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59  
标签:教学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感悟、挖掘和创新
 华强小学    鲁玉清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小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那么,怎样抓好学生的阅读呢?

一、教会阅读,在把握文路中学会感悟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路,就是要循着作者的思路去阅读。这是一种以清楚作者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为目的的,是从作者写的角度来感知和理解课文的方法。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构思的过程,清楚作者的写作动机,理解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对语言和写作技法的运用以及对篇章结构的安排,透悟字里行间传递的情感信息,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脉搏,还可以促使学生从满足自身写作需要的角度去感悟、去发掘,从中获得构思、立意、谋篇、写法和语言运用等诸多方面的启发和暗示。这种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把学生快速、高效、准确、透彻理解和感知课文的需求同满足自身写作需要的需求给统一起来,实现了在课文理解过程中读写的有机结合。

二、教会积累,在信息处理中发掘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图并茂,文章品类编选齐全,生活领域涉及广泛,思想情感蕴藉丰富,语言、写法准备充裕,在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面表现出其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归纳起来,课文中所包含的写作信息主要表现为语言词汇、写作方法、观点理念、思想情感和知识信息五大类型。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着眼于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引导他们去思考: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和句子自己有必要去积累?课文中哪些写法值得自己去借鉴?课文中的哪些观点和理念可以引鉴为自己文章立意的基础?课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在自己的哪些作文中作为素材?并在科学的方法上给其以指导,让其通过自觉的感悟、积极的合作和广泛的交流实现对课文中丰富的写作资源的发掘和积累。 

三、激情趣,促参与唤起学生情感,激发其创造欲

情感和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教师必须把学生看成可以平等对话的生命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尊重和信任,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情感,激发其创造欲。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知识性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应巧妙引导学生认识错误,纠正错误,保护其自尊心,如在课堂上学生读书结结巴巴,出现错别字是常有的事。教师一味的责怪只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鼓励说:“这次读错没有关系,我相信你会读好的。还愿试试吗?”这样既给学生读好的勇气,又客观地指出学生应努力的方向。又如,当教师要给学生指导示范时,可用商量的语气问道:“我可以试试吗?”自然亲切的举动,让学生有了心理安全感,使课堂气氛轻松而愉悦。在这种境界中,学生会无拘无束地投入,以进步回报教师的一片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四、教会迁移,在学练结合中促成内化  

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地创造环境和条件,启发学生去思考,组织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去交流,指导学生去练习,让他们在思考中有所感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在交流中寻求借鉴,在练习中形成技能,使他们语言的积累能够顺畅于自己的准确表达,写法的积累能够巧用于自己的谋篇构思,理念的积累能够转借为自己的立言之本,知识的积累能够活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从而促成学生的积累实现由知识到素养、由方法到技能的迁移和内化,把阅读教学中的读和写、学和用的结合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五、巧用教材,选准读写的结合点、教会创新,在读写结合中发展个性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资源。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时机,巧用教材,选准读写的结合点,经常性地去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诸如一题多写、仿写、改写、扩写、续写、想像写、拓展写、插补写、切换写、思路变向写、观点批判写等不同形式的具有创新性且富有个性色彩的写作练习活动,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达到我们在读写结合中实施创新教育之目的。

六、重课外,抓延伸

我们应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要做到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都要给学生以自由,给他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独立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

在学习某些课文之前,让学生先在课外查阅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有的收集了开国大典的图片,有的了解到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有的了解到人民当时的心情等。因而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能从不同方面谈自己的见解,理解深刻,朗读的也非常好。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各种手段,让全体学生都自觉地活动起来,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就能不断提高阅读效率,形成阅读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标签:教学论文 在阅读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教会学生自改互改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一篇:浅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