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83  
标签:教学论文
把握重点以学定教提高实效
灵宝市第一小学      翟娟阳

    大家都知道,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是一个教会孩子做人的大舞台。在教学中,我们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对教材钻研不够,对教学的重点把握不准,对学情了解不够。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下面和大家一起交流,有不到之处请多指教。

一、看准教学重点   激活生活体验

     我举的例子是苏教版三年级《军神》一课重点的把握。《军神》一课展示的是1916年的某一天,刘伯承为了革命的事业坚决不用麻醉药接受眼部手术获得成功的过程,课文通过描写刘伯承泰然自若地接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的过程,树立起了一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军神形象。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进而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军神的形象。上课时,老师说:同学们一定有过受伤的感受,也许削铅笔、削苹果时不小心划破过手指;也许走路或跑步不留神摔倒擦伤过;也许玩耍时不经意间被撞破流过血……你有什么感觉?有的学生说:很疼。有的学生说:很怕被别人再碰到伤口。也有的学生说:很怕医生的手术刀或缝合伤口的针。……老师说:是啊,你一定会本能地,千方百计、小心翼翼地护着伤口,不让任何东西再伤到它,如果万一又被什么撞一下,或让医生没打麻醉就用针缝合,你一定会疼得大叫,是吗?学生说:是的。老师说:那样的场景我们可以想见。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一个人居然在不打麻醉的情况下让医生在他已经受伤的眼睛上划了72刀的手术,却没有喊叫一声,他是谁呢?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一读。这样教学一开场就紧紧地切入理解课文的关键,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课文的重点——对军神形象的感悟上,由于找准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课文内容的契合点,所以使得课堂顿时有了生机,有了灵气。紧接着,在留足时间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并加以指导。我们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来解决:

     (1)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时的一句话该怎么读?

     (2)沃克医生在说这句话时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他真的不疼吗?

     (3)他为什么能忍受如此的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呢?请继续从文中找答案。

     老师开始总结说:对,他为了不损伤脑神经,不影响指挥战斗,为了革命的胜利,以顽强的毅力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所以,沃克医生称他是——军神。请同学们带着内心的震撼,带着敬意把课文再读一读。学生各自的经历不同,感悟不同,在各展特色的朗读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在这样灵动的学习活动中,一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军神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渐渐鲜明起来。

     有的老师认为这个故事发生在1916年,离学生生活很远,不适合学生学,于是一篇感人至深,撼动心灵的文章却被教得苍白无力,匆匆过场。其实,只要我们透过表面看实质,看准教学重点激活学生相应的生活体验,这篇课文是很容易震撼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几乎所有的课文都或多或少地联系着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如能围绕教学重点去发现、去挖掘并巧妙地链合、巧妙地激发,就能打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隔阂,使学生带着各自的生活感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二、围绕教学重点,筛出最佳教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下面举的这个课例,展示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去分析、去思考、去发现、去交流,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的,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举的这个例子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识字3》要求学生学会“灶、尖、歪、尾、彩、炉、张、桌、斜、匹”10个生字,认识“鸭、粗”2个生字。这篇课文在生字与短文的旁边均配有相应的、形象鲜明、揭示字理、点明文意的画面,蕴含着丰富的造字艺术的启蒙教育。   

    上课老师先和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每个字里都藏着许多秘密,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观察,细细研究。请同学们打开书,将文中的字和图对照起来看看、想想,然后把字拆分成两个部分再对照图看看、想想,你一定会有惊喜的发现。每一位同学一定要自己看、自己想,有了发现不要出声,因为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自己独立地发现点什么,发现得越多越证明你爱动脑筋。”学生各自在看、在读、在对照、在思考,10分钟后教师组织交流。学生会发现过去的炉灶是用“土”搭成的,所以“灶”字的左面就是一个“土”。 能知道过去人们用的笔就是书上画的这一种,笔杆是竹子做的,笔头是用动物身上的毛做的,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会明白不正就是“歪”,而“歪”就由“不”和“正”两个字组成等。然后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老师并没有教你们,你们先是自己看、自己想,然后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你们很轻松地就弄懂了字的意思,认清了字形,知道了字形和字义的关系。看来,自己看、自己想,然后大家在一起再交流,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识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引导学生学会字而是应该在学字的同时把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重点。如果把握了这一重点,再根据教材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一番比较,不难筛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最佳教法。

   三:紧扣教学重点  选准精当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我认为新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于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就一味地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什么问题,教师就引着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了一个问题就划去一个,直到把问号都划去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算完成了,并觉得这样做就是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就是体现了新课改精神的课,因为问题是学生生成又是在老师的引领下由学生自主解决的。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爸爸妈妈对“我”小时侯写的一首诗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妈妈夸赞“精彩极了”,爸爸却认为“糟糕透了”,这两种不同的评价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妈妈的评价使“我”倍受鼓舞,爸爸的评价使“我”伤心极了,但后来这两种不同评价的声音对“我”的成长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地感受到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声代表着严父与慈母的两种不同的深深的爱,这两种爱是每个人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从妈妈“精彩极了”的评价中体会到了妈妈的爱,这一点,对学生来说较易体会,作者从“糟糕透了”的评价中体会到了爸爸的爱,这一点,对学生来说比较难领悟,这就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只有理解了这点也才能理解爸爸妈妈给与“我”的这两种不同的爱在“我”的成长中是缺一不可,同时也应是每个人的健康成长所不可缺的这一中心。教师只有找准理解课文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切入,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

    我们引导学生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融进教师的主导:

1.“糟糕透了”,这是爸爸的评价,作者最初听到这样的评价时是什么感受?后来又是怎么感受到这其中所包含的“爱”的?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后组织讨论。

2.对爸妈给予我的两种不同的爱,我心存感激,这些感激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请找出来并说说你的体会。学生默读课文并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一读,然后组织讨论。

3.文中作者将自己感悟到父母之爱的过程写得很详细,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一定也会联想并领悟到自己的父母给予自己的自己曾误解过的一种深层次的爱,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大组交流,交流后再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

    问题一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直接触及阅读理解的关键;问题二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并引导学生关注具体的语言文字,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品味来内化感悟;问题三是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与文本对话。这样做我们不难发现选准精当问题能促进学生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着眼教学重点  开发课程资源

    诗化的语言,美好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可以将学生带进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下面这个例子是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方法的,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想画面,从具体形象的画面入手,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了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课程资源——flash动画、音乐、绘画等,将学生带进了诗境,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好、会背,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教给了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边读边想画面”,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并且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北师大版一年级《家》是一首儿童诗,意象丰富,意境优美,节奏明快,美丽而富有儿童情趣的插图能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首儿童诗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接触到的第五篇课文,教学目的除了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好这首诗、学会生字新词外,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师展示第一课时课上学生根据课文有代表性的几幅画引导学生欣赏想象并鼓励学生的丰富联想。然后告诉学生假如让你们根据课文内容到大自然中拍电影,你打算把怎样的场景拍出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老师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大自然的美景录像。

    这时我们适时指导朗读,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名读,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将美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我们再次播放录像,同时配上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背诵: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大草地上,一抬头,看见了——蓝蓝的天空,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于是,我们想到刚学的一句诗是——“蓝天是白云的家”。一群快乐的小鸟在天上飞呀飞呀,飞进了树林,呀!树林里的鸟儿可真多啊,他们在林中快乐地边飞边鸣,于是我们说——“树林是小鸟的家”。呀!在清清的小河里,一群群鱼儿在快乐地游来游去呢!我们见了,都高兴地拍着小手蹦啊跳啊,于是我们又想到刚学的一句诗是——“小河是鱼儿的家”。:地上的小草绿油油的,泥土松软软的,呀,泥土里会有多少种子在发芽啊!我们又想到刚学的一句诗是——“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的祖国多么美,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多幸福啊,祖国就像我们的家一样,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家多么快乐,多么温暖!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小朋友们朗诵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再把课文连起来完整地读一读。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试背全诗,然后教师为学生配上相应的画面和背景音乐鼓励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或背诵全诗。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今天我们把课文读得这样美,背得这样快,是因为我们做到了“边读边想画面”。以后我们在读诗歌或其他课文时就用这种方法。

    在生活中,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到处都有可以运用的资源,只要着眼于教学重点,挖掘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并适时、恰当地运用,就能更好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综上所述,只有以学生为本,吃透教材,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准确把握住教学的重点、难点,才能明晰教学的思路、明辨教学的方向,就会觉得劳而有功,达到乐教、善教、爱教的诲人不倦的境界,学生也就有可能做到乐学、善学、爱学、学而不厌,师生也才能共同构建出至真、至善、至美的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低耗高效”,才能做到“轻负高效,惜时增效”。

 
标签:教学论文 把握重点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写作,想说爱你也很容易
下一篇:研究课堂提问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