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78  
标签:教学论文
高段古诗教学探步(网友来稿)
高段古诗教学探步

周巷镇第二小学 许金苗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学习古诗,对于传承文化,陶冶情*,提高审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高段古诗教学。

一、 借助注释,疏通诗句。

读懂古诗,第一关便是文字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利用注解或工具书读通诗句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互帮互学,借助注解,疏通诗句,对实在不能理解的词句做好记号以备讨论;然后通过反馈,对“遗民”、“胡尘”等一些历史文化意蕴较为浓重,学生普遍不解的语句进行集中讨论、释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突出了释义的重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二、 善于联系,理解诗意。

现代解构主义的文本“互文”读解理论认为,作品文本本身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必定吸取、融化了别的文本内容,是一种转化,因而文本的意义也就和别的文本构成了“互文”关系。承认诗歌间的联系,并很好地运用它,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将会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如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南望王师 又一年”一句时,我设疑:“为什么南宋朝廷不去解救那些饱受欺凌的遗民呢?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沉默时,我加以点拨:“能从《题临安邸》一诗中找到原因吗?”学生恍然大悟,不禁吟诵起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从而体会到“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的深刻意蕴。通过联系,新旧知识互相沟通,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学生读解能力的提高。

三、 情境渲染,感受诗情。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不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只能算是学到了些皮毛。诗请的感受,很大程度决定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想象。俗话说“情由境生”,情境的创设,气氛的渲染,可以激活学生脑中的表象,活跃想象,从而拉近与古人之间的距离(直接形象的展示,更能打动学生)。多媒体教学为这一切提供了便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感情沉郁,感受颇为不易。为此,教学“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句时,我播放了殷承宗的钢琴曲《黄河颂》的VCD片。那雄浑的音乐,那黄河奔腾的壮阔景象,以及黄河边上山岳耸峙的巍峨,让学生感动。在这么一种氛围感染下,学生情感得到激发,诗句朗诵自然大气磅礴。在教学“遗民泪尽胡尘里”句时,我播放了阿炳的二胡曲《二泉印月》,并从旁低沉解说,让学生闭目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借此激活学生脑中相关表象,缩短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心灵差距。比如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金兵正押着遗民修筑城墙。”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金兵挥着皮鞭抽打着移民,生活多么痛苦啊!”还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遗民们站在北风中,流着泪望着南方,可怜极了!”在想象描述中,读者与诗人的心贴得是多么的近呀!

四、 课外延伸,拓宽视野。

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诗歌对于提高人的气质素养大有裨益。不过,光靠书本中区区几首古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学生引向课外阅读,方为“源头活水滚滚来”。陆游一生写诗无数,再加上南宋时期,由于内忧外患,国势飘摇,造就了无数爱国诗人,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因此,学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之后,我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摘录几首陆游诗或南宋爱国诗,感受那个时代志士们忠怀忧国,关注国家命运的时代精神;利用语文活动课,学生朗诵古诗,简介作者,浅析诗意,有针对性地挑选几首师生共同深入讨论。“诗无达诂”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学生在此间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或者是爱国情感的感染,而且更是诗人气质,志士胸怀的熏陶,直入学生人格素质,这也是传统“诗教”的本意所归。

标签:教学论文 高段古诗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实践活动应突出“四性”(网友来稿)
下一篇:想象与作文(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