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689 2017-08-18
标签:
作文指导
小学写人作文生动、具体方法指导
想一想:2016年度最红人物,你该如何去描述他们呢?
(以热点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同时引起学生思考人物的个性和哪些因素相关。)
(总结写人作文的出发点和思路。)
◆肖像描写常犯的毛病
1、肖像描写纯属多余。
写人物,常常用肖像描写,但并非说对所有人物都要来一番肖像描写。
例: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像核桃皮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儿,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边,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向最高峰的路是哪一条,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这篇文章,重点是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至于半路向人打听路,则是非常次要的情节;为了打听路而出现的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也与主题无关。因此,上面这段文字中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肖像描写是没有必要的。
2、肖像描写太多太细。
描写人物肖像时,从头到脚细描细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得过多过细,根本抓不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往往给读者以芜杂臃肿之感,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甚至有形无神,读来索然无味。
例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着深灰茄克装,下是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这篇文章,应当扣住“生动”二字,表现老师讲课的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赞扬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改革精神。因此,对老师的肖像,只要作几笔简单的勾勒。像上面的肖像描写,面面俱到,细而又细,结果使人物形象毫无特点可言,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肖像描写千人一面。
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但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肖像的个性特征。
如:写美人,都是“瓜子脸儿”,“柳眉杏眼”,“樱桃小口”;
写老教师,都是“两鬓斑白”,“皱纹刀刻似的”;
写小姑娘,都是“梳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如此千人一面,岂不是违背了生活真实?又焉能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性?
尝试练习:(提示:图为一位老农民。背后是金灿灿的麦穗。)
认真观察上图,对人物的外貌进行仔细的描绘,有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动作描写
是用描述人物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
◆人物动作类型:
①个性动作(一个人的常规的、个性化的动作) ②幽默动作 ③夸张动作 ④意外动作
◆描写人物动作应当注意什么呢?
☉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原),你该如何添加动作呢?(在原文上修改)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
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修改后)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 “我,……没看见。” 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1、语言描写
首先,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切合人物身份地位、年龄特征、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特别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
【设置情境】
某一同学乱泼污水,玷污了墙壁。大家纷纷议论,是否该主动告诉老师。针对这一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描写,添加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
A:“啊,你犯错误了,要受批评了。”
B:“没事,你不说,老师是不会知道的。”
C:“我看还是主动告诉老师吧。”
D:“说了不是要挨骂吗?”
E:“挨骂也要说,那才是个诚实的学生呢。”
通过以上的语言,你能感受到人物个性吗?
以上这段对话虽然能说清对话的不同内容,但没有个性,五个人的对话如同只有两个人一样。请按设定的五种不同人物性格来写:
A为幸灾乐祸的人,
B为不诚实的人,
C为幽默的人,
展开全文阅读
D为固执的人,
E为恶作剧的人。
(A:“嘿嘿,你闯祸了,等着挨罚吧!” B:“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认,谁知道是你泼的水呢?”C:“我看你还是快去自首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嘛!争取宽大处理”D:“坚决不能去,那是自投罗网。”E:“我有办法了,你去拿一根棍子来,绑在背上,去负荆请罪。哈哈哈哈”)
其次、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这样人物性格就会更鲜明、生动,人物形象更富感染力。在描写人物语言时,配以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人物性格就会更鲜明、生动,人物形象更富感染力。
例:
1)“这苹果多少钱一斤?”
“两块。”
“甜吗?”
“不甜不要钱。”
“好,那就来十斤不甜的吧。”
“啊?”
2)“这苹果多少钱一斤?”一个苍老嘶哑的声音。
“两块。”脆生生的回答,像带着露水的黄瓜。
“甜吗?”声音细弱的像从地层深处冒出来的一缕青烟。
“不甜不要钱。”字字铿锵,能叫全世界人放心。
“好,” 老人要了一只编织袋道:“那就来十斤不甜的吧。”
“啊?”卖苹果的双眼瞪得老大,那神态令人想起一只刚被宰割的母羊。
三、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符合“语境”,要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
所谓“语境”,是指符合人物特定处境、特定心情的语言环境。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对象不同,往往同一人物的语言的内容与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 :“小明的语文书不见了”
课堂上不见课本: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
下课时不见课本: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
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 了!快,帮我找找! ”
四、标点符号增色法
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 ,独具人物个性。
1、说话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时:“我……我……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
2、说话时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 心理描写
是指刻画人物内在精神世界,描述人物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 历程的一种写人方法,是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灵世界,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
心理描写的技法:
1.内心独白。 2、梦境幻觉。 3、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4、神情肖像、动作语言。
试做下列几种修改:
一、内心独白式: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单放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跑出去打。老师啊,发发慈悲,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爸呀,手下留情吧,我以后学习一定用心呀!”
二、幻觉描写式: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三、环境描写式: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四、语言行动式: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唉”,可怜的“48”,我瘫在了桌上。
◆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写人,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具体描写细节时要注意:
☉ 细节描写例文
卷子发下来以后,许多人像化学反应中不安分的原子那样,迅速活动起来。右手握着笔,装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左手伸进了抽屉,目光成了三份:一份佯装看着试卷,一份“远观”着抽屉里那半遮半掩的书,还有一份则观察着老师的“行踪”。也许一会儿还会出一份—“斜视”同桌的卷子。
老板娘三步并作两步,就势把垃圾全倒了出来。垃圾的脆渣‚污物溅在蹲着区垃圾的两位老人的身上,脸上,尘土溅进他们的嘴里。浑身珠光宝气的老板娘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扭着肥臀,扬长而去。
◆ 侧面描写
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
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
1.以人衬人: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2.以物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
3.以物衬物。
4.正衬和反衬。(从侧面描写的性质来分)
(在实际写作中,这几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往往是综合使用的。)
(让学生学会从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去描写刻画人物,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
记人作文应试技巧
◆通过典型事例写人
(一)通过写一件事写一个人。
1、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
2、要写出事情的发展过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典型事例事情写具体。
4、为了使读者对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点记叙的这件事有充分的依据和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文章的开头可以对人物作简要的介绍。
(二)通过写几件事写一个人。
有时使用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就显得比较单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其品质,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
2、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在一篇简短的作文中要用几件事写一个人,不可能将每一件事详细叙述,因此一般可以简略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体记叙一两件事。
3、通过对比方法写一个人
(三)通过对比写一个人。
1、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变化;
2、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品质;
3、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突出歌颂其中一个人。
(学习通过事件表现人物形象,从而将人物置于事件中,能够更加清晰的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
( 绝知此事要躬行)(分钟)
范文:
背影(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 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展开余文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结合背影这篇文章,你将如何去写自己的父亲呢?具备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动作、外貌、语言、心理活动适当加入。
标签:
作文指导
小学写人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
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