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09  2017-10-04
标签:教学设计 第3册教学设计 部编本第3册教学设计
2017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建议及教学设计举例
 第三单元    儿童生活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4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课后题形式多样,针对问题,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有联系生活谈体会的,比如,《玲玲的画》中抓住关键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有通过比较,谈自己想法的,比如,《曹冲称象》中针对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一封信》中,“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教学中要重视这些问题的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课文中,《曹

冲称象》的课后题,在画出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办法基础上,要求学生先借助关键词句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玲玲的画》要求学生以人物的情绪变化为脉络,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封信》要求学生把第二封信的内容从课文中圈画出来,再整理成完整的一封信读出来;《妈妈睡了》让学生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课后题着重训练学生通过提取相关信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开始正式进行写话练习,共安排了3次,分别是纪实类、应用类、想象类。本单元是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习,安排的是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教材用指导语加图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并且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引导学生注意写话的基本格式要求。起始阶段的写话练习,重在培养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对学生写话的内容不作过多要求,能写几句就写。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曹冲称象 2 1.认识本单元55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指定的词语写句子。

4.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讲讲故事。

5.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玲玲的画 2

一封信 2

妈妈睡了 2

口语

交际 做手工 1 1.能按照顺序说话,把主要意思说清楚。

2.继续培养学生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语文

园地三 识字加油站

1.认识11个生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

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4.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5.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6.背诵积累古诗《小儿垂钓》。

7.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字词句运用

写话

展示台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合计 12

4  曹冲称象

教材解析

《曹冲称象》出自《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

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第一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别人送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在议论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第三自然段讲有官员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第四自然段讲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分3个步骤: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课文用“再”“然后”这两个表示顺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得清楚明白。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配有l幅插图,是曹冲在岸上指挥,人们按照他的方法,把大象赶上船,在船舷上画线的场景。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l0个字,会写“别人、一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称”和“秤”是一对字音相近的生字,且字形中都有禾木旁,学生容易混淆误读。

学习“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组词的方式,在语境中加深印象,巩固读音;学习“秤”的时候,可以实物演示“一杆秤”,说说“秤杆、秤砣”,练习“秤”的发音。“杆”的发音也要注意,在这里读“ɡǎn”。

“曹”是姓氏,可以在揭示课题时,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曹”字。先请学生想一想:

身边有没有姓“曹”的同学或小伙伴;接着,介绍曹操和曹冲两个人物,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

“重”和“量”是一组字形相近的生字,两个字中都有“里”字的字形。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2.写字。

本课要书写10个生字。以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共7个。“站”的立字旁和“船”的舟字旁中提的书写要特别注意。上下结构的“然”字,四点底不容易写好,请学生认真观察四点底中每一点的位置、大小和方向。半包围结构的“底”字,特别要注意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小,斜钩要拉长一些,写得舒展。在书写本课生字时,要注意提示学生容易遗漏的笔画,比如,“然”的右上有一点,“底”的最后一点不能忘写。


展开全文阅读
本课l0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气。读曹冲说的话,要读得自信,胸有成竹。官员在讨论称象的办法时,要读好对话中的问句。其中“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这句话既是问句又是长句,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再读出反问的语气,语调上扬。

本课还要注意读好关键词,注意它们在句子中表达的意思,如“直、才、果然”。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换词、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读好句子。比如,“曹操听了直摇头”中的“直”字,可以换成“不住地、不停地”,体会曹操对大官们提出的办法很不满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不满意的语气。“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重音可以在“才”字上,略带惊讶、夸赞的语气。“他叫人照曹冲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中的“果然”,表示事情结果果真如曹冲所料,语气要读得肯定,带着对曹冲佩服的语气。

二,理解运用。

本课围绕“称象”的问题展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课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官员们的方法为什么不好?曹冲的方法为什么好?课文理解的重点是曹冲称象的过程。

第四自然段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可以请学生读读这一段,圈画交流:曹冲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给予学生提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对于这个办法,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如果不能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通过学生提问或是回答问题,让这种称象的办法逻辑关系更加清晰。之后,教师可以现场演示曹冲称象的办法。课前先准备好装水的盆、小木船、玩具象(或者有一定重量的东西)、小石块、秤等,让学生根据曹冲的方法来说怎么做,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后请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给内容排序,借助关键词句说说称象的过程。在说话的过程中,提示学生用好“先、再、然后’’等词语,让表达更有序。

结合课后第一题,在学习了曹冲称象的办法之后,可以请学生把官员想出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作比较,讨论为什么曹冲的办法更好。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呢?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这足以说明曹冲才智过人。

3.课后练习。

课后第一题,可以分成两部分完成。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圈画官员提出的称象办法和不足,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官员提出的称象办法不好。在学习第四自然段之后,展开讨论,让学生重点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课后第三题,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可以先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再讨论用上这些词语的好处。为什么要用“才’’呢?为了突出表现出曹冲的年纪小。课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直、果然”。让学生去掉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对比读一读,体会用上这些词后意思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用“才、到底”说句子。

5玲玲的画

教材解析

《玲玲的画》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主人公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了,玲玲着急地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这篇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篇幅短小却一波三折。第一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玲玲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看着自己的作品,非常得意。可就在得意之时,她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因为来不及重新画一张,所以又着急又伤心,哭了起来。第五至八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玲玲在爸爸的指点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起来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第九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写了爸爸告诉玲玲做人做事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话,能感受到爸爸的和蔼可亲。在结尾读到爸爸说的话时,觉得自然贴切,没有说教之感。

教学目标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评、奖”等l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4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教学建议

一、识手写字

1.识字。

在生字读音方面,这一课要注意后鼻音的生字较多,容易前后鼻音混淆的是“玲、

评、另、并”,可以归类进行认读,加强对读音的纠正和记忆。另有两个生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幅”是第二声,读“fú”;“叭”要读“bā”,教师要帮助学生正音。

在生字字形方面,这一课中很多生字偏旁和字义有关,如“玲、详、幅、评、叭、脏”,可以引导学生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生字。也可在识字中渗透一些汉字文化,如“玲”,王字旁表示“美好的事物”,“玲玲”是玉器敲击发出的声音。

在词义理解方面,要用适合低年级儿童认知的方式来教学。如“端详”,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可以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体会,再让学生说说“端详”的意思。

2.写字。

“候”字中间有一短竖,不要漏写;“及’’字的笔顺容易写错,起笔应该是撇;注意“报”字右半部分笔顺,第一笔是横折钩,可以让学生在书空之后再书写。

“拿、奖”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上下两个部件写得扁一些。

本课l0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情节简单,主题明确。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的作品而感到“得意”的心情。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回顾生活中令人“得意”的事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读出“得意”的语气;读第四至六自然段,要表现出事情突发后玲玲紧张而着急的情形,可以抓住“叭的一声”,体会事情发生的出人意料;抓住“伤心地”一词,体会玲玲难过的心情;抓住“来不及”,让学生说说来不及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玲玲的着急。读第八自然段,要表现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第九自然段爸爸说的话,要读出爸爸看到玲玲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高兴心情。

2.理解运用。

本课理解的难点是爸爸说的富含哲理的话,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从文中寻找理由。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聚焦到第八自然段中写到的“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一句。课文没有插图,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两幅画:一幅画着楼梯,楼梯上有污渍;一幅添上小狗,小狗趴在楼梯上。让学生通过前后两幅图画的比较,感受“更好”在哪里,从而理解“肯动脑筋”的好处。可以拓展阅读主题类似的故事,进一步体会爸爸说的这句话的道理。

3.课后练习。

课后第一题,让学生用上表现玲玲情绪变化的词语“得意、伤心、满意’’讲故事。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3个词语,并且关注相关的段落。3个词语分别对应第一、四、八自然段。再提问:玲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让学生找到玲玲情绪变化的原因,并且试着把这些原因连起来讲一讲,就能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后第二题,可以布置学生进行生活观察,留心生活中的事例,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印证爸爸说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玲、详”等8个生字,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端详、叭的一声”等词语的意思,书写“评、奖、拿、及、候”5个字。


展开余文
2.借助图画,理清课文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研读关键句,感受人物心情。对玲玲动脑筋想出好办去感到欣赏。

教学过程:

一、识字导人,认识人物

1.教师导人:学校要举行书画大奖赛了,有一位小姑娘去参加,她的名字叫 “玲玲”。谁来亲切地叫她一声?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

2.引导识字:“玲”字是形声字,右边命令的“令”表示读音,左边是个王字旁,表示意思。王字旁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王字旁,就是用来表示非常珍贵的、美好的东西。“玲玲”用来形容玉器碰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玲玲有关,一起来读课题。

形声字形旁表义,用形声字构字特点学习“玲”的字形,理解“玲”的意思,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拉近了和故事主人公玲玲的距离。

6  一封信

教材解析  

《一封信》记叙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题目是“一封信”,其实故事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独自写的,句句都是小姑娘的心里话:因为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她有满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倾诉。第二封信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诱的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在信中向爸爸报告了生活中快乐的事情,把这份快乐和爸爸分享。两封信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同样真切地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期盼着爸爸的归来。

课文除了写两封信的内容,也对露西的日常生活做了描写。爸爸不在家的日子里,露西能帮助妈妈做家务,能想到用写信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想念j在第一封信写好后,自己也对诉苦的方式感觉不满意,愿意在妈妈的指导下重新写信。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识记“封、削”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会写“出国、半年”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点】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封、灯、冷”是带有韵母“enɡ”的后鼻音,可以通过读音归类的方式重点认读正音。“朝、重、结”是多音字,“朝”的另一个读音“zhāo”出现在一年级下册《古对今》中,“重”的另一个读音“zhònɡ”出现在本单元《曹冲称象》中,“结”的另一个读音“jiē”在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中学习过。可以通过前后课文中词语对比认读的方式,在语境中理解意思,识记多音字。教师也可以例举常用词语,加强多音字识记。

zhāo    朝阳  朝霞  朝露  朝气



cháo  朝代  朝廷  朝向  朝鲜

zhòng  重要  重量  重点  重音



chóng  重复  重新  重生  重播

jiē   结果  结实    结巴  结结巴巴



jié 结果  结网  结束  结尾

这一课形声字较多,如“削、锅、刮、期”等字,可以通过形声字构字规律进行识记,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曾在哪些生活场景中看到过这些字。比如,在日历和课程表中都会有“期”字出现;“削”这个动作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削铅笔”“削水果”等。

“鲜”和“修”这两个字是本课生字识记的难点。“鲜”字由“鱼、羊”两字组成,最早表示鱼名,泛指活鱼,引申为“新鲜、美味”的意思。“修”字容易忽略中间一竖,要提醒学生注意,可组词“修改、修理”等识记。

2.写字。

本课要书写10个生字。上下结构的字4个,“写、笔”上窄下宽,“今、支”中都有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左右结构的字44'-,要指导写好左右两边的穿插。“笔”和“电”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这个笔画要重点练习: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

本课l0个字书写要点:

封  9画,左右结构。

信  9画,左右结构。

右边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口”要写得扁一些。

今  4画,上下结构。

写  5画,上下结构。

支  4画,上下结构。

圆  10画,全包围结构。

珠  10画,左右结构。

的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提下面;竖是最长的笔画,写在竖中线右侧。   

笔  10画,上下结构。

灯  6画,左右结构。

点、短撇、    左边的点相对。   

电  5画,独体字。

竖要靠   平,钩朝上。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对话较多,既要读出妈妈和露西说话的不同语气,又要注意读出前后两封信中露西的情感变化。第一封信中,露西因为爸爸长时间不在家,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所以读出思念之情,甚至会有抱怨。后来经过妈妈的引导,露西变得开心起来,急着告诉爸爸身边的好事情,语气变得平和,并饱含喜悦。

朗读第一封信的内容,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学生说说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朗读第二封信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指导感悟。教师扮演妈妈的角色,学生扮演露西。教师以愉快的语气带动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出露西想到生活中好事情时的快乐心情。

在进行两封信的比较阅读时,可以出示句子“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和“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请学生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想想“同一件事,为什么露两的说法会不一样”,以此感受露西的心理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不同的语气。也可以适时指导朗读的技巧,表现难过的时候可以把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一些;表现开心的时候语气要轻快一些。

2.理解运用。

本文前后写了两封信,学生不需要了解“信件”这一实用文体,教学重点是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自己喜欢哪一封信,理由是什么。

两封信内容的梳理提取,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信件的内容穿插在对话中,学生不易找全。可以让学生先圈画标记相关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小组内把两封信的内容摘录下来,由此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接着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封信,理由是什么,和小组同学交流。最后教师出示完整的信件内容,组织小组汇报交流。

第一封信内容如下:

亲爱的爸爸:

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第二封信内容如下:

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您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学习第--封信时,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封信表面上写不开心的事情,实际上每一句话都写出了露西对爸爸的想念。爸爸可以给一家人带来快乐,可以做家务维修工作,可以让家里热热闹闹。爸爸不在家,是露西不开心的原因。是不是爸爸不在身边,生活就真的不开心了吗?在妈妈的引导下,露西发现,虽然爸爸不在,但生活一样美好:小狗可爱活泼,台灯可以自己动手修理,周末还可以去看电影。露西把生活中的快乐与爸爸分享,同时也表达对爸爸的思念。两封信内容表述不同,表达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这是理解的关键。调整好情绪,乐观地看待生活,是本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课文中出现了一些数量词,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比如,“一封信、一支圆珠笔、一束鲜花”,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数量词说话。

3.课后练习。

课后第一题,旨在提升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第七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封信,一封信跨越了8个自然段,信的内容穿插在妈妈和露西的对话中,学生在阅读时会遗漏重要信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边读边圈画的方式,帮助他们在文字中找全信的内容,再来回答问题。

课后第二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应加以肯定。两封信都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当然,第二封信既表达了想念之情,又考虑到了爸爸看信后的心情。露西和妈妈都不希望远在国外的爸爸太担心,为了让爸爸安心工作,才改变了说法,能够为爸爸着想,更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对待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只有乐观面对生活,每天才会有好心情。

三、实践活动

开一个班级小小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说说家的温暖”。可以说说家人对我们的爱,也可以说说我们给家人送去的快乐。

7  妈妈睡了

教材解析

《妈妈睡了》讲述了妈妈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看着熟睡的妈妈,孩子觉得她很美丽,很温柔,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与劳累。通过孩子观察熟睡中的妈妈的举动,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妈妈满满的爱;而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也体会到了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本课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妈妈哄孩子午睡的场景,这是一幅我们常常能见到的画面:妈妈哄着孩子,哄着哄着自己先睡着了。对妈妈来说,这是辛劳地操持家务后难得的小憩,所以妈妈睡得沉沉的,睡得好熟,好香。第二至四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睡梦中妈妈的样子,用3个并列式的段落描写妈妈的美丽、温柔和劳累。这三段中,有对妈妈熟睡样子的描写,“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有孩子看到妈妈熟睡样子的联想,“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还有孩子看到妈妈熟睡样子后内心的想法:“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使妈妈的形象更加丰满,让人亲近。课文在最后一段还穿插了场景描写:“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这句话既表现妈妈睡得很熟,周围的一切都听不见了;又营造静谧美好的气氛,让人感受家的温馨。


展开余文
插图画了妈妈哄孩子睡觉,孩子没睡,她自己先睡着了的场景:妈妈睡得好熟,好香,就像文中描写的一样,眼睛紧闭,嘴角带着微笑,乌黑的头发粘在额头上,看上去美丽、温柔,却也显得劳累。妈妈的一只手搭在孩子的肩上,好像睡梦中还想着要哄着孩子。孩子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静静地看着睡梦中的妈妈。孩子不吵也不闹,就是想让妈妈能好好睡一觉,这是多么体贴妈妈的孩子呀1

教学目标

1.认识“哄、先”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8个字,积累“的”字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

的爱。

【教学重点】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从读音方面来看,“粘”是多音字,读音为zhān和nián。读作nián时,词性是形容词,指具有粘性。读作zhān时,词性是动词,指黏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在这篇课文中,“粘”作动词用,读作zhān。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粘”字,因此它的另一个发音不必说。

“发”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念f白,可以组词为“头发、白发”。另一个读音念fā,可以联系之前接触过的“发现、发明”等词语来进行读音的辨别。

从字形方面看,“哄、吸”与“润、汗、沙”是两组部首相同的生字,可以进行归类识记。“额”是形声字,部首“页”表示头部,“颜、颊、颈、颌”等字都是“页”部。

从字义方面看,“粘”和“乏”两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是理解的难点。“粘”字可以用实物演示的方式,比如,把贴着双面胶的小花粘到黑板上,理解“粘”的意思;接着让学生看看插图,想想妈妈的头发为什么会粘在额头上,通过图文对照,在故事情境中理解“粘”的意思。“乏”字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近义词,“乏”和“累”意思相近。

2.写字。

本课要书写8个字。“哄、脸、沉”是左窄右宽的字,其中“脸、沉”左右两部分高低是一样的。“窗”笔画最多,上宽下窄,下半部分的“身”中一点要出头。

本课8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的朗读有两个重点:一是课文中含有大量“的”字短语,也有“地、得”字短语,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得轻而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将“的、地、得”字体变小、显红等方法来提示学生朗读的时候不拖音,读好短语和句子。特别要注意课文中这句话:“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句子比较长,句子中有两个“的”,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

另一个朗读重点是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轻柔的语气。妈妈熟睡中的模样,读的声音不能太大。要引导学生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带着爱意,轻柔地朗读。可以有重点地抓住几个句子来练习朗读,比如,“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这个句子既写了妈妈熟睡的样子,又写了孩子的想象,在朗读前,可以让孩子想象说话:妈妈在睡梦中微笑着,她可能会在梦中想到什么呢?请学生自由表达。在学生说话的基础上,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孩子会想到妈妈在梦中又想好了一个故事呢?从孩子的想象中,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走近文中的妈妈,同时又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妈妈。教师在激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对妈妈的爱。

2.理解运用。

课文第一自然段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为什么妈妈哄我睡觉自己却先睡着了?为什么妈妈会睡得那么熟,那么香?通过问题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劳累。

第二自然段可以抓住“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这三个短语,来感受妈妈的“美丽”。第三自然段需重点理解“温柔”的意思,可以联系生活提问“你觉得谁也很温柔”来加深对“温柔’’的理解。抓住省略号“……”,想象妈妈还会在梦里想到什么,所以脸上挂着微笑。第四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讨论:哪里可以看出妈妈好累?妈妈做了什么会这么累?可以请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说说自己的妈妈为家里人都做了些什么?在理解文本和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朗读体会妈妈的辛苦与劳累。

值得关注的是,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似,第一句话都是描写睡梦中妈妈的样子,其他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来描写。可以在学习了第二至四自然段后,请学生整体读一读这三段,引导学生发现这三段结构的相似之处。

3.课后练习。

课后第一题,可以分成两步完成。第一步,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边读边找。找到“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这三句话。教师可以板书“美丽、温柔、劳累”。重在引导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点展开说,也可以三个方面都说。学生在表达中可以和课文中所用的词语不一样,比如,“睡梦中的妈妈是安心的”,因为她已经做完家务,可以沉沉地睡去;又如,“睡梦中的妈妈是快乐的”,因为孩子不吵不闹,那么懂事体贴。在对课文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课后第二题,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来完成。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美在哪里。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乌黑的头发”“微笑的嘴角”等短语,请学生把这些短语读正确。在说话和朗读的过程中,学习词语搭配,用恰当的词语填空。在此基础上,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尝试拓展说话,比一比谁说得多。

课后第三题,可以让学生观察睡梦中的妈妈,第二天回学校后进行交流。通过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自己的妈妈,感受妈妈的辛苦。

三、实践活动

夸夸自己的妈妈:请学生准备一张彩纸、铅笔、水彩笔,制作一张贺卡,在贺卡上夸一夸自己的妈妈,并将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哄、先、闭、紧、润、等”6个生字,写好“哄、脸、沉”3个左右结构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利用课文信息,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的样子。初步体会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1.谈话导人: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请学生说说妈妈的样子。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妈妈睡了》。

3.教师引导:妈妈睡了,朗读课题时声音要轻柔一些,才不会吵醒妈妈。引导学生用较为轻柔的语气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

(1)识记生字“哄”:请学生说说“哄”字为什么是口字旁。

(2)请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哄”的意思。

2.初步体会妈妈的辛苦。

(1)识记生字“先”:这是一个表示顺序的词语,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后)

(2)教师引导:妈妈在哄“我”睡觉,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

(3)指导朗读:妈妈太累了,睡着了,读这句话的时候要

口语交际

做手工

教材解析

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让学生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旨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插图中的小朋友剪剪、贴贴、画画,展示了许多有意思的手工作品:虫子、大熊猫、七星瓢虫、大树、房子……从插图上看,这些作品有的可能是独立完成的,有的可能是合作完成的。这也提示学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完成手工作品,感受合作的乐趣。

教材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练习要点:按照顺序说;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按照顺序说,可以让学生回顾《曹冲称象》一课,曹冲在讲述称象的办法时,用上了“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时,也可以用上这样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让表达更加有序;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表示顺序的词,如“第一步、第二步……”。除了说的要求要落实,听的要求也同样重要。听的时候要记住主要信息,要求听得专注,边听边记。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能按照顺序介绍制作的过程:

2.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教学重点】能按顺序介绍制作过程;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一、创设情境,初步练说

课前创设“手工节‰隋境,布置学生制作好手工作品,并在教室中展出。学生既是手工作品的制作者,又是参观者。以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兴趣。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参观作品,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上课伊始,教师可以从展出的作品中,挑选出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请这个制作者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围绕“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进行初步练说,要求练说的学生把步骤说清楚,其他学生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教师相机指导:

(1)说清楚制作过程。针对具体的手工作品,指导学生说清楚手工作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名称,制作时所用的工具的名称,以及重要的步骤等。

(2)按顺序来说。可以结合《曹冲称象》一课第四自然段,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除了“再、然后”,还有哪些表示顺序的词。提示学生试着用“先、再、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进行练说.

在本次口语交际中,应结合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中提出的倾听要求,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有礼貌地提问和补充。

二、示范引路,指导听说

在学生初步练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学习示例中“按顺序说”的方法,并记住主要信息。以“折纸飞机”为例,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制作过程,让学生听完制作过程后,说一说他们记住了什么主要信息。

“折纸飞机”示例如下:

同学们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手工作品是我折的纸飞机。折纸飞机的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打开,纸的中间出现一条中心线。

第二步,右边的两角向中心线对折,折出尖头。

第三步,将长方形纸横着对折,尖头对准中心线。

第四步,右边的两角再向中心线对折,将露出的小尖角折上来。

第五步,将纸翻过来,再沿着中线对折,并折出飞机的翅膀。

我的小制作介绍完毕,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折纸飞机”图示如下:

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展示表达的范例,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表达。通过交流,突出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两个要求:按照顺序说,记住主要信息。

学生听完示例之后,说一说自己记住了什么主要信息,并交流记住主要信息的方法。

教师相机指导:

(1)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制作的过程。

(2)注意介绍的顺序。

(3)记住主要步骤。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提问,加深印象。

三、自主介绍,交流分享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同学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教师可以出示以下要求:

1.小组成员轮流介绍手工作品,告诉同学你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

2.组内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记住了哪些信息。有不明白的地方,要礼貌地提问。

3。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进行全班展示。

可以利用口语交际评价表(如下表),从表达和倾听两方面引导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

四、全班展评,实践提升

教师创设班级“F r作品制作大赛”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和倾听的积极性,活动开始前,介绍比赛规则:

1.每绢选派一位代表参加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一位选手填写评价表

3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记住了哪些主要信息。

比赛开始前做好准备工作:(1)请各组代表抽签决定介绍作品的顺序。(2)在班级中推选两位主持人主持比赛。(3)给每纰发放评价表。

小组代表按照抽答顺序上台介绍自已的手工作品  听的同学如果有小明白的地力,听完后,要礼貌地提问。听完一个吲学的介绍,其他同学要说说自己都记住了哪些主要的信息。

根据评价表,对本次活动进行一个总结,说说哪位同学介绍得好,好住哪里;哪位同学最会听,表现在哪里。通过交流.再次引导学生如何说清楚,如何听明白。

课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者听了别人介绍的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之后,选择喜欢的作品自已动手实践,不会做的地方可以向同学请教。

本次口语交际课中,举行“手工节”“手工作品制作大赛”,旨在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和倾听的兴趣.让学生自然融入学习活动,主动提升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6个板块内容。

“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组动宾结构的短语,描写了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朗朗上口,有韵律感。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同音字辨析,让学生在运用中明晰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第二部分让学生体会关联词“一边……一边……”的用法,并学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写话”以学生喜欢的玩具为主题,写一写玩具的样子和好玩之处,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展示台”呈现了积累词句的三个角度:有词语,有成语,还有名言警句,旨在提醒学生可从不同角度积累词句。两处小泡泡提示学生要多积累词句,积累的好词佳句可以分享。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儿童垂钓时的动作神态,表现了天真的童趣。

“我爱阅读”安排了《王二小》一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识字加油站

1.认识“弹、钢” 等ll个生字。

2.发现“动词+名词”的构词特点,并拓展练说。

本板块列举的9个短语,描述的都是学生熟悉而又喜爱的课外活动,学生一读就瞳,无需单独讲解孤立的字义。可联系生活,讲读词语和想象画面结合起来,从中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生字。

本板块要认的字中,“钢、琴、捏、环、滑”由于受方言的干扰,学生不容易读准,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本板块的词语构成比较有特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体会其构词特点。然后联系学生生活,拓展其他类似构词特点的词语,如“折纸飞机、踢毽子、练书法、做航模”。

字词句运用

1.正确辨析“园”“圆”等4组同音字。

2.学习“一边……一边……”的用法,练习说句子。

第一部分选取了4组同音字进行比较辨析和运用。对学生来说,同音字容易混淆,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在实践运用中减少错别字。如辨析“带、戴”这一组同音字时,可以先出示两个字的不同意思:“带”表示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或像带子的长条物,也有随身拿着的意思;“戴”是指把某样物件加在头、面、颈、手等处,也有推崇和拥护的意思。在理解词语意思后,补充词语,如“带行李、带干粮”“穿戴、戴红领巾、戴眼镜”,把上述词语中的“带、戴”用括号代替,请学生选用,并说明理由。在语境中让学牛辨析同音字的不同含义。

第二部分呈现的3句话都有关联词“一边……一边……”。教学中先让学生把句子读正确,了解“一边……一边……”可以用作表示同时发生的两件事,然后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句子。如果学生表达有困难,可以提供一些内容,比如:“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小猴子一边晒太阳,一边……”,打开学生的思路。

写话

先说后写,写出玩具的样子和好玩在哪里,表达对玩具的喜爱之情。

这个话题贴近儿童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可以引导学生从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的样子,再说说玩具是怎么玩的。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玩具,如“雪白”“长长的”“胖乎乎”。在写话之前,可以提供写话的范例,引导学生写话时注意“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等格式要求。

写话示例.

展示台

能从不同角度积累好词佳句,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积累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和习惯。展示台以不同角度提供了词句积累的范例,可先让学生读一读,了解可以从哪些角度积累词句:明白积累的词句可以从课文中找寻,也可以从课外书中摘录;可以积累两个字的词语,也可以积累四字词语,也可以是句子;可以分类别积累名词、描写同一内容的形容词、名言警句等。

在学生交流积累的词句后,可请学生自主制作积累的卡片并进行展示,在交流评价中逐步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日积月累

朗读、背诵《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全诗形神兼备地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正确。要注意读准“纶”字的读音l已n,后鼻音“蓬、映、惊、应”,多音字“得、应”。学生如果提问一些不懂的词句,教师可相机给出恰当的解释。如“蓬头”是指头发乱得像蓬草,形容小孩的样子可爱;“稚子”指的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纶”是钓鱼用的丝线,“垂纶”就是指钓鱼;“借问”的意思是打听问路。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背诵

古诗。

我爱阅读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围绕一些不理解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如“儿童团员、扫荡、敌人、八路军”,也可以围绕课外观看的影片《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交流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后的感受或者是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学生如果有兴趣,教师也可以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给学生听一听,加深对课文的感受。 
标签:教学设计 第3册教学设计 部编本第3册教学设计 2017部编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至四单元重要知识点(备课资料)
下一篇: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