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26 2019-08-09
标签:
教学设计
第7册教学设计
部编本第7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注意课文中的有的不是一件事,先把每件事弄清楚,再把几件的事连起来,就能
把握课文的重点了。
3.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
4.练习句子的语气,体会不同句子,语气也不同。
教学重点
1.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 先把每件事弄清楚,再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重点了。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
语文园地七,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你们对哪篇课文感
悟深刻?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完成填空)(出示课件2)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________的文章,课文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
的思考。就像《古诗三首》中讲的主要是十代英雄为了守卫连疆,“_____________”
的豪迈气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的是________,周恩来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的人;《梅兰芳蓄须》中,梅兰芳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
人;《延安,我把你追寻》是首现代诗,让我们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板
书:课文大意)
2.理解运用(出示课件3)
(1)本单元课文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讲了三件事,注意按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把握每件事的重点,再整体把握课文的重点。(出示课件4)
(2)抄写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字。(出示课件5)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3)理解成语的含义
大义凛然: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正义,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有高贵品质的人。(板书:读背词语)
(4)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感受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体会反问句更加强烈的
表达效果。(出示课件6)
(板书:读句子)
师总结:通过练习,学会把握事情的重点,几件事的重点,再把握课文的重点。
3.日积月累。(板书: 日积月累(别董大))
(1)学生读读背背(出示课件7)
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作者: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K。早
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
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
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3)说说诗的大意。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所以感
情真挚;作者以宽阔的胸襟,叙述眼前景色,让人感到悲壮凄凉。北风呼啸,黄沙
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
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
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落日黄云,大野苍茫,此情此景,不免有些伤感。日暮黄
昏,并且又大雪纷飞,北风狂吹,只看见远方的群雁,出没寒云,使人使人产生了
伤感。头两句写景但可以衬托出作者的忧郁伤感,使人像是置身于风雪之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
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
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
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
板书
内容 完成填空
语文园地 课文大意
读句子
读背词语
日积月累(别董大))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
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
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
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
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资料介绍】
形容人的词语:
奋不顾身、临危不惧、正气凛然、光明磊落、一马当先
无所畏惧、赴汤蹈火、气壮山河、顶天立地、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英姿焕发、勇往直前、知难而进、面不改色
智勇双全、英勇无双、豪情壮志、坚强不屈、剑胆琴心
粉身碎骨、赤胆忠心、坚贞不屈、旷古未有、赴汤蹈火
威风凛凛、威武不屈、威震天下、战无不胜、飒爽英姿
绝世超群、气冲霄汉、龙骧虎步、奋勇当先、一身正气
展开全文阅读
不畏艰险、舍身取义、英勇就义、宁死不屈、英姿焕发
《别董大》
【创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
长安。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作者简介】
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河北景县K。早年仕途失意。后
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
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
“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
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
给,加之诗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
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
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
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诗鉴赏】
高适一生交游甚众,极重友谊。民间不但传颂着他与李白、杜甫等一代大诗人在汴
州聚首同游的佳话,而且他与当时弹琴名手董庭兰之间的友谊也被视为美谈。《别
董大》这首诗就是诗人给董庭兰送行时的赠言。
全诗四句,可分两层。诗的前两句着重写送别时的景色。首句“千里黄云白日曛”视
野开阔,充分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风卷尘沙入云端的独特地域风光。“白日曛”三
字给辽阔的黄土高原增添了迷茫暗淡的色彩。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写出了送
别的时令和气候。作者写天气骤变,也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朔风劲吹,大雪纷
飞,本来已经够凄凉的了,耳边又传来鸿雁的阵阵悲鸣,则更令远行人大有孤雁离
群之孤寂无依感。雁总是群飞的,它使整个画面都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感情氛围中,
令人在鸿雁的悲鸣声中联想到友谊。第一层这两句诗景中寓情,以情写景,场景空
旷,笔力粗犷,但在粗犷中却又透出缕缕缠绵的情思,使送别的情调益发浓重。
诗的第二层感情基调和深沉抑郁转向放达高远。 第二层的两句诗主要是对董庭兰
辞友远行的安慰与鼓励。“莫愁前路无知己”安慰董大在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会遇到
知心朋友;“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又是对董庭兰盖世美誉的赞
扬,也是对友人光明前途的预言。诗的三、四句互为因果关系,第三句是果,第四
句为因。倒置的句式,进一步表现董庭兰广交良友,珍重友谊。
和高适同时代的唐诗人李欣也曾作《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一诗,诗中通过
描述董庭兰的美妙琴声,高超琴艺来表现董庭兰的为人和美好心灵。
如果说李颀对董大的评价是形象、具体的话,那么,高适的评价则是概括的、凝炼
的。这首诗的意境高远,感情真挚,情景交融,语言纯朴,可谓赠别唐诗中的上乘
之作。
标签:
教学设计
第7册教学设计
部编本第7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教学设计
下一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教学设计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