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案例
阅读:849  2019-06-20
标签:教学案例 第11册教学案例 部编本第11册教学案例
《在柏林》课例研究 教学案例(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理论背景:

王荣生博士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序言《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完成》一文中指出:“听过语文课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出毛病最多的,正是教师面对一篇篇选文而苦思冥想出来的教学内容。任何听过由不同的语文教师教授的同一篇‘课文’的语文课的人,都会震惊:这些课实际是个体的教师凭自己的语文个人知识(亚里士多德称为‘臆断’)在从事教学;学生在学的,完全是由不同语文教师随意择取或任意制造的不同东西,这些东西有些甚至叫不出应该是什么名称。”“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些新方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这些现象,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中,恐怕大家都有耳闻或者目睹,对此我们应该老实地承认并严肃地面对。”所以,在当下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大探讨的背景之下,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将这次青研会公开课的重点放在“教什么”上。

课例选择目标及分析:

选择自己的这节青研会公开课作为此次课例研究的对象,是因为相对于旁听其他老师的课而言,对自己的课的来龙去脉更为熟识一些,此中的心得体会也是印象深刻,又因为存有课堂实录(前前后后已录课十余节了),使得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观看录像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剖析。通过这种自我反思,实现自己教学一次改进。

而选择《在柏林》这节课作为此次课例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型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而我也未曾上过小说类型的公开课,可以说对于师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在上一轮教学中,对于这篇课文我偏重于分析文本内容,而此次我的教学重点则是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研究。学生若能通过这堂课对此有明晰的认识,这对于今后阅读此类微型小说将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研究方法和思路: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在柏林》,体会微型小说“以小见大”、“设置悬念”的特点。

2、通过比较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项链》与微型小说《在柏林》,概括短篇小说与微型小说的差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微型小说“以小见大”、“设置悬念”的特点。

难点:概括短篇小说与微型小说的差别。

初步设想:此处的两个教学目标即是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两者都是围绕着“掌握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这一教学内容主题而展开的,实现的关键除了对课内文本分析外,更强调一种全面认识。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和本学期分别学过了两篇短篇小说——欧.61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与莫泊桑的《项链》,这种已有的小说类学习经验会对他们解读课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这堂课意在主要通过“温故”的手法来“知新”,在文体的对比中使学生掌握微型小说的主要特点。

实践结果: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效果和预期是有点差别的,比如作为教学难点的“概括短篇小说与微型小说的差别”这一环节,没有设想的那样使学生有较大的思辨空间,偏于简单化了,这点在下文的剖析中会进行展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为主,研读式教学为辅

初步设想:本节课教学方式的确定主要是基于“二期课改” 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尤其是讨论式教学,更偏重于训练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这也是由学情决定的:高一(5)班是一个较为积极上进的班级,学风端正。通过一个半学期的接触,感觉大多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作业完成质量也比较好,而不足在于课上主动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大都缺乏积极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勇气和能力。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得学生在表达方面有所提高也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是以讨论式教学为主,研读式教学为辅。

实践结果:在课堂实践过程中,似乎没有预想那样出现此起彼伏的讨论思潮,更偏向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回答,只有在个别设定环节上有所讨论,如“续写《一枚古钱币》”时的小组讨论。总之,有些不尽如人意。

教学步骤:

一、开篇导语:(略)

初步设想:由一篇感人的流传网络的微型小说引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实践结果:学生能随着这段引入较好地进入自己的学习状态。

二、课文分析:

1、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本文震撼人心之处在哪里?

3、本文设置了哪些悬念?

4、小说题目既然是《在柏林》,为什么写的是一个车厢里发生的故事?

5、通过比较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项链》与微型小说《在柏林》,概括短篇小说与微型小说的差别。(在学生学案中附有表格)

6、以四人为一组,发挥合理的想象,给微型小说《一枚古钱币》补上一个精彩的结尾。

7、微型小说对于我们在写作上有何启示?

初步设想:这些环节围绕着“掌握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这一“教什么”的主题,大体分为了三大版块——通过分析《在柏林》的主要写作特点以明确微型小说“设置悬念”与“以小见大”的特点;通过两篇短篇小说与本文的文体对比,从篇幅、情节、人物、环境、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全面了解微型小说文体特点;通过续写微型小说作品结尾的写作训练来强化对于其“以小见大”特点的认识。设计思路上追求环环相扣而主题明晰。

实践结果:这三大版块中的文本分析与叙写结尾在实践时比较成功,而文体比照环节却是有些遗憾的。由于课前的预习作业中已对两篇短篇小说(关于篇幅、情节、人物、环境、写作特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表格式的复习,同时,课上对于《在柏林》的文本分析大致也是围绕着小说三要素等几个方面展开的,所以将上述两种文体进行对比时,虽然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到两者的文体差别,但这一环节的难度实在不大(与我当初认为这是教学难点大相径庭),似乎有些简单化、形式化了——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预期效果有偏差,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设计时不应抱有过于“理想化”心态,而应对可能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多做考虑。

三、课后思考及拓展:


展开全文阅读
1、基础题(阅读):阅读吕有权的《〈在柏林〉赏析》,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以及展现这种情感所用到的表达技巧。

2、提高题(写作):预习《走出沙漠》,根据微型小说“以小见大”、“设置悬念”的特点对本文进行300字左右的赏析。

3、兴趣题(写作):将生活见闻与想象结合起来,尝试创作一篇微型小说(个人或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皆可)。

初步设想:因为近阶段全区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是“作业改进”,而作业设计的确是教学过程中检测学生课堂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一环。所以,基于对作业改进的思考,我在作业设计上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差异制定不同的难度等级,如“兴趣题”是针对那腥爱小说,并有一定创作愿望和能力的同学设置的,而不是全班性质的作业。

实践结果:通过作业反馈,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因为读写结合的训练从高一第一学期伊始就成为了每堂课后的基本作业形式,所以批改过程中看到了不少质量较高的赏析短文,甚至一些同学将其作为一篇大作文来完成,评点大都比较到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班上也有两三位同学尝试了微型小说创作,基本也能体现出微型小说“设置悬念”、“以小见大”的文体特点,收获了属于他们的成功。

课后反思:

这节青研会公开课是我的第二节校级公开课(第一节是青年教师亮相课),时隔三年第二次面对众多听课老师,心中多了一份坦然与自信。这堂课是我精心设计的,想尝试实现多种教育教学理念的兼容并包:“二期课改” 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自主讨论,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学科理念促进教师睿智备课,区“作业改进”计划的特色理念促进师生巩固教与学成效的双向质量。当然,这种融合的尝试在这次课堂实践过程中被证明是喜忧参半的,也提醒着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唯有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练,才能拉近两者的距离,最终实现较好的融合。

纵观这节课,我认为自己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课前基于语文学科“教什么”还是“怎么教”的研讨的理论背景下的以“教什么”为主体的教学目标——掌握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在“课后思考及拓展”这一作业布置环节上也是比较成功的。而主要的不足在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似乎没有预想那样出现热烈的讨论景象,一方面可能由于这个班的学生本身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愿望与能力还有待提高,而在被听课的大环境下就更显拘束;另一方面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多设置讨论点促使学生有更多讨论的机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适时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总而言之,这堂课还是有些遗憾的(关于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会在下文的“后续措施”中说明,在此就不多做赘述了),但这也给我指明了下一阶段教学努力的方向。

跟进研讨:

1、亮点

我这节课尝试实践了与语文传统教学或者说与我前三年教学不一样的教学理念——“教什么”。这是我第一次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语文教学中“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者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可能有很多教师认为“怎么教”更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所教知识的接受程度。比如同样一个知识,分别请两位老师来教,教学方式更适合于学生接受的那位达到的效果必然更好——这从逻辑上来说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事实上却没有考虑到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学科的差异性。在除了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中(尤其是理科),由于教师授课的内容相对而言具有同一性和固定性,所以“教什么”这个问题就“不足为惧”,重点即是研究“怎么教”了;而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即不具有教学具体内容上的同一性和固定性,一切是相对宽泛和模糊的,所以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如果无法确定适合且有用的教学内容,那么即使在“怎么教”上如何如何地大做文章,结果也可能并不乐观——或许那教学方舟在出发伊始已经偏出了最佳的航道。

同时,这个阶段正是学校整体倡导的由“导案导课”转变成“导学导课”教学方法(即学案教学)的过渡时期,我及时对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设计了相关学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具体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跟随着我的教学思路进行相应的思考与练习,使得整体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2、争鸣

关于语文学科“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讨论还在继续,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关于这节课,的确注重了“教什么”,而在“怎么教”上是有些捉襟见肘的。比如之前提到的“通过比较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项链》与微型小说《在柏林》,概括短篇小说与微型小说的差别。”这个环节,原本认为对于学生而言是有一些难度的,也预设是整节课的亮点所在,但在教学实践中才发觉似乎有些简单化了,与设想的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有着很大不同。到底如何平衡语文教学中“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找到一种契合学生、教师与教材三方的合理的方法,我还将与所有语文教师一同继续探索下去。

3、后续措施

我主要针对教案中一些不够规范的版块进行了重构,对于达不到预期成效的环节进行了修改。比如,使原先的两个教学目标还原至二期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微型小说“以小见大”、“设置悬念”的写作特点;探究《在柏林》的主旨体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在柏林》,体会微型小说“以小见大”、“设置悬念”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用心去发现、体会生活小事中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当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项又与“掌握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这个“教什么”的主题关系不大,仅是针对文本本身而言的。不过,多种改变总是需要的,但它们终将殊途同归——使学生更好的将语文知识融会贯通,提高长期的语文能力。

又如,为了使学生明确微型小说“以小见大”的特点而设置的问题——“小说题目既然是《在柏林》,为什么写的是一个车厢里发生的故事?”在表达顺序上欠妥,不易于学生的思考,现改为“小说既然写的是一个车厢里发生的故事,为什么题目叫《在柏林》?”这个小小的改动却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流畅,对“以小见大”手法的印象会更为深刻。

再如,“以四人为一组,发挥合理的想象,给微型小说《一枚古钱币》补上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个环节,现在想来,为了使学生之间能更好展开讨论,在讨论前应先让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而后大家再集思广益,这会使原本没有想好而无法在讨论中发表看法的同学多了思考与表情达意的机会,而这定会更好地达到我所设计的“讨论式”教学的效果。
标签:教学案例 第11册教学案例 部编本第11册教学案例 在柏林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花之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下一篇:《在柏林》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