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088  2015-06-12
标签:教学设计 第4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4册教学设计
《走,我们去植树》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渠”等5个生字,理解“和煦、版图”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首尾呼应、比喻、对仗等写作方法,并能恰当运用。

情感目标

通过读课文、品味关键词,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和好处,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生字、新词的书写和运用。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和好处,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生质疑。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沙漠化和绿树成荫的图画。(交流你喜欢哪幅画面?)

2、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沙漠化及风沙化土地总面积为国土总面积的17、85%,总面积已达33.4万平方公里。由此可见,沙漠化问题十分严重。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植树造林面积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治沙的速度始终赶不上沙漠化的速度。某种层面上讲,我们国家的土地沙漠化速度十分的惊人呀,例如科尔沁沙漠化正以每年推进30米的速度威逼沈阳。

3、看到这一切,你有什么想法?(绿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揭示课题。

1、放录音。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2、板书课题:《走,我们去植树》)齐读。

3、理解课题:出示植树节资料。

植树节的来历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每年的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长句子要注意停顿。边读边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重点听听学困生的读书情况。)(出示易读错的词)

植树    和煦    工厂    版图    乖乖

沟渠    栽树    音符    森林    翩翩起舞    

cān   (参加)

参   cēn   (参差)             清 脆

shēn  (人参)             青 翠

2、指名读词语。

①指导“渠” 的书写顺序,“乖”、“栽”字的易错部位,(例:“渠”的第五笔和第六笔不要颠倒顺序。出示形近字“乖、乘”和“ 栽、载”,对比区分记忆。)然后给生字描红,练习写字。

②理解“和煦”、“版图”等词语的意思。(“版图”一词不好理解,可以出示地图帮助理解。)

③积累多音字“参”。

④运用口头造句的形式,正确区别运用“清脆”、“青翠”。然后齐读这些词语。能读出感情更好。例如:“翩翩起舞”,读得美一些。

3、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②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第二段(3-5)讲植树的重要。 

    第三段(6)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4、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哪位同学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段意概括。)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感悟: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1、出示:第一小节。

迎着和煦的春风,         荒滩,沟渠,

    迈开轻快的脚步,         山坡,公路……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到处回荡着红领巾的欢声笑语,

2、指名读第一小节。再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交流,汇报读懂了什么。

预设:少先队员们去植树决心很大,心情非常愉悦。

4、深入感悟。

(1)讨论,交流。从哪些词句看出来少先队员去植树的决心很大?  

①预设:“走,”一停顿,很有号召性,“!”说明少先队员们兴致很高,决心很大。“省略号、到处”感受到植树的地方多,少先队员多,植树的决心大。

②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读出决心大的感觉。 

(2)讨论,交流。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①预设:从“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到处回荡欢声笑语”等词句感受到少先队员的心情很愉悦。

②引导学生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昂首挺胸)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 

③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检查背诵。

四、课后作业。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背诵第一小节。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展开全文阅读一、感悟:植树的好处。

1、出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1)自由读3-5小节,思考:植树有哪些好处?边读边标出重点语句。

(2)小组交流:结合标出的重点语句,谈自己的理解,交流感悟。

2、学生自由汇报。

预设回答:送来清新的空气、染绿祖国的版图、阻挡风沙、绿色宝库等。

过渡:是呀,一棵棵青翠的小树,将和少先队员们一起茁壮成长,变成参天大树,带来好多作用。在了解作用时,出现了好几次“绿色”这个词语,找找有关的句子读读吧。

3、讨论、提炼出关键词语并板书。

     绿色工厂               绿色希望

     增添新绿               绿色宝库

4、小组交流讨论:结合具体语句理解植树的好处。(3-5小节)(学生汇报哪部分,就出示哪部分,指导理解和朗读。)

(1)理解“绿色工厂”。

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

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

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①结合收集的资料,理解光合作用。

②比喻句:把树比作绿色工厂。

③小结:原来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而释放生产出氧气,净化了空气。怪不得被称为“绿色工厂”。

④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2)理解“绿色宝库”。

多栽一棵树,

就多增添一片新绿;

亿万棵树连起来,

就染绿了祖国美丽的版图。

①“绿色宝库”是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②理解“染”字,感受到写活了,绿意很浓。

③小结:你种一棵树,我种一棵树……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以份微薄之力,总有一天,我们能染绿祖国的版图,为大地披上一件绿色的衣服。

④指导朗读:想象染绿祖国版图的壮景,有感情的朗读。

(3)“绿色的希望”。

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

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

让百鸟翩翩起舞。

①“绿色的希望”指的是什么。联系插图,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后的景象。

②修辞手法:请同学们找出拟人句,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你能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③小结:土地沙漠化、鸟儿等动物因失去家园而日渐消失等问题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而植树造林却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于是种下一棵树,也就等于埋下了一个愿明天的世界更美好的愿望。

④指导朗读:想象绿意盎然,百鸟鸣舞的场面,读出高兴之情。

5、课内拓展:联系实际,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净化空气、降低噪音……)

总结:原来树木竟有这么多用处,所以人们称它为“绿色宝库”。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3—5小节。

出示:重点词引导背诵。  绿色工厂——增添新绿——绿色希望

二、感悟:植树的意义和首尾呼应的作用。

1、同学们,植树的好处多不多?(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吧!齐读最后一小节。

2、理解首尾呼应的写法。

①出示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读一读,找出相同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引导学生感悟到:首尾呼应的写法,更能突出重点,深化中心。

③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也能恰当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小节,读出少先队员们的决心。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总结全文: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用你的微薄之力,为世界增添一份绿,集大家共同的力量,还地球一件绿色的衣裳。

四、作业超市:任选一个题目练习。

(1)小练笔: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以诗歌的形式。)

(2)给全校同学写一封信,讲一讲植树的好处,倡议同学们在三月种植树木,保护环境。有条件的可以去户外植树,或在家种花种草,为祖国增添一点绿意。 
标签:教学设计 第4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4册教学设计 走,我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浅谈培养小学生朗读技巧的困境及初探
下一篇:苏教版《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