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690 2019-06-24
标签:
课堂实录
第11册课堂实录
部编本第11册课堂实录
贴着学生来教——《好的故事》课堂实录及名家点评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浙江绍兴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彭玉华
师:同学好,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大家预习了吧,看了几遍?
生:3遍。
师:不错。大家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好懂,但我们都很优秀,而且对先生的作品风格已经有一些了解;我想听听大家看了3遍后对课文有哪些了解,主题、结构、表达等等都可以谈。
生:这篇文章不同于我们以前读到的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很尖锐;但本文言辞是比较优美的,他表现出的是美好的记忆。
生:我从结构上说吧;1、2两段是写现实生活中的,后面的3、4、5一直到梦醒了之后,都是在写梦中的情景,最后一段又回到了现实。
生:现实和梦想形成了对比,有鲜明的反差,作者借此表现出自己的一定的看法。
师:好,现实和梦想形成对比。
板书:想象 现实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理想,因为第11段说,“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我要追回它”,表明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我觉得鲁迅做的梦都是在同一条河上,河倒影的天空和河边的景物都是很美的,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他想象中的美好的境界。
师:梦的具体内容,接着来。
生:他的想象和现实做对比,突出现实很残酷。
师:我原本以为这篇文章很难懂,但同学们刚才谈到的主题、结构、内容等等,已经很不错了。这篇文章选择《野草》,《野草》在鲁迅所有作品中又公认是最难懂的,我想大家肯定还有一些困惑;有些问题可能在刚才大家的分享中已经解决了,也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下面我们同桌之间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的我们再提出来。
(学生相互交流问题)
师:交流很热烈,说明我们还是有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分享交流一下我们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
生:1925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文章中“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这块大石头指什么?
师:你关注到的1925年是文章的写作背景。
生:好的故事的象征意义到底什么?
师:好的故事是什么故事?请问有故事吗?
生:没有。
师:没有故事,那它有什么内涵?是吧。
生: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都发出“发出水银色焰”,但现实中天气不都是晴朗的,这有什么寓意吗?
师:事实上鲁迅有没有经过这样一个地方呢?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投影:
投影:
1913年6月24日,鲁迅在长住北京后第一次返乡省亲,6月26日,他“同三弟至大路浙东旅馆,偕伍仲文乘舟游兰亭,又游禹陵。归路经东郭门登陆,步归。”(《鲁迅日记》)
师:这篇《好的故事》真的有写作的现实背景。问题发现很细致,还有吗?
生:第5段“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第7段“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它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怎样的现象呢?
师:就是他梦到的东西的象征意义,对吧,和刚才那位同学讲到的故事的象征意义差不多。
生:文章多次写到《初学记》,《初学记》频繁出现有什么意义吗?
师: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不妨先看一下投影:
投影:
《初学记》,徐坚等人受唐玄宗敕命所编的类书,三十卷,卷八之第十“江南道”收入“镜水”,有如下记载:“《舆地志》:‘山阴南湖,素带郊郭,白水翠岩,相互映发,若镜若图。’故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
师:显然,《初学记》与山阴道有联系,看《初学记》想到了山阴道,想到了山阴道上的情景、人事。继续。
生:为什么这一篇的故事“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他是主动看不见,还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无法看见?
师:好,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宏观的、核心的,有些是细致的;这些问题有些在我们等会品读课文的过程中会解决,有些我们再读一读,就会有新的感悟;总括刚才这些问题,最核心的其实就是——(师生集体回答):梦到底是什么?文章所谓的故事其实就是梦,构成这些梦的景物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或者说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师:文章写梦的最核心的段落是哪几段?
生:第5、6、7段。
师:好,大家齐读这三个段落,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生齐读。
师:校正一个字的读音:伽蓝,读qié
师:请大家用笔把这几个段落中的景物圈一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内涵?或者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有什么内涵?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生互相交流)
师:来,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来?
生:两岸的“乌桕、新禾、野花”,我觉得代表新的事物,“丛树和枯树”代表旧的事物,它们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新旧交替的现象,而“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有一种慵懒的田间生活的样子,鲁迅当时生活的社会不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新的生活,鲁迅通过这个梦表现了他对这种新的生活的热爱。
生:第七段里的“茅屋、狗、塔、村、云”与第5段相照应,同样也是描写了那种美好平静的田园生活。
师:不错。还有么?
生:第七段写的“一丈红”,他先把它比喻成“缕缕的胭脂水”,然后又把它比喻成“红锦带”,我觉得这里面有变化。
师:是有变化,你注意到了这里的颜色是红色,而上一段没有这样单一的红色。接着来。
生:第五自然段写到了很多景物,我觉得这些景物有慢慢变得崇高的样子;像鸡和狗比较低俗,但是天、云、竹等给人洁净高尚的感觉。
师:鸡和狗谈低俗不是很恰当,有生活气息,乡土气息更好。
生:我发现他描写的景物都不是通过真实的眼睛去看,而是河中的倒影。
师:很好,是倒影。
生:河水中的倒影是变化的,而不是生活中的一成不变,这样描写景物是动态的、变化的。
展开全文阅读
师:是的,文章有很多这样的词:碎散、凌乱等;这样的画面让我们想到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实际是坐在——
生:船上。
师:对,课文后面有一句话:我不在小船里了。这样结合课文的前后,可能能够发现一些东西,很好,继续。
生:第5自然段提到“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第7自然段提到“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这两处他想讲的都是一种融和,在现实中也许是一种文化的融和,可是后面又讲“他们又将退缩了”可能这汹和是失败的。
师:就是梦醒了。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自己的感受,但如果让你明确的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或者这些景物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回答出来?实际没有回答出来。
师:但鲁迅先生在文章反复强调这是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梦”,用文中的话讲就是——
生:美丽,幽雅,有趣。
师板书:好的梦
师:但是我们还没明白这个梦到底好在哪里?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放一放。 我们知道这个梦最终醒了,而我们课文4-8段写的是梦的世界,而开头和结尾是现实的实界,现实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昏沉的夜。
师板书:暗的夜
师:我们知道这个好的梦就是在这个昏沉的夜晚做的,那么这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鲁迅在这个夜里是怎样的心情,或者说他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情感又是怎样的?
师:大家找一找写昏沉的夜主要集中在哪里?
生:第1段和最后两段。
师:没错,我们把第1段读3遍,然后考虑这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
(生读课文)
师:请大家找出能体现昏沉的夜的句子和词语想一想;然后交流一下。
生: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我觉得当时的现实是喧嚣的、混乱的,而且缺乏正能量,阻碍了鲁迅先生的理想的实现。
师:请用一个词概括。
生:喧嚣、混乱。
师:你关注到了“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这两句话,很好,请注意后边是冒号,冒号有什么作用?
生:解释说明。
师:一般有两种作用,用在前边是提示下文,用在后边是总结上文;也就是说最后一句“昏沉的夜”是对全段的总结,所以这两句话对发现夜的特点很有意义。
生:这是一个沉寂的昏暗的夜。
师板书:昏暗
(学生沉默)
师:请大家把第一段再读一遍。
生:齐读第一段。
师:有新的发现吗?比如说作者在干吗呢?
生:抽烟,说明他有点惆怅的感觉,抽烟是因为心中有愁绪。
师:他因为什么而惆怅呢?
生:现实,已经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惆怅。
师板书:惆怅
生:他还是有些心烦意乱的,烟草的烟雾在身边,说明他的内心是烦乱的;鞭爆的繁响在四近,说明周围是嘈杂的。
师:好,联系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喧嚣是谁的?
生:外界的。
师:是的,我们还要注意这里的鞭爆,再结合文章下面的时间,看看有什么关联?
生:可以看出他是孤独的。
师板书:孤独
师:何以见得他是孤独的呢?
生:四周是喧嚣的,他用烟雾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师:好,这里我补充一下文章的写作时间,文末是二月二十四,其实是一月二十八,因为这篇文章首发于二月九号的《语丝》,而是一月二十八,这一天是正月初五,农村习俗这一天在请财神,别人都热热闹闹的放爆竹,就是他是孤独的、寂寞的、单调的、沉闷的、冷寂的、麻木的。
师板书:单调、沉闷、冷寂、麻木。
师:我们用这些词来概括夜的特点和先生那时的情感,这是现实世界的;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文章现实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对照现实的夜的这些特点,我们再来看看想象的梦的世界,也许对梦中出现的这些景物的特点会有新的发现,注意把两者对比着看。请大家再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我们再来交流一下。
生:我觉得有些景物比较生动、自然、闲适的。
师:嗯,与刚才的沉寂、单调形成了对比。
师板书:生动
生:作者写了现实中很多意象,所以它是丰富的。
师板书:丰富
生:美好的梦中有明媚的阳光,第7段中大量红色的运用使整个色调是明媚的。
师:嗯,文章说河流“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刚才那个同学提的问题:你觉得他所看到的河都是充满阳光的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是想象的。
师:对,是对照黑暗的现实想象出来的。
师板书:明亮
生:第5段有“摇动,扩大,互相融和”第7段中有“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这些意象相互联系,是和谐的,而现实的暗夜是沉寂的。
师板书:和谐
生:第5段中写到“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这里是富有变化的,而现实世界是单调的。
师板书:变化
生:与冷寂对照,梦里的景物让人感到温暖,舒适惬意。
师板书:温暖
生:他写到的意象比较热闹,互相联系,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嗯,我觉得“热闹”需要商榷,但至少不像梦里的那样冷寂。
生:我认为这些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长见的,比较自然,有生活气息,给人幸福安乐的感觉。
师板书:生活气息
师:嗯,生活气息,你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哪个地方吗?
生:北京。
师:是的,但文章这个梦所描绘的地点在哪呢?
生:乡村,江南的乡村。
师:嗯,也就是作者的故乡。
师:到此,我们通过对比就能比较明确的把握梦的内涵,能够基本弄清这个故事到底好在哪里。
师:鲁迅先生曾经和他的学生萧军说过这样一句话:《野草》技术是不坏的,但心情有些颓唐。技术就是技巧,其实我们读懂这篇文章的密码就是这个技巧——对比。当然以上的解读我们主要是从文本出发的。
师:刚才有同学问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到底是什么?我们看看投影。
师投影:
• 1.《新生》流产 1907
• 2.《新青年》解体 1922
• 3.兄弟失和 1923
• 4.婚姻和爱情 1925
(教师结合投影简介背景)
师:结合背景,同学们应该有了更深的感受;但这个梦最终醒了,梦想的境界消失了,又回到了黑暗的现实中来。我们能否这样概况:《好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于黑暗中守望光明,结果却依然黑暗。请大家仿照这个句子,再说几句话。
生:于迷茫中寻求阳光,却依然迷茫。
生:于冷寂中寻找温暖,却依然冷寂。
生:于沉闷中寻求生动,却依然沉闷。
师: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现实的世界是让人绝望的,梦想的世界是充满希望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仿写:于绝望中呼唤希望,却依然绝望。(师生一起)
师: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就能读出他心灵的这样一种挣扎,虽然追求希望的结果还是绝望,但作者最终是一种什么态度呢?课文中能看出来吗?
生:有,文章结尾: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师:好,我们把最后两段读一读。
(生齐读)
师:明知是绝望,但仍然要和绝望抗争,北京大学汪晖教授称之为:反抗绝望。这就是我们读《好的故事》读《野草》获得的最大感受。
师:课上到这个地方,大家开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或者有没有新的问题,请大家再交流一下?
展开余文
生:我想知道,鲁迅先生是充满绝望的,可为什么他在文章的最后还要表达这种呼唤希望的感觉?
生:我是想问鲁迅先生内心到底有没有希望?
生:第10段中的大石头,到底有没有什么寓意?
……
师:好,大家有了很多问题,大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读读鲁迅先生的其他著作。
贴着学生来教——《好的故事》课堂实录点评
芜湖县教研室 范金豹
研读彭玉华老师的《<好的故事>教学实录》,我想起了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一句名言:“要贴到人物来写。”他的高徒汪曾祺认为,这是沈先生小说创作经验的精髓。其实语文教学,也要体现这句话的精神:教师的教要贴着学生来教。彭老师的这节课,正是这样的鲜活案例。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现场学习需要,演变为阅读理解型的课: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当然,这是老师课前多种预设的一种课型。如果课堂上,学生学习疑难主要集中于语言形式,可能这节课变成了文学鉴赏课。
这节课教学流程是:1.学生分享原初阅读理解;2.学生讨论解决文本中不理解的问题;3.学生提出仍然不理解的疑难;4.教师归纳出学生主问题,围绕主问题“构成梦的景物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再读文本、交流阅读体会;5.教师发现学生理解肤浅、凌乱,引导学生从开头和结尾写现实世界的文字来理解,紧扣对比的手法,理解梦境中的景物意蕴;6.教师提供作者创作背景,师生分享对本文所流露的作者内心情感世界的理解;7.主问题解决之后,学生产生新的疑问。
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来看,本节课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学生阅读文本、学生交流分享阅读体会、学生提出疑难等。教师似乎没教什么。然而在短短的这节课里,我们分明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深入、逐渐丰富。没有老师的教,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这种不露痕迹的教,是顺势而教,正是教师贴着学生来教的缘故。
这节课一开始,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原初阅读体会,课前课内衔接很自然,既贴着学生预习的实情,也为后续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现实依据。有的老师,明知学生已经预习,非要来一段“激情独白”导入新课,我总觉得“隔”,没必要。学生讨论解决阅读疑问,接着提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一边听一边分析梳理归纳,把握了学生疑难关键之所在:“总括刚才这些问题,最核心的其实就是——(师生集体回答):梦到底是什么?文章所谓的故事其实就是梦,构成这些梦的景物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或者说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这就是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所说的教学主问题——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也是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提出的点拨教学法主张的“抓重点”,接下去自然是“拨疑难”。彭老师紧扣这一主问题,顺势一引,学生自然进入下一教学环节:读文本中写梦的段落第五至第七段。教师特意指点学生“把这几个段落中的景物圈一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内涵?或者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有什么内涵?”这“一圈”一问,是在学生学习的关键处指点理解的路径,是启发学生思考。彭老师可能预设:经过一番钻研文本,再讨论,学生应该能解决主问题。但最终老师发现学生“实际没有回答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立即决定加大帮助学生力度,引导学生先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明确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这个昏沉的夜有什么特点?”,二是“鲁迅在这个夜里是怎样的心情”。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相对比的写法,再读写梦的段落,再次交流。这次学生比较顺利地体会出梦的世界的内含。这是从文本的角度来展开的教学环节。彭老师又重提学生对本文创作背景的理解需求,补充介绍鲁迅所经历的四次梦想破裂的事实,再结合文本理解,得出对《好的故事》的深刻理解:“于黑暗中守望光明,结果却依然黑暗。”、“于绝望中呼唤希望,却依然绝望。”、“反抗绝望。”。学生从此得到启发,说出自己的理解体会。至此教师确认学生阅读的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提问学生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探究疑难,解决疑难,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这节课,教师始终坚持一个教学原则:先学后教。教师总是贴着学生的学习困难而施教,“适时点拨”:引导、指示、启发、示范、搭“脚手架”等。
这节课很朴实,好像没什么好看的,然而确实一节真正的好的语文课:学生活动充分展开,不枝不蔓。这节课,看不到老师卖力地教,喋喋不休地讲,然而处处蕴含着老师的匠心,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智慧。这样的课,不是教师预设的课,而是现场生成的课。这样的课,很新鲜——老师本人也不知道这节课最终会教什么,然而很难教,因为很难把控。在课前,老师要读透文本,包括与本文相关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有充分的预设;在课中,要有临场捕捉教学机会的敏锐目光,要有当机立断确定适宜的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控手腕。这需要老师扎实厚实的语文素养,拥有一个成熟老师的教学自信。
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是一篇思想深刻、情蕴丰富的散文诗,教什么,怎么教,是很恼人的教学处理问题。彭老师将之定位于“样本”,从教学实录来看,是适宜的,是有扎实的学情依据的。它实践着教育家叶圣陶的教学主张:“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即方法)。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即方法)。”(引自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页)
标签:
课堂实录
第11册课堂实录
部编本第11册课堂实录
贴着学生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下一篇:
《好故事》教学实录及特级教师胡明道点评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