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522
标签:
教学论文
教育需要唤醒(网友来稿)
作者不详
今年4月,我有幸去杭州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吴忠豪、周一贯等著名专家的学术报告以及于永正、支玉恒等特级教师的精品课。这次活动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实实在在,这让我不得不想大声呼吁:教育需要唤醒。
我们总抱怨学生没有灵性,没有悟性,没有创造性,殊不知,学生目前的样子正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呀。人都有一种向上、向善的天性,并且蕴藏着巨大的情感能源和智慧能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情感和智慧,往往处于沉睡状态。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唤醒人们沉睡着的巨大潜能。因此,我说,教育需要唤醒,需要唤醒学生沉睡着的情感能源和智慧能源,使得他们上进、积极、乐观、富有创造性,这是教育的手段和艺术,这是一门学问。
教育需要唤醒,需要唤醒的仅仅是学生吗?不是,教师更需要唤醒。我们的课堂仍以本为本,抓住生词不放,抓住课文不放,文章的情感教育或人文教育成了空洞的说教。学生在这种课堂里,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爱祖国,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等等一些情感变成了一些口号,课堂上会喊会说,可是一到课外,什么爱祖国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也不怪现在的儿童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学习烦恼多多,青少年的犯罪率一再上升,也不怪大学生中出现了“马加爵”。就连学生的作文也失去了真情实感,写难忘的事,竟然没有什么事是难忘的,是这样吗?我想不是的,是他们失去了洞察生活的眼睛失去了体验生活的那颗温柔的心,以至于写个作文,也要东拼西凑。隐约记得一位专家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被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所感染,他寻来那位同学想了解他为何有如此敏锐的洞察生活的能力,可得到的是孩子不屑一顾的回答:“那我背作文选上的”。专家失望而痛心的说,语文教育难道是为了教学生撒谎吗?是呀,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教给学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撒谎吗?我想谁也不愿意这样。还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中学的化学老师,教学非常优秀,学生的成绩也相当出色,大学毕业之后回来看望他,他问:“我教给你们的化学知识还记得吗?”学生如实的回答,不太记得了。他拿出当年他们曾做过的一份试卷让他们做,结果平均分只有12分。只有12分呀,我们难道还不应该反思一下:教育,教育,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呢?学生跟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些什么?能以本为本吗?不,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唤醒他们的情感与智慧!因此,我说,教育需要唤醒,需要唤醒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树立新的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追求一种新的课堂!
这种课堂,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起着奠基作用;这种课堂,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学生可以拿着课堂所得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最终学会生活;这种课堂,教师有一颗灵动的心,有一双锐利的眼,学生有一颗灵动的心,有一双锐利的眼,经常“于无声处”去听那即将响起的“惊雷”;这种课堂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课堂内飘满自由呼吸的空气,教师轻松,学生也轻松,他们能自由地“放牧”自己独立的思想,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想法触手可得,教师只是学生思想大海的推波助澜者,去适时巧妙的在学生心灵的海洋上掀起一个个思维的浪花;这种课堂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教师引领学生采摘一路美丽的风景和人间至纯的情感,到处洋溢着人文的光辉和理性的阳光;这种课堂是一座充满智慧的理想王国,学生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经典拥抱,与创造撞击;这种课堂是一种简单而又实实在在的课堂!
教育需要唤醒,需要唤醒教师去追求一种简简单单而又实实在在的课堂。一定要讲究实实在在,什么是实实在在?我想可能就是能为学生体现生命价值的东西或能使学生的生命有所增值的东西吧。我们暂且不说我们自己平时的课堂以本为本的死教,也不说我们自己一到开课时东查西找再去整合生成,上出来的似乎在追求一种模式,花里胡哨,就说我们听的有些观摩课,也不是实实在在的,因为连指教者本人平时上课也不是这么个上法,可见假到什么程度,虚到什么程度。我认为观摩课也好,公开课也好,目的在于实验,就是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能给人一种学习和借鉴的意义,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即使有不成功的地方,也能从反面给人启迪和教训。所以,它不必要是完美的,圆满的。而我们恰恰为了追求完美,想尽千方百计把课上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而且这种“表演”往往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反问,我们教师具不具有创新精神?课堂正是我们教师创新的一块田地,我们应大胆地耕耘。
教育需要唤醒,需要唤醒教师去追求实实在在,实实在在地用教材来教,凭借教材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等等一些情感教育,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让我们牢记:教育需要唤醒!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有偏激和粗浅之处,还请各位海涵。
标签:
教学论文
教育需要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
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反思(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