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76
标签:
教学设计
五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质凝问难的能力(网友来稿)
培养学生质凝问难的能力
--------------------------------------------------------------------------------
南明小学语文老师 申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好问的天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思维来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一、据题质疑-----激起探知欲望
高尔基说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书画家石大师吴昌硕称赞潘天寿的作画:“天惊地怪见落笔”。上课也是如此,开头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那么,怎样开头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呢?我认为据题质疑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或蕴含着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提示了文章的中心,若引导学生据题质疑,不反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例如在教学《跳水》这一课时,我首先从题目入手,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引语:“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或有什么疑问?”话音刚落,更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纷纷迫不及待地举手提出疑问:谁“跳水”?为什么要“跳水”?这样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景,学生很快就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开追本溯源,弄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
二、据重点词句质疑------发挥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教材的主线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必须在阅读中紧抓非悟不可的重点词句进行质疑,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疑中自主,疑中创造。
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文章的重点句进行品析,引导学生质疑:“同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三次,你有没有疑问?”刚一说完,学生的疑问便脱口而出:“为什么同一句话要在文中出现三次?”“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最后通过阅读、讨论、评价、让学生在宽松合协的环境中自行解决疑问,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样是这篇文章,在教学时我还抓住重点词“光复”“湿润”等引导 学生质疑:“光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光复”而不用“回归”?“湿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眼睛会湿润了?通过这样的质疑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今后自主地进行质疑问难奠定了基础。
三、据反常之处质疑-----培养创造个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据反常之处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 敢于提出自己独特 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课文有有许多反常之处,若能抓住这些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势必能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的创造个性。《丰碑》一课有这么焉得虎子描写:“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学生对“镇定”“安详”两词不能理解,认为按照常理,人死时,脸上表情应是非常痛苦和恐惧的,怎会是镇定、安详的呢?对于学生这样的提问我及时给予肯定,并抓住契机进行引导、点拨、使学生明白老战士牺牲时之所以那么安详、镇定、是因为他有着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的精神,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敢于批驳前人的观点,其创造个性得以充分展示。
四、课后质疑-----启发创造想象
对一篇文章的总结归纳,就叫课后质疑,它要以帮助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从而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这种课后质疑可启发学生联想,组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迁移。仍以《难忘的一课》为例,我让学生就文中台湾人民的表现和现实生活中台独分子的言论进行质疑,学生马上就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吕秀莲的言论是汉奸言论;有谁要想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中国人民不会同意,台湾人民也不会同意。
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何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共同探索。
标签:
教学设计
五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五彩池(网友来稿)
下一篇:
<蓝鲸>网络课堂教学反思(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