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设计教案
阅读:31  2017-10-17
标签:教案 第12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12册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知识链接:比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什么叫比例?

2、下面的比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2.4:1.6和 60:40   

二、导学探究,建立模型

(一)导学探究,解决问题

1、导学提示,明确方向

请自学教材41页例1之前的内容,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找出比例2.4:1.6=60:40  的外项和内项,计算比例中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你有什么发现?

3)请自己任意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4)试着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二)展示交流,建立模型

1、学生汇报,重点释疑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2.4∶1.6 = 60 ∶40

两外项积是:2.4×40=96

两内项积是:1.6×60=96

2.4× 40= 1.6 × 60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各小组代表汇报

全班交流

3)学生举例子,验证发现的规律。

2、归纳小结,建立模型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练习检测,巩固应用

1、填空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2.在比例里,(         )等 于(          )。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在a:7=9:b中,(        )是内项, (        )是外项,a×b=(     )。

4、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积(   ),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

2、判断

(1)因为6×9=18×3,所以6 ∶ 3=18 ∶ 9           (     )

(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应互为倒数。(      )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 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先判断,并说明理由。

巩固学生对比例各部分名称的理解。

巩固学生对比例的意义的理解。

巩固学生能正确的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比例(特别是分数形式的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要特别强调哪是外项,哪是内项。

2、本节课充分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标签:教案 第12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12册教案 比例的基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鸡兔同笼(一)》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下一篇:“四则混合计算式题”教学设计(一)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新课标| 苏教版| 西师| 北师大| 青岛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学案| 说课| 实录| 案例| 反思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