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782  
标签:教学设计 第5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5册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的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识字卡片。

3、课前让学生收集王维的古诗。

教学方法:

教材选入本课的意图是,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这首古诗,应该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秀的音韵,并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通过想象感受诗歌意境和蕴含其中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古诗,谁知道王维,以前背过王维写的什么诗?

2、师小结:王维是盛唐时期非常有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他的诗非常优美,人们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是诗人王维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千古绝唱。板书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从题入手,整体感知

1、题目中哪个字是思念的意思?(忆)

2、从题目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相机指导: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我们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古时候人们过重阳有登高、插茱萸的风俗,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登高时,将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消灾避邪。“山东”:华山以东,诗人的家乡就在这。

3、小结:题目很重要,是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思念家乡亲人,想念兄弟的事。

三、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提出要求:好,接下来,就让我们走入诗中,自由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当中的生字,争取把它读准读好。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全诗念通顺,注意诗句的停顿。

2、指名读古诗,相机指导:“插、茱”都是翘舌音,书空“插”

3、指名:还有谁想读

4、范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注意老师的停顿

5、齐读

四、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真好,同学们,诗读到这儿,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什么意思

介绍注释及如何使用

3、小组交流: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4、全班交流: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两个问题,看大家对这首诗掌握多少?

问题一:为什么忆?

哪两句诗给我们作了说明?指名读前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你知道这两句诗什么意思吗?

给“独”组词,“独”在这里是单独的意思;“异”指的是别的,其他的;这一句中的“独”和两个“异”让你感受到什么?

想象: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怎样庆祝,大街上、家家户户是怎样的场景?

师讲述:别人的团聚、欢乐,大街上的热闹,对一个异乡人来说,都与自己无关,于是诗人越发地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也就是——倍思亲。

指导朗读:同学们,前两天也是我们传统节日中重要的一个节日——中秋节,大家在学校博饼、庆祝生日,过得很开心。如果那天,你是一个人在一个你十分陌生的地方,身边没有爱你的父母和老师,也没有你熟悉的同学,看到别人庆祝节日,你的心情会怎样?

就是这种孤独寂寞的情感,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读这两句诗。

问题二:诗人忆了什么呢?

指名读后两句,并讲述意思,相机对个别词的意思作指导,如:遥——远

师讲述:是啊,在这大家团聚的美好节日 ,远方的兄弟们一事实上像往年过重阳节一样,登上了高处,兄弟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但是,少了一个了,少了谁?是的,是我,只有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异乡啊!诗人想着,不由得感概万千,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师配乐范读)

5、生齐读全诗

6、创设情境,练笔写话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人王维十五岁就离开了家乡,一个人到了京城长安为考取功名,整整两年没有见到亲人了,他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亲人说,亲人又想对他说什么呢?

出示:王维想说:“ 。”

兄弟们会对王维说:“ 。”

五、拓展运用

王维的这首诗,尤其是前两句,流传千古,深入人心,于是因为种种原因在外漂泊,过节时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人总会感叹一声: 。

六、指导书写生字

“深”,右上面不要多一点;

“逢”,里边的下面是三横,不是两横;

“佳”,右边不是一竖直贯四横;

“倍”注意与“陪”的区别;

“插”,不要写成“播”。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 异乡——倍思亲

标签:教学设计 第5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5册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爷爷的芦笛》
下一篇:《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