自指挥战斗。
(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功。
(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浏览完整试题
(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 )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武器一起开火。
C
( )松脂球埋在泥沙里成了化石。
(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了下来,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面。
( )地壳变动了,森林被海水淹没了。
( )松脂不断地往下滴,盖住了原来的,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 )一只蜘蛛想把苍蝇当美餐,向它扑过去。
( )一个夏天,晌午热辣辣的太阳广照射着森林。
12、《晏子使楚》一文记叙了( )时期,( )国的( )出使( ),楚王( )次侮辱他,,他反驳了楚王,以他的聪明才智维护了( )的故事。
13、“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晚年(
)。
14、《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中,“冀”指的是( )。“冀中”指的是( )地区。
15、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是(
)。
16、《丰碑》一文,以将军( )的发展为线索,先写将军(
)的思索,接着写将军得知(
)的震怒与责备,最后写(
)。
17、“敌人来了,我们就钻进地道里,,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的时候还要打击敌人。”这句话着重讲了地道的两个方面的作用:( )、( )。
18、《小音乐扬科》中,“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无法抗拒的力量指的是”( )。
“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头上不住地号叫”这句话的意思是(
)。
19、《养花》作者是( )。作者通过自己养花的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是( )。
二、按课文内容添空。
1、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 )向前跑。
2、科学家( )这具黄河象化石的( )。200万年前的一天,碧空( ),太阳( )着大地,荒草似乎( )起来。
3、……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 )。
4、形成琥珀的几个条件是:A( )B( )C( )
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条件,那就是( )。
5、一个冻僵的老战士,( )光秃秃的树干( )。他( ),好似( ),身上落满了雪,无法( )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 )( );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 )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雪( );左手微微( ),好象在(
)借火。( )的衣服紧紧地( )在他的身上。……将军愣住了,( )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 )。他(
)地吸了口气,( )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风更( )了,雪更( )了。大雪很快( )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
)的丰碑。
6、《夜鹦的歌声》写的是( )时期,(
)的故事,表现了小夜鹦(
)的精神。
7、红四团马上( )总功。团长和政委亲自( )桥头上(
)战斗。号手们( )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 ),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 )山谷。二连担任突击任务,22位英雄( )着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 )的枪弹,( )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 )武器,每人( )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 )桥。
8、《白杨》作者是( )。文中,爸爸说:“白杨树( )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 )的枝干。( )遇到风沙( )雨雪,( )遇到干旱( )洪水,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9、
皮鞋匠( )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 )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的微云。忽然,海面上( )了大风,( )了巨浪。被月光照得( )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得她睁得( )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上一篇: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下一篇:
五年级第一学期中段考卷
标签:
人教版
五年级
月考
相关:
关于“五年级综合”的其他试题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73]
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部编本一上
|
部编本一下
|
部编本二上
|
部编本二下
|
部编本三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语文S版试题按册查询
一年级上
|
一年级下
|
二年级上
|
二年级下
|
三年级上
|
三年级下
|
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下
|
五年级上
|
五年级下
|
六年级上
|
六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
》
语文教案
》
语文试题
》
语文备课中心
》
语文课件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数学试题
》
数学教案
》
数学论文
》
数学课件
关闭本页
》
退出登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