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807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在全国逐步实施,这是一场急风暴雨式的“洗礼”,全国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将受到教育新理念的冲击。《语文课程标准》是第一次以国家纲领性的文件对语文素质的培养做出了最新定位。笔者在2002年4月份参加了一个教育部“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班”的学习,深刻地领会到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的重要意义。
一、语文素质培养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型的庞大工程,那么,什么是语文素质教育呢?这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语文素质。
我们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表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以上这段话明确地提出“基本语文素养”的概念,九年义务教育是实现国民义务教育“终端性”,即学生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必须要接受的基本文化教育。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它应该培养未来的公民如下基本语文素养:
第一,民族母语情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语情结”,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就是一种爱国情怀。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汉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准确、最简洁、最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一。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育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语文教育首先是一个情感态度的教育问题,正如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所说:“我认为我国语文教育的实质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具有特殊的、深刻的教育特征,决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语文教学天经地义地要培养学生具备热爱祖国语文的基本素质,这是一个民族的母语情结。
第二,言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意义是什么?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民族的母语课程,究其本意是让后一代学会母语,掌握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运用母语进行思维。言语能力,说得具体点就是用母语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言语的训练至关重要。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在言语训练中把握语言规律,从而发展他们做人所必需的言语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丰富的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是一个人进行言语交际的基本前提。语感强调的是个人的经验、个人的感悟、个人的语言修养。一个人的言语能力的成熟,具体表现在对母语的感受能力,对母语文字的感悟能力,用母语思维的敏捷程度,用母语表达的准确、快速能力。这是一种言语的综合性能力。母语运用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这是必不可少的语文素养。
第三,言语行为风格
具备了良好的言语能力,并不一定能完成“口语交际”任务。一个人说话有文野之分,有粗俗之别,这是由于他的言语行为造成的。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会选择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他的言语行为、言语风格即成了能否表达成功的关键。
为了纠正过去语文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具体的要求。义务教育九年中1—9年级的四个阶段都列出了由低往高的不同要求,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课程标准》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中国目前正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人们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出现了多渠道,“信息高速公路”将取代缓慢的信函、公文的传递方式。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听、不会说、不会口语交际的人在信息社会里如何能生活下去。口语交际的能力不仅仅是一个人是否能说会道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与他人沟通的问题,与社会交往的问题,能否融入群体中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问题。现代社会对个人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已经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应具备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就是语文的又一基本素养。《语文课程标准》适应了社会的要求和变化,把听和说整合为一个整体,改变了听和说分离的现象,使听和说的目的性更强,并落实到口语交际上,使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言语行为风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倾听、表达和应对是口语交际的三大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鲜明地提出要求,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第四,良好的语文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每个有巨大成就的语文特级教师无不把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作为他教学中的核心事业来抓。辽宁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良好的习惯不但对学科学习有着正面的影响,而且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他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展开全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加以细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第五,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是最具美感的学科之一。语文的审美有自身的审美与生活的审美。语文自身审美指语文学习者能够发现、欣赏汉语言文字的字形美、音韵美、修辞美和文学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审美教育是有层级要求的,如:
第一学段(1—2年级):“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第三学段(5—6年级):“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阅读叙事性作品及诗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四学段(7—9年级):“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为几个层级,并由低往高发展,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前所未有的。语文教育内容的审美情趣还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语文审美的教育最终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语文素质培养———人的终极关怀
当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提到一个突出的地位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科的性质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概念比较复杂,使用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就有不同的解释。什么是“人文”?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与宗教信仰相对立,主张从宗教的神灵的彼岸的王国回到世俗的感官的物质生活,认为前者是虚幻的,后者才是现实的,才是人本身。可见,西方当时的“人文主义”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感官欲望———物质生活。中国自己有几千年的人文,就是文、史、哲。汉语“人文”与“天文”相对,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亦即人文精神。从这个层面上说,人文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论述看,它是区别于“工具性”而言,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和谐、环境的熏陶、内心的体验。基础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语文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通过语文历练过程,全面地、综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语文素质,使受教育者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素质,具有运用与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素质,言语行为素质,文学审美素质和语文习惯素质。语文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的全体,它致力于提高一代人的民族文化素质,提升一代公民的文化品位,传承祖国民族文化的血脉。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关怀着人的成长,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这就是语文素质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高举语文素质教育大旗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自《广西教育》2002年第8期
唱好主角 提高效益——阅读课实施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的几条建议
西北师大语文教育硕士班 王毓新
关键词 建议;阅读教学;实施课程标准
推进素质教育,要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突出抓好如下环节———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②改进和加强德育;③改革考试评价制度;④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难看出,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有鉴于此,教育部在颁布试用修订版大纲不到一年后又制定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已开始严格依照它组织编订和审查新一轮教材。
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是对试用修订版《大纲》的继承,更是对它的发展,反映了大家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最新认识。如明确提出课程的性质、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还明确提出“发展思维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课程标准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等。从这些意义上讲,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国家课程标准正悄然挺进我们的视野。所以,我们应认真系统地学习它,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准确及时地贯彻它,努力按新要求、新教材设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的主渠道在学校,主阵地在课堂,语文教学的主要时间花在阅读教学上。阅读教学的成败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我们主张,阅读教学要“唱好主角,提高效益”,尽快落实课程标准。
一、系统学习,准确领会,创造性地实施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系统的学习是必要前提。只有系统学习,才能准确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完整掌握它的全部内涵。否则,就会偏执一隅,走向误区或极端。这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时有表现。另外,不论新大纲,还是课程标准,教育部领导和许多专家都不止一次地强调,要“创造性”地运用。这是因为:①各地、各校、各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需要“创造性”。②从《大纲》到《标准》,是发展和完善,但不是完美,还需要发展和完善,需要发挥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给他们留出更大的自主创新的空间。
“创造性”地实施就是灵活运用。符合实际的,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管文件写不写说不说,都可以付诸教育教学实践。这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除语文专业的扎实功底外,当前还要认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它是课程的三大基础理论之一。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了解学生的方法等,单靠语文专业的知识,显得力不从心;具体的语文教学方法,如识字写字、背诵指导等,也急需心理学的支持。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形象地描述说:“心理的考虑或许会遭到忽视或推在一边,但它们不可能被排除出去。把它们从门里赶出去,它们又从窗子里爬进来。”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课程标准》也要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只有掌握心理学,才能了解人、懂得人、更好地“教育人”,才会使教学真正成为科学、成为艺术。所以,系统完整地阅读几本教育心理学的书,尤其是国外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如加涅、布鲁姆、赞可夫等的著作势在必行。
展开余文
二、注入情感,培养兴趣,关注“学习的另一半”
一定程度上讲,个人的成功取决于非智力心理因素。因此,《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评价教学效果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等,单从学生的智力因素着手是很不够的,还应把眼光放在尚未充分开发,却蕴藏着极大潜能的非智力心理因素领域。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注入学习情感,利用学习意志,这将是我们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要努力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校课堂和校外生活中不必太拘泥、太严肃,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要注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努力使讲堂变成学堂和天堂。
三、全面辩证,求真务实,处理好具体问题
1.以读为本。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读的次数多、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积累,有利于废止繁琐分析,有利于打破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但当前有一种错误倾向——教师不敢讲,也不愿讲,一味要求学生自读自悟。学生能自读自悟所有教学内容吗?阅读课除朗读默读外还有没有别的教学任务———速读、浏览、识字写字、习作等,怎么完成?课内完成不了,课外学生哪有时间独立阅读、综合实践、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我们主张:①阅读教学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示范;②除感悟和背诵外,应渗透其他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等,还要尽可能地当堂完成课文练习。
2.思维培育。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废止繁琐分析,但不能忽略思维训练。这是现代课程的一大特点———“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86版大纲对此有明确要求,修订版大纲比较模糊,《课程标准》又加以明确。“课程总目标4”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实验发现,阅读过程中,用于眼睛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全部用于思维。“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乌申斯基)“如果儿童在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妨碍。”(布鲁姆)
进行思维培育,①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段落和篇章的层次,说出思路、概括段意和中心;②凡读书必须提出明确的思考目标,在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后,再组织讨论和回答;③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④外国作品和古代作品的主题思想很难把握,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但要通过读书思考和讨论,从具体的时代背景出发,从字里行间挖掘作品的主题思想,有理有据,不能随心所欲。
3.迁移练习。除言语信息外,大部分学习内容,如认知策略、智慧技能、动作技能等,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是以陈述性形式习得的,然后经过变式练习转化为办事的技能。中小学的语文和外语,是以策略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它是程序性知识的特例,也应以概念和规则的教学为主,不同的是要侧重“技能在新的情境中的应用”。其课堂教学步骤可分为三段,即知识的习得、巩固与转化、提取与运用。语文课不应教成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课,只记忆了名词术语、语法概念和写作规则,却不会讲简明流利的话,不会写文句通顺的文章。我们要努力废止繁琐分析,精心选择和设计变式练习,挤出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及时迁移,充分练习。4.教学设计。课程改革,主要是思想理念和教材教法的改革。柳斌同志指出:“要有好的教材。有了好的教材以后,还要精心地钻研教材,采用先进的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的思想,建立教育教学的新的理念,使得我们的教育质量尽快地提高。”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策略也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有鉴于此,我们主张,对于古今中外的各种教育思想和流派、教学模式和方法等,要进行辩证和务实的分析借鉴,取长补短,消化吸收。教学设计中,要多考虑如下问题——①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准确;②学生学习的内外部条件是否满足;③教学方式是否体现自主、合作、探究;④多种教学方法和媒体是否综合高效地运用;%不同类型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和反馈检测方法是否合理;⑤形成性或终结性评价怎样进行,是否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摘自《甘肃教育》2002年1-2期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定位的思考
刘云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正式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必须弄清的问题。本文呈一家之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它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他学科性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人类历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正如“语文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以“昆虫与古诗”为题让学生学习,尽管学生在收集、理解古诗中写昆虫的诗句,或者创作新的昆虫诗时,需要到生活中去观察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己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获取关于昆虫的生物知识。
其次,我们应该看到,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发展一般能力的功能,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如,以“我们的未来世界”为题,让学生读一读作家的描绘,听一听专家的推测,写一写自己的假想,并以“梦幻剧场”的形式让学生演一演,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等一般能力起到推动作用。
另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中,肯定会对该学科、该领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尽管我们不把它当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来追求,但作为发展语言的凭借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因为它支撑起了学生在这个学科或领域学习语言、发展能力的空间。
二、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
语文学科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因此,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是以学科综合为基础,其学习目标是综合性的,不单独强调某门学科的目标和学科性质。如,以“奇妙的声音”指导学生综合学习,学习的目标就不仅仅是对声音的有关物理知识的了解,也包括相关的声音作品、环保知识等不同学科类别的目标。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切均是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正如“语文课标”所建议的那样,“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不是学科的整合学习。单从命名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性”字便体现了这个意思。
三、它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而不是“纯粹”的理性学习
过去的语文学习,往往与生活脱节,与生存的世界脱节,把语言文字从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中抽取出来,进行肢解,大搞文字游戏,致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效率不高,被有的论者尖锐地痛斥为“误尽苍生”,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新的“语文课标”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无疑是寻找新语文学习与教学的一种新的举措。“语文综合性学习”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而不是删除许多复杂的因素,把语文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抽取出来,进行“纯粹”的学习。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除其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是“活”的外,还在于:一是学习的过程是“活”的,学生不仅仅是静静的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二是学习的方法是“活”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以“走进童话世界”为题展开综合性学习,可阅读原著,观看影视片,调查童话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绘制童话世界,举办童话文艺活动,自编自创新童话等等,其学习方式可自由选择;三是学习的手段是“活”的,可以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在“活”字上下功夫。
四、它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活,而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研究性,但它不是按部就班的、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而是一种学习,一种生活,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活,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注重四点:一是语文实践的文化性,即所开展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要有文化意味、文化内涵,如,组织学生对广告词进行调查研究,就不单单是收集一些广告词,归纳成几类,写一篇说明文章就行了,还可以分析广告词的美学价值、人们的接受心理,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这样,该学习活动的文化味就更浓,当然,这也得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进行选择和组合。二是语文实践的自主性。既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生活,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三是语文实践的体验性。语文学习本身十分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综合性学习更是如此,要特别注重“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抽象的分析和说教。如,以“小读者与大作家”为题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读大作家的作品,体会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还可以让学生给健在的作家写信,或邀请一些作家来参加一些活动,等等,在情感上进行直接交流。四是语文实践的合作性。人际交往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形态,也是语言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很难想象在没有交际和交流中却学会了某种语言,因此,“语文课标”特别强调合作,它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可让几个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综合性学习,如,一起办板报、手抄报,一起开展社会调查,一起组织诗歌写作及朗诵会,等等。
展开余文
五、它是一种过程性的、非线性的语文实践,而不是结论式的、直线式的知识掌握
“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一个个项目来展开,侧重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而不是通过获取最后的结论来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在评价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一看项目确立和内容设计是否具有学习价值和可探索性。二看其资源利用是否具有最优性,如“关于爬山虎脚的研究”,可供选择的资料很多,介绍爬山虎生长特点的,介绍爬山虎观赏价值的,等等,学生是否能选出最优的资料进行参考,也应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一个指标。三看学习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即看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策略是否科学,如学生研究瀑布诗,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现代诗的《瀑布》对比起来分析,就应该充分肯定。四看学生学习实践是否具有全员参与性和全程体验性,即看是否人人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个个都经历了实践、领悟、探索和创新的全过程。五看学习结果是否具有深刻性和广阔性,也就是说,学生所提出的见解有没有一定的深度,看问题是否全面,是否有独到之处,所形成的学习成果怎样。六看学生提出的见解是否符合人类的基本道义和规范,如果所说的内容有违人类的基本道义,思想不健康,应予以正确引导。七看学习效率是否高,可从综合性学习的时间,所花的精力去分析。总之,在评价时要坚持宜粗不宜细、宜多鼓励少批评,宜启发少代替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此外,“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一个又一个项目,一个又一个专题来进行的,各项目或专题之间尽管有许多联系,但并没有线性的逻辑关系。每一个项目或专题的学习就好像一块积木,一个个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的推进,就好像将那一块块“积木”搭成各式各样的建筑或物品,其搭建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切不可按直线式的逻辑序列机械地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而应按多样性的、非线性的发展历程,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不同的综合性学习模块中,提高语文素养。模块组建和分层推进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设计思路。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陈玉秋 摘自《教育教学研究》)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欧美的个别化教育及其形式和方法:美国的批判思维教育法
下一篇:
成长记录袋应用的反思与改进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