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师随笔
阅读:281  2017-04-18
标签:教师随笔
先学后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随笔)
托勒密曾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改革也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师导学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导学过程是“学”与“导”的交往和互动,师生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互相启发、相互补充。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好的学习方法,将学生从能“学会”知识向“会学”知识转化,近年来,我对课堂导学模式“先学后导,学导和谐共进”进行了尝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先学

先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动手实验等形式预先对知识有所了解,通过自学与交流获取一些知识,记录自己的学习疑问,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在现代“学本”教学思想下,学生的“学”是一切教育和教学起点,体现了对学生身份的认定与尊重。先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掌握新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环节安排上一定要让学生先学,给予学生自学的空间和时间,当学生学出疑问、学有所思,需要教师导的时候教师才能发挥“导”的作用。因此,在“先学”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自学目标和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动手实践和交流。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基础学科来讲说,新课程教材内容编排上就突出了实践性和启发性,可以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和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迁移,把自己最原始的理解认真地写下来,就很好地完成了预习工作。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习惯,而且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发展。此外还对活跃课堂气氛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学生通过“先学”这个环节已经熟知了学习内容,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其它学生的观点和老师的观点肯定与其存在着异同,教师只要在课堂上稍作鼓动,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学“因数、倍数”时,首先,通过三个学习目标:①什么是自然数?②什么是因数、倍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③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通过书上的情境完成相应的填空作业,从而对学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再通过与同桌和小组内的交流,让学生自主获取一些知识,这样就不会出现课堂上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不知所云的现象。

二、后导

后导,就是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巡视,注意收集错例,做到心中有数,重新备好第二次课,以便“导”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纠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与错误,同时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和板书,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再通过教师的“导”将“听、辩”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听、辩,就是在课堂上师生都要学会去认真聆听别人的观点,在聆听的过程中认真思考,然后再来表述自己赞成或是反对的意见、或是有异议的补充意见,最后,通过教师的“导”达成正确的共识。与此同时,通过“辩”让学生拥有了在数学课堂上畅所欲言的勇气,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营造成一个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轻松获取知识的阵地。

例如,在教学“因数、倍数”时,教师在“导”的环节中,通过四个追问:追问1:36的因数写对的请举手?你是怎样找出来的?追问2: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呢?.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一个数是倍数吗?追问3: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追问4:100以内7的倍数写对的请举手,你是怎样找出来的?追问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有最大的倍数吗?这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自学情况加以指导,通过学生的评议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得出:①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A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②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④求一个数的倍数时,根据要求,可以用这个数乘非0自然数。⑤求一个数的因数时,可以用非0自然数去除这个数,看这个数可以分解成哪两个因数的积,或看哪些非0自然数能整除这个数。

三、学导和谐共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就突显了适合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它从最根本的教学材料上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合作式,这样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了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课堂活动中,学与导,并不是孤立的,学,是导的基础,导,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二者的主体虽然不同,但在目的上却是一致的,在对学生主体确认和对教师主导性的认同基础上共同推进教学的进程,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要将学、导不断循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导”要以学情为依据,与学相伴而行,学导和谐共进,这样教师的导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学得更顺畅,更有效,不仅学懂,更要会学。

例如,在教学“因数、倍数”时,教师在“导”的环节中,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对比、观察、综合等多种思维方式,寻找新旧知识的内在衔接点和学习方法迁移点,逐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接着,再通过课堂作业的巩固练习,及时性的交流、订正,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宽松环境中,把“导”与“学”惯穿于整个的练习过程,达到“导”与“学”的良性互动,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与提升。
标签:教师随笔 先学后导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春天的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下册)
下一篇:“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点滴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