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案例
阅读:1595  2019-06-23
标签:教学案例 第11册教学案例 部编本第11册教学案例
《书戴嵩画牛》教学案例及名家评析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

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

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意

1.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2.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课题。

二、读通——知文意

出示学习提示: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正音。相机指导“处、好、数、曝”四个多音字的读音。

(3)齐读全文。

2.自学质疑,理解文意。

出示学习提示:

(1) 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

(2)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预设一:有戴嵩《牛》一轴 ,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理解“轴”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指导读出停顿。

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理解“尾搐入两股间”的意思,指导读出节奏。

预设三: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相机理解“奴”“婢”的意思。

3. 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相机指导会写字“曝”的书写。

三、趣读——入情境

1.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结合文章说一说。

出示学习提示:

自由读课文,用“ ”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 ”画出写小牧童的句子,用一两个词语写写他们的表现。

2.学生汇报,交流分享。

预设一: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

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抓住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预设三:处士笑而然之。

①对比“拊掌大笑”和“笑而然之”两处描写“笑”的句子,感受人物的不同表现。

②再现情景,想象杜处士的神态、动作、语言。

3. 朗读描写杜处士和小牧童的句子,读出趣味。

四、想象——讲故事

1.用自己的话讲讲“他们”的故事。

(1)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2)指名展示,评价交流。

2.讲讲“我”的故事。

出示学习提示:

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

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还没出村子,我看见……

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1)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练习讲“我”的故事。

(2)指名讲故事,评价交流。

五、总结——明事理

这篇文章以《斗牛图》为线索,写了杜处士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最后阐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评析

本课有以下几点特色: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叶峰亮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通读——知文意”和“趣读——入情境”这两个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即时反馈学习疑惑,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使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叶老师还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做课堂笔记: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有疑问需要继续思考的地方做标记;把听课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二、“层次感”和“情境感”诵读,拉近学生与古文的距离。叶老师通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节奏和读出趣味几个环节逐层深入引导学生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哲理,课堂上诵读声不断。在“趣读——入情境”这个环节,叶老师通过抓重点词句,创设情境转换角色,读中想象,把语言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通过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教师范读等方式让学生走近一位“好书画”的杜处士和一个天真直言的小牧童,激发学生阅读小古文的兴趣。

三、入文本强化文学意识,处理好“言”和“文”的关系。本课“趣读——入情境”这个教学活动,在解决“言”的基础上进入文本,品味语言,理解形象。叶老师从人物形象角度提出问题:“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结合文章说一说。”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从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品读杜处士和小牧童的性格,体会文言词语的准确生动,并指导学生趣读,进一步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理解。

四、转换角色讲“我”的故事,增加学习文言文的趣味。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明白一事一理的写法,感受文章的趣味,本课根据课后练习题设计了由文言到白话讲故事和进入角色讲故事两个学习活动。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选择喜欢的人物从不同角度讲故事,深入人物内心,实现了对文本内容的再创造,增加了文言故事的新鲜感,深刻理解了故事所传达的道理,汲取了人生智慧。

名家评析

主题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朱 爽(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文言文行文简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书戴嵩画牛》这篇小古文,语言精练,内涵深远。大家认为应该教什么呢?

高文草(洛阳市涧西区芳华路小学校长):是啊,这篇小古文虽仅有93个字,可教的内容却不少:文言词语可以教,句式可以教,篇章结构可以教……这么多的内容该怎样取舍?

吕晓峰(洛阳市西工区培智小学校长):六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我觉得教学时应重点指导诵读,关注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展开全文阅读孙国英(洛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吕老师考虑到了学情,我觉得可以根据年段目标、单元语文要素,再结合课文内容及学情共同确定教学内容。课标提出,第三学段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艺术之旅”,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那么教学内容是否可以确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展开想象,读出形象,讲好故事?

高文草:对的。另外,根据课后练习题的要求,这篇课文应当将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展开想象讲故事作为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

吕晓峰:对。让学生讲故事就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加工、再创造的过程。

孙国英:讲好故事的前提是读

懂故事。这篇文章中有几个多音字要注意,比如“所宝以百数”中的“数”字,在这里读三声,意思是“计算”,学生理解了杜处士珍藏的宝贝用百来计算,就能感受到杜处士好书画的形象了。

王聪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教科室主任):那么,读懂故事这个环节是不是可以分两步来进行教学:一是凭借语言读出形象,并体会文言文语言的凝练隽永;二是通过文字读出这篇文章的理趣。作者在文中要揭示的道理,需要引导学生理解。

主题二:“言”“文”如何统一

朱 爽:文言文教学的前提是

解读文本,基础是解决好“言”的问题,但只理解“言”而不关注“文”,怎么能体会到文本之意呢?将“言”和“文”统一起来设置主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

王亚丽(洛阳市伊滨区福民巷小学):这篇小古文围绕杜处士和小牧童对待一幅名画《斗牛图》的不同看法展开。我们是否可以把教学活动设计为“读明文意”“读懂名画”和“品读形象”?

王小敏(洛阳市西工区教研室):这样的话,由于文中描述名画的特点和人物形象的句子有重合,那么教学思路就有可能不够清晰。

王亚丽:的确如此。教学活动可以再整合为“读懂文意”和“读出形象”两个板块。在“读出形象”这一板块中设计主问题:“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看法。请大家自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用一两个词语写写他们各自不同的表现。”是否体现了教学活动的逐层深入?

王小敏:这个问题紧紧围绕“阅读、思考、表达”三大语文核心素养设置。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勾画批注,多元分享,朗读感悟,与文本、与自己、与教师充分对话,亲历语言学习的全过程。

主题三:朗读教学策略

朱 爽:刚才我们明确了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是“读”,那么在朗读教学方面,我们有哪些方法呢?

刘志茹(洛阳市瀍河区教研室):打开文言文的大门需要“朗读”这把钥匙。以朗读、诵读、入境读贯穿始终,按照“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趣味”这条线,使学生在这种螺旋上升的练读中,把握文意,突破文言难点,获得文言积累。

王向春(洛阳市实验小学恒大分校):是的,读准字音是读懂文言文的第一步,对多音字“数”的指导,从了解“数”的义项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语境选择准确的字音;对生字“曝”的指导,联系成语识记生字。在检查学生读音后,相机再让学生齐读全文,做到读正确、读通顺。扎实有效的初读指导能为后面的深入品读做铺垫。

刘志茹:是的,这种有梯度的朗读将逐步帮助学生理解、品味、欣赏文本,因此学生的“书声琅琅”不是浮在表层,而是有深度、有价值的学习活动。

高武强(洛阳市涧西区芳华路小学):朗读还要激之以趣,导之以境,动之以情,可以紧扣杜处士的“尤所爱、常以自随”,小牧童的“拊掌大笑”等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故事中的人物,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

主题四:指导讲故事策略

朱 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是本文的课后练习题,也是本课要落实的教学目标。大家认为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讲故事呢?

张俊娜(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教研室):首先,讲故事应该建立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其次,讲故事要层层推进,目标清晰,如将故事讲完整、讲生动、讲出自己的理解,等等;最后,在前文理解的过程中,能够将重点句的“理解”“讲述”与“想象”巧妙融合,不至于“读”“讲”分离,各自为政。

张四美(洛阳市西工区教研室):几次磨课中,我们发现学生讲故事时仅停留在文言文直译上。要想将故事讲生动,引导学生依托文本想象是关键,如,当时天气如何?杜处士的心情如何,怎样曝书画?周围旁观的人还有谁?小牧童当时的表情与动作又是怎样的?讲好这个故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都是可以挖掘和想象

之处。

周崇俊(洛阳市涧西区英语学校):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或换一个角度来讲故事。其实这篇小古文所涉及的人物不止杜处士和小牧童,还有听到这个故事有感而发的作者苏轼呢!如果从不同人物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是不是又能带给学生新的思考和启发呢?

裴 瑜(洛阳市涧西区英语学校):这个方法不错!故事要想讲生动是需要有铺垫的。在理解课文环节中,学生先是“带着表情、动作读”,再观摩教师示范读时的动作,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为后面的“讲故事”埋下伏笔。进入“讲故事”环节,可以先让学生“讲他们的故事”,学生将文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讲出文章大意;然后像周老师说的那样,“变换角度讲故事”,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当成小牧童或杜处士或苏轼,化身为角色讲故事的话,自然而然地就会加入想象,故事的趣味性就出来了。

朱 爽:以上,大家共同探讨了文言文《书戴嵩画牛》的教学方法,即,在诵读过程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文言文要“言”“文”共生,教出意趣,让学生品到情味。从而激发学生品读更多的文言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谢谢大家!
标签:教学案例 第11册教学案例 部编本第11册教学案例 书戴嵩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伯牙鼓琴》导读(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下一篇:《书戴嵩画牛》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