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17  
标签:教学设计 第4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4册教学设计
漫谈情感功能的运用
 

    语文学习丰富多彩、灿烂绚丽。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才能引人入胜,才能趣味盎然。如何引领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尝试运用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充分发挥了情感功能的作用。

    一、优化教学结构,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情境。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力求自己以自然的教态,亲切话语,具有鼓励性的评价,动情于境,感染学生,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老师流露出真正的爱,让学生进入了自由发挥的状态,让课堂融于和谐、平等的情感交流中。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在一节课内学习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至20分钟,在这段最佳时间里,学生的精力最旺盛,接受能力最快,记忆最牢。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正确分配时间,合理使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从而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

    学生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这一段时间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由旧知引出新知。另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开场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语常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想的导入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美的情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有力地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很快进入课堂学习最佳状态。一堂课的最关键环节,就是讲授新知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最佳时间,调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和精心利用教具、学具、电教等手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文字的积累。如教学《闪光的金子》中就抓住描写徐虎修理下水管的句子动作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通过深入探讨,使学生感受到对工作徐虎是精益求精,对群众是无比热情的光辉形象。

    在老师传授新知后,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集中反馈,是优化课堂结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反馈信息。所以这段时间的练习可以由教师精心设计,做到既突出学生重点,又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练习设计中还可以让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使学生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积累,而不是负担。课堂学习是轻松愉快的,而不是轱燥乏味的。再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做好课堂小结,作为小结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帮助小学生对知识的层次脉络的把握,以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总之,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首要一点就是要优化课堂结构,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堂课都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个人倘若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能心力专一,全神贯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人就是在兴趣的驱使下成为发明家,科学家的。爱迪生小时候,一次看见母鸡在孵小鸡,于是他也抱了个蛋蹲在草堆里,害得全家人到处找他。又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差点烧了火车,结果被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设想一下,假如他不是这样从小兴趣广泛,也许永远也成不了一个发明家,可见,兴趣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所固有的趣味性因素:语文课的内容有极其富于趣味的东西,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的。诸如精彩的朗读,生动的语言描述,逼真的动作模拟或声音模拟,适合语文课特点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有时向学生介绍一点与作者或作品有关的生动故事,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前或课后用“一纵即收”的方式讲一点,实在很有必要。同样是教学《咏鹅》,由于学生在幼儿时就已对它烂熟于心了。因此第一次教学中一出示此诗,学生便兴趣不足。第二次教学这首诗时,我借指导预习时指出:这首诗相传是骆宾王七岁时应客人之命所作。学生一听,顿时个个睁大眼睛,兴味十足。

    其次,努力挖掘教材中有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乌鸦喝水》时,让学生动手做学具然后自己试试还可以怎样让瓶子里的水升高,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效果甚佳。当然语文教学中也有困难和乏味的内容结合起来,交替进行。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能激发学习语文积极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艺术的享受。在教学中应不断点燃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推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困难,从而使其乐于主动地去探索语文的有关问题。

    兴趣依赖于成功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每一次发言后的评价,每次上台表演后的掌声,每回考试后诚恳地祝贺,每位教师的赞扬,都是成功。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此来巩固和发展学习的兴趣,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如讲到《蘑菇该奖给谁》一文时,可让几个学生上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在这表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把文中生动的场面表现出来了,在同学们热烈掌声中,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对学习的信心也更足了。

    三、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既能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指导和培养好学生的朗读,使学生熟读成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不然,学生即使认真朗读课文,对其内容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到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感染。如《珍贵。第二,引导学生在提示语中寻找情感,文中的有些语句,特别是描写人物语言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可引导他们找出体会文中提示语所蕴含的情感,然后练读,这样就能读出一定的韵味。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不同的文章体裁决定了不同的感情基调。如写景、状物类文章可以念得抒情、优美一些,语速稍快一些;记事写人文章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记叙好人好事的可读得欢快些,反映黑暗一面的则读得稍慢、低沉些。科幻类文章可念得稍快些。第四,在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然后在此基础上感情朗读。这样才会避免死记硬背,真正做到了有效积累,熟读成诵。


展开全文阅读
    四、激发学生思维训练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一方法是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

    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研究问题。如对于同一个字,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从不同的角度去记忆,然后介绍给人家,以寻求最佳记忆方法。对同一篇文章,引导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按不同的线索去分段,以发展学生思维上的求异性和创造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会思考的人,是不会学习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

    关于质疑问难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说起:一、创设有利于质疑的环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让学生有充分发展的空间条件,这是落实学生为主体的中心。如教《沉香救母》一文时,先让学生自读,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质疑,在质疑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读,抓住重点词句比较,分析,理解。二、对关键词句进行质疑。在阅读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对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进行质疑,以此帮助学生突破文章重点难点,把握中心,感悟教材。。三、对矛盾处进行质疑。课文中前后有矛盾的地方常常有问题的所在,从矛盾中去发现问题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当然,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那么学生必能在质疑中掌握知识,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握住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情感功能。只有把情知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中,才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标签:教学设计 第4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4册教学设计 漫谈情感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蒲公英的梦
下一篇:浅谈一年级学生的常规行为习惯教育(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