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试题
教案
论文
课件
语文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阅读:330 2015-05-12
标签:
教学案例
第2册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第2册教学案例
不同操作方法就有不同的算理和算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案例(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重庆市永川区聚美小学 刘方利
案例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案例背景:
两位数减两位数是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的基础上编写,学生具备了十几减几退位的减法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儿童对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这是一个比较抽象复杂的过程,儿童理解和建构都比较困难,因此,采用操作教学,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便于儿童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操作教学符合这一规律,通过学具操作,能改变儿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知识表象,并诱发儿童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皮亚杰也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操作就是通过对实物、图形、表格或符号表达的数学概念进行操作的活动。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有效的操作让学生感悟到对数学的敏感性,会想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感悟到数学概念表达的特征、规律,从而形成新的知识(表征)经验。儿童不同的操作过程会得到不同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算法多样性理念。
过程再现
创设情景 略
引导学生学生独立写好了算式:56-18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遇到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尝试,经历困难,激发探索的欲望)
生: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个别学生知道该怎样算,但不知算理)
师: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我们用小棒摆摆,你会发现什么?
生摆小棒,算减法。指名学生回报过程,师板书。
生甲:我先拿1捆出去,还有4捆,6-8不够,我又拿1捆,从1捆里拿8出来,还剩2根,这2根和6根合起来是8,另外还有3捆(30)最后就是38.
师板书50-10=40 40-10=30,10-8=2,2+6=8,30+8=38。56-18=38师再次要求学生说出每个算式表达的含义,进一步明确思维过程。
生乙:我是这样操作的,6根里不能直接拿8根出来,我就把1捆打开,拿8根出来,就减了8,剩2根,这2根和6根合成8根,再拿1捆出去就减10,最后就是36.
师板书:10-8=2,2+6=8,40-10=30,30+8=38
生丙:我是先拿1捆打开,与6根合在一起就是16根,拿8根出去,还剩8根。还要拿10根出去,最后就是36.
师板书:10+6=16,16-8=8,50-10=40,40-10=30,30+8=38
我们现在有三种拿法,就有三种算法,怎样在竖式中表现出来呢?对应每种拿法,写一个竖式。(把学生的操作过程转化为思维过程,即数学化过程。)
56 50-10=40 56 借10-8=2 56 借10+6=16
-18 40借1作10 -18 2+6=8 -18 16-8=8
4 十位还有30 38 十位4-1=3 38 十位4-1=3
38 10-8=2,2+6=8
师:思考哪种方法写起来比较方便?我们应该从哪位算起?
生:从十位算起不方便,还是应该从个位算起。(学生能从写竖式的过程中知道从十位减起,先写一次得数,个位向十位借后还要写一次得数,这样不方便。
师:你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做退位减法的吗?
生: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向十位借1作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生: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向十位借1作10,减减数个位的数,再把剩下的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合起来。
师:今天大家学的很好,我们知道了用两种方法来计算退位减法,你喜欢哪种就用那种。
师:大家在想一想,退位减法应该注意什么呢?
案例反思:
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思考,得到一下几点有价值理论经验。
1.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数学教学就是不断数学化的过程。生活实践是数学教学的源泉,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了一些数学的表象,为数学化提供了依据,再通过语言表达操作过程、板书竖式的过程,就让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上升到了抽象思维,完成了数学化过程。但在数学化过程中,为了需要,就要拼弃一些不易用数学表达的东西。虽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从十位算起,但用竖式书写起来不方便,这种方法就不可取。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在数学化的过程,即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实践中的数学,形成数学思维过程。数学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的源泉,生活数学化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2.不同的算法适合不同的学生,多种算法并存。《新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本案例体现了学生通过不同的操作,得到了三种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算理和不同的算法。这三种算法各有特点:第一种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它不便于写竖式,但可以口算;第二种方法是从个位算起,先从借来的10里减去减数的个位数,再加被减数的个位数,得到差的个位数,把十几减几变成了几加几,计算起来要简单些,适合学困生掌握;第三种方法也是从个位算起,先把借来的10和被减数的个位合起来,变成十几,在减减数的个位数,就是十几减几,这样计算要难些,适合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
3.学生亲身经历了算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标签:
教学案例
第2册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第2册教学案例
不同操作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珠心算与多位数认识的整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教学论文)
下一篇:
在寻找规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探索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案例(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
新课标
|
苏教版
|
西师
|
北师大
|
青岛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学案
|
说课
|
实录
|
案例
|
反思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