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437
标签:
教学论文
综和教学论文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网友来稿)
东平县图书代办站 张如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但是,在目前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
一、视放任自流为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任自流学习”的现象出现。新授课程,教师只是提出预习后便撒手不管,学生只好机械地读读课文,写写字、词而已,缺乏学法指导。新课标尽管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又明确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内涵规定,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其目的是构建和塑造学生的主体性,达到学生“爱学”、“会学”。因此自主性学习,教师应加以引导,必要时应提出要求,如:课下让学生收集资料、图片,按照课前提示及课后思考练习,自读自悟,最终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讨论的假象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后,更加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课堂上教师讲的越来越少,学生活动越来越多,课堂讨论就是其中之一。讨论可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假讨论”现象越来越多,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这不能真正的起到讨论的作用,实际上对教学无用。正确的讨论应做到以下几点:(1)精用讨论。该讨论的则讨论,不该讨论的不能粗糙滥用。(2)充足的时间。既然让学生讨论,应该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甚至带有共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小组成员各自发表意见,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回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讨论。(3)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以避免讨论变成借机闲谈、聊天。
三,课堂教学注重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然而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弱化了工具性。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还不够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语文轻了"语",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又是一种极端。
四、多媒体使用不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在许多"观摩课"上,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光看不练假把戏。”以学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具象(形象)“与”抽象(语词)”的鲜明对比,促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来标志和塑造形象的;通过对比性地展示这两种语言中介的区别,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以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
更具体一点说,借助影视画面,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怎么写”则少有触及。尤其是对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即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探究和把握更是不足。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描绘景物的。也就是说,凭借影视画面以更直接地领悟语言大师是怎样以典范、优雅的语言来表述“这样的”一些特定的人物、事物、景物的--而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根本任务。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应依据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而定,不能一味追求。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变革必然是一种扬弃。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为“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问题,会有利于新课程的健康迈进。
作者邮箱: dpzrz1964@126.com
标签:
教学论文
综和教学论文
走出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永生的眼睛教案
下一篇:
外貌描写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