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00  
标签:教学论文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互动(陈燕)临泽县鸭暖乡华强小学
 课堂,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阵地,教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口若悬河,提问不断,而学生却无动于衷,一脸茫然。老师提出问题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好长时间都没有同学发言。教师自以为趣味正浓的教学在学生心中却荡不起“涟漪”。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课堂中的“冷场”现象。这该是谁的问题呢?站在教师的角度分析,有几种常见原因:一是教师的教学计划没有跟上变化;二是教师的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不吻合,出意外了;三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高深,难住学生了;四是教师的位置没有摆正,过于自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凡此种种,主要症结就在于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着手,更加清醒地采取对策。如果在上课过程中真的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场面,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是教学中的正常现象,不必着急和为难,应提醒自己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

差不多所有教师都不愿意看到冷场的出现,如果换个角度看,冷场其实也是黎明前的曙光、含苞欲放的花朵,是课堂画卷中内涵丰富的空白。其实,冷场并不可怕,如果引导得当反而是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参与教学对话的绝妙机会,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方法,创造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课堂交流中善于倾听,长于合作,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接受批评,正视错误,乐于竞争,喜欢接受挑战,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迸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关爱、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采用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能够实现有效互动。这些做法有得于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有效互动;

课改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弘扬个性。要建立这种民主关系,家长、学生都应打破对权威的崇拜,而教师则应打破自我权威的崇拜。只有让学生明白老师也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才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只有让老师明白在当今时代自己不应再是一桶水而应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才能降下自身的权威地位向别人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

(二)关爱、激励、培养自信,实现有效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变得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思维开放,智慧互相碰撞,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励方式可以灵活运用,诸如:眼神赞许、颔首、伸大拇指、微笑、抚摸学生的头等动作,也可用“你真行”、“真棒”、“好样的”等语言,还可以用评选“小能手”、“表现奖”、“创新奖”等。

(三) 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实现有效互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大多采用师问生答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学生的质疑。备课时只考虑到教什么,于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希望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却不考虑怎么教,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一味地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渐渐地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就减弱了,以致于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激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我对自己的课堂教也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我想:如果这样下去,既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又会影响教学质量。我该怎么办呢?有了这些困惑以后,我一方面加强学习,翻阅教学方面的书籍、观摩校内展示课等;另一方面积极请教指导老师,请老师和同学听课、评课,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指导师的帮助下,我不断努力着。

当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让我们创设更多的有效互动方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教无定法,处理课堂中的“冷场”现象是一种教育艺术,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一句话,教师不能被“冷场”冻僵了,要有教育机智,想方设法改变冷场的尴尬局面,力求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标签:教学论文 如何在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幸福是什么(网友来稿)
下一篇: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临泽县鸭暖乡华强小学)(陈燕)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