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案例
阅读:744  2019-06-04
标签:教学案例 六年级教学案例
感悟经典的魅力——听虞大明老师《在柏林》有感(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12月6日的南京冬雨刺骨,北风嗖嗖,在北京东路小学礼堂里却暖意融融——期盼已久的“‘全国名校联盟’首届校长高峰论坛暨语文‘深度学习’研讨活动”如期举行。一节节妙趣横生的课堂展示,一次次高屋建瓴的课后点评,充分体现了“全国名校联盟”的实力。活动虽已结束,仍有意犹未尽之感。今早晨到校后,迫不及待地打开昨晚刚到的活动光盘,再次走进《在柏林》。

据说《在柏林》是统编教材五年级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一列缓慢驶出柏林的列车上,一位虚弱的老妇人在重复地数 “一,二,三”,遭到两位小姑娘的嘲笑,为此引出了战时后备役老兵振聋发聩的解释,控诉二战的罪恶,堪称名篇中的精品

课后,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对虞大明老师这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学生聪慧、教师智慧,真是一节好课!具体好在哪呢?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

奥莱尔创作《在柏林》的初衷仅仅是控诉战争,呼唤和平,一旦编入教材,又平添了教学功能:以这一个“例子”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统观虞老师这节课,会清晰地感受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感悟经典,欣赏其独特魅力。这不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一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吗?为此虞老师从内容层面、写作方法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如发现内容之美,虞老师先让学生读完第一自然后自主质疑,接着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引导学生积极猜测答案,接着读完二、三自然段后验证答案,最后在歌曲、诗歌中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在感悟写法之美时,虞老师直接抛出一个主问题:《在柏林》独特在哪?经典在哪?在主问题的指引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到“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在想象小说之“眼”画面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能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独特魅力,在猜测结尾中不仅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同时更体会到这种表达的干净、利索,以及让学生从车厢的小“静”联想到战争必将造成整个世界“死静”,那才是真正“静得可怕”。

二、学习策略设计巧。

1.学习策略一:猜测。

这篇文章是统编教材五年级的一篇文章,由于教材还没有在全国大面积的使用,学生课前对教学内容一无所知,这就为猜测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

猜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凭借直觉思维探究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学生的一项语文技能,课程标准中 “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技能的达成需要的就是猜测,在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也设计了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的推断课后习题。

本文是一篇短短不足400字的微型小说,而作者却让它承载控诉二战罪恶,祈求和平永驻的深厚的主题,并还要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催人猛省。这不仅需要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视角,更需要非同一般的行文思路。作者在层层铺垫中设置一个又一个的伏笔,让人充满了疑惑,随着情节的发展疑惑如同不断充气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最后老兵的解释,带给读者“银瓶乍破水浆迸”般的震撼力和冲击力:战争几乎毁灭了这个家庭。

据此,虞老师依循作者的行文思路两次引导学生猜测,首先猜测文章的内容: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自主质疑。一般的老师在质疑后会直接出示下面的段落让学生寻找答案,而虞老师的高明之处是把来自学生的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猜测问题的答案,这一设计顺应了小学生极强的好奇心。猜测正确与否,便积极主动地在下文中去验证。第二猜测文章的结尾:四句内容大同小异的句子哪句才是文章的结尾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在自己的斟酌中感受每句话的优缺点,特别是虞老师的一次次“误导”更是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当学生意见一致时,虞老师又甩出最大的一个包袱——第一句话才是文章的结尾,深刻体会到豹尾式结尾的雄劲与利索。

2.学习策略:比较。

比,就是比较,这里就是指的一种学习策略,为鲜明地感悟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把事物的不同形式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本堂课虞老师也设计了两次比较:一是同一战争主题的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歌曲、诗歌与小说之比。学生从小说感悟文章主旨后,虞老师及时播放一首英文歌曲《Tell me why》,小男孩用稚嫩、幽怨而又充满力量的嗓音一次次地质问:Tell me why,叩击着学生的心扉。然后又出示高洪波的一首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投影的出示独具匠心:屏幕左侧逐节出示诗歌,右侧随之出现上下排列的两张插图,一幅是和平时期中的画面,另一幅是战争时期的。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到这篇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的魅力所在:1.设置悬念;2.以小见大的写法。

第二次比较是画面与文字之比。文章虽然承载着战争的深厚主题,全文却没有一句对战争的直接描写,但是却在小说之眼——老兵的解释中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学生在音乐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上一教学环节歌曲、诗歌提供的素材基础上仿佛看到战争中那一幅幅残酷的画面,从而感悟到这篇小说的另一个成为经典的原因:给读者留下的巨大的想象空间。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挂一漏万,大师的课堂教学还需再去领悟,再去学习。
标签:教学案例 六年级教学案例 感悟经典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在柏林》赏析(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下一篇:《在柏林》读后感(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