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68  2020-02-25
标签: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部编本第8册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笨拙、迟钝、亳不相干、隧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 趣的语段。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 厚兴趣。

教学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笨拙、迟钝、亳不相干、隧道”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一、课件出示,引入课题【课件出示2】

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1.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 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2,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并板书课题。(板书:飞向蓝天的 恐龙)

(2)质疑

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 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

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说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 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 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 谈话导入,质疑 问难,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3.初步释疑

①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 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 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 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 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课件出示3】 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4.作者简介【课件出示4】

徐星,男,祖籍江苏,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 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 学家。兼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国科学院副主委,英 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辑》和《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 编委。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生字新词。【课件出示5】

迟钝不仅描绘隧道繁衍十吨公斤脑颅膨大敏捷 树栖开辟崭新 笨重谈起鸽子毫不相关描绘末期 形态各异前肢鸟翼

2.【课件出示6】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 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 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生加以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课件出示7】 注意读准平舌音“隧”,翘舌音“崭肢”等。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5.指导书写[课件出示8】

重点指导“隧翼”的书写。

“隧”左窄右宽,注意左边的"K ”两笔写成:横撤斜 勾、竖:右边的部分“遂”是个半包围结构,先写上边 的部分,再写“匚”,“匚”是三笔写成:点,横折折撤, 捺。

“翼”注意是有三部分组成:羽、田、共。其中“羽”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 记生字、理解词语,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 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三、读课文,理解不11的词语

1.自读课文,读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憧的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课件出示9、10]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 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猫食性的恐龙,身 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色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 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 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 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 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此环节的设计是

毋庸置疑:无需怀疑。 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理结构的方法,帮助

过渡:下面让我们读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

【课件出示11】自由读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文内容,学习作者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 织材料的方法。

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 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 现这一历史过程。

五、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这一环节是为了

1.字词、句子都能读准确了,现在可以来解决大家 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

刚才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12】(出示:“恐龙是如何 飞向蓝天的呢?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哪个自然段能 回答这个问题?(第四自然段)

2.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 法:

(1)先自己读。

(2)再讨论。

(3)汇报:

① 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④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 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 情感而设计的,这是 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 方法。

课堂小


展开全文阅读
结 六、课堂小结【课件出示13]

本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读懂了课文,把握了课 文的脉络层次,究竟恐龙的一支是如何变成鸟类的呢?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 兴趣的语段。

2.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 浓厚兴趣。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说明 性文章表达准确的这一特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词语,【课件出 示17]出示词语:描绘末期形态各异前肢鸟翼

退钝不仅描绘隧道繁衍十吨公斤脑颅膨大 敏捷树栖开辟崭新笨重谈起鸽子亳不相关 检查字词环节的设计, 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 接,激发情感,为学 习新课做好准备。



师:这些词语都是第一自然段中,你们能用上这些 词语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吗?【课件出示

18]

预设:(事实证明笨重的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 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师:我们接下来学习课文,跟着科学家走进恐龙的 演变世界。

2、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

(1) 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

(2) 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

(3) “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这些发现为什么让 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结合课文内容说 说:

【课件出示19] “辽宁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 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 上了 '点睛’之笔。”

(1) '点睛’之笔是什么意思?

(2) 这句话你读憧了什么?

(“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 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 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二而要证明恐龙 向鸟类演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 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 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

“点睛之笔二)

(3)这一重要的发现多么令人欣喜啊!这也是 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我们带着这种欢欣鼓舞的心 情来读一读这一句话。指导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 钻研时的心情。(读出欣喜若狂的心情)

(二)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 抓住重点词语

"欣喜若狂、点睛之 笔”来理解课文,了 解科学家在重大发现 面前,欣喜若狂的心 情。

师:是啊,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能变成轻灵、 五彩斑斓、凌空翱翔的鸟,多么不可思议啊!今天 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看默读提示:默 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想想恐龙是怎样一步步演 化成鸟儿的? 让学生分组学习,

全班交流:(先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1)第一种恐龙的特点【课件出示20】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

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退支撑 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 的庞大家族。”

A、去掉“大约”行吗?

B、比较读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

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

身体。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 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C、指名读

(板书:第一代恐龙…庞大家族12316;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

(2)[课件出示21】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

“有些恐龙像它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 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 些恐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 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温顺可爱, 以植物为食。” 文章的写作方法。

A、想想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B、【课件出示22】(恐龙种类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你对恐龙的认识。

C、注意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一段话。

预设:蚂蚁经过进化,有些蚂蚁还保持着原有的黑色,有些蚂蚁则变成了黑红色,有些蚂蚊比他的祖先大了 好几倍,有些蚂蚁则小巧玲珑,十分招人喜爱,有些蚂 蚁变成了掠夺者,成为了人类的敌人,有些蚂蚁则变 成了益虫,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

D.大家对这形态各异的恐龙都充满了喜爱之情那我 们就来读一读吧!男女对比读、齐读。

教师:这么庞大的家族都能飞上美丽的蓝天吗?

(生:不是)请大家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23】猫食性恐龙的特点:其中,一些 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 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 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 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 存。

A、齐读。【课件出示24】出示恐龙不断进化的图片

(教师适时解释:恐龙长的越来越接近现在的鸟类 了。骨骼中空,身体才会轻盈,行动也就敏捷了, 又长出了像鸟翼一样的前肢,体表还有羽毛。)

B、“其中”是在什么中? “一些”说明了什么?

(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们在习作时应注意恰 当地用词学习如何锤炼语言。)

板书: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一飞向蓝天

(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C、比较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25】

(1)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2)—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1)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 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2)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D、齐读。

教师:这些都是恐龙飞向蓝天的前提,那么它们是 

怎么飞向蓝天的?

(4)【课件出示26】“这些树柄的恐龙在树木之间 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 动飞行。”

师:科学家们都认为是这样吗?

生:不是,还有的科学家认为……

师:由于生活习性的改变,使恐龙飞向了天空。有 的科学家认为是树栖生活使鸟具备了滑翔能力,并 逐渐能够主动飞行;有的科学家认为是生活在地面 上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但是,毋庸置 疑是什么?师板书齐读。

生:齐读句子。

师:是的,恐龙的一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最终变 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4、直观感受

师: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楚详细的介绍拉近 了恐龙与我们的距离,现在就让我们再近距离地欣 赏一下各种种类的恐龙吧!【课件出示27】(出示其 他类型的恐龙图片)

5、学生复述

师: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课件出示28】(再出示演化过程的图片

教师: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毋庸置疑(生接读)“毋 庸置疑”怎么样理解?(无须怀疑)带着这种语气 再读这句话。

(三)学习第五段

教师:无论如何这只是科学家们根据种种证据的推 论,它们有更美好的心愿。齐读第五段。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是科学家们的愿望,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 力研究,他们多么希望能重现这一历史进程啊,帮 


展开余文
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 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 血啊!科学研究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上有 太多的奥秘等待大家去探索,就请同学们抓紧宝贵 的学习时间,将来去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吧。

课堂小靖 及拓展延 伸

()分 钟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 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你们想对科学家们说些 什么?【课件出示29】

预设:科学家们推测出恐龙演变成鸟类是有事实依 据的,化石是最后的证据。

预设:科学家的想象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虽然 大胆却是严谨科学的。

2.总结写法

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

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作业:拓展学习【课件出示30】

(1)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复述给家长听。

(2)对于不明白以及想了解的问题可查阅书籍或上 网查询。交流收集的资料,举办一次“恐龙世界” 展览。 课堂总结使学生 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 明确了中心,升华了 感情。

板书 内容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件出示31】

第一代恐龙一庞大家族12316;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一飞向蓝天

(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让学生了解恐龙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知道恐龙是怎么样飞向蓝天的?通过指导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在熟悉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来找到这四个阶 段的恐龙的特点或是变化。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理解演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 根据板书来复述演化过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内化语言,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为读憧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弄清课文的内 容,老师一遍一遍的提问,学生来回答,课堂显得零散,而缺乏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 培养。而有些课堂老师又放得太大,学生阅读时无从着手,显得空而散。怎样做才恰到 好处呢?其实这也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理解,教师的引导地位不容忽视,教师要有 意识地引导学生往哪方而进行思考。在这节课上,我利用问题让学生深入课文,又从课 文走出,深入他们的生活、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而且整 个课堂让人感觉浑然一体,生趣盎然。

不足之处:

本课的教学不足就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品读科普文章体会它的用词准确 做得还不够到位。

今后在教学要注意时间的合理搭配。 
标签: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部编本第8册教学设计 飞向蓝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琥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下一篇:《口语交际:说新闻》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本四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