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101  
标签:教学设计 第3册教学设计 S版第3册教学设计
邮票上的齿孔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邮票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

     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

   3、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

       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

     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写字指导。学生习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二、朗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2、学习第一段(略讲)

    A、自读。(要求读顺。)

    B、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

    C、齐读。

   3、学习第二、三、四段。

    A、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

     问: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齐读此句话。

    B、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C、“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D、“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明理导行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四、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3、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板书设计:

16、邮票上的齿孔

        阿   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会观察

        切   想到:机器打孔肯动脑

        尔   做到:研究造出勤动手

 
标签:教学设计 第3册教学设计 S版第3册教学设计 邮票上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再见了,亲人
下一篇:猫和老鼠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