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600 2015-04-08
标签:
教学设计
第9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9册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这次地震音频、父亲在营救儿子时候的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播放制作有关地震的录相片]。
师:这是最近电视、报纸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画面,看到这些画面你会想到哪个特殊的时间?
哪个特定的地点?
又会想到哪些人?
师:你会用上刚才说的时间、地点、人物,说说发生在汶川的事吗?
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发生8级大地震。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灾区人民坚强地和困难作斗争。
师:用上时间、地点、人物把事情说清楚,这种本领你学会了吗?
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师:课前已经叫同学们预习了,考考大家,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时间、地点、人物来说事情的方法,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2、过渡:在大地震中,许多楼房成了废墟,像这样惊心动魄的大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儿子与十四个同学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一个父亲不顾危险坚持不懈挖了38个小时,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呢?(了不起)
3、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呢我们就来看看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
三、品读课文,了解父子的了不起
(一)、了不起的父亲
师:其它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只有这位年轻的父亲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要去干什么?(他要挖废墟,寻找自己的孩子。)
请大家想一想,其他的父母为什么不留下来挖废墟?
原因:1、三层楼倒塌,钢筋、水泥形成一个巨大的废墟堆,很难凭几个人的力量挖掉。
2、被埋在下面的小孩必死无疑,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3、那里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有生命危险。
师:有很多人都来劝这位父亲放弃希望,不要再挖了。
分角色读一读:有些人上来拉……精神失常了。(师读旁白,两组学生读父亲的话,另两组读其他人的话)
师: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齐读:儿子在等着我!(多读几遍)
师:他挖了8小时, 生1:12小时; 生2:24小时;生3:36小时
师:没人再来阻拦他。
师生齐读: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师:老师把这几句话改写成诗歌的形式。
(出示诗歌)
挖了8小时
父亲满脸灰尘,疲惫不堪,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12小时
父亲脸色惨白,双眼布满血丝,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24小时
父亲衣服破烂不堪,身上血迹斑斑,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36小时
父亲精疲力竭,摇摇晃晃,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读一读诗歌
1.自由读
2.一组读第1小节,两组齐读第2小节,三组齐读第3小节,四组齐读第4小节
师: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
(二)、了不起的儿子
师:这三十多个小时,对被埋在废墟下的存活着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难熬啊!先让我们再回首地震刚发生时那恐怖的一幕。
(出示一段话)学生读一读,并口头补充完整。
一阵地动山摇,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孩子们刹那间被埋在小山般高的废墟之下。阿曼达和另外13个孩子幸运的活了下来,但是他们周围漆黑一片,到处是断裂的钢筋,破碎的水泥块,孩子们痛哭并大喊:“爸爸,妈妈,快来救我呀!”阿曼达痛哭过后,突然想到爸爸常对他说的一句话: _________ 于是,阿曼达心里充满了希望,对同学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想象儿子苦苦等待父亲来救的情形,那里没有一滴水,没有一点食物,在三十多个小时里,他的身体状况会怎么样?他是怎样熬过来的?
展开全文阅读
学生仿写诗歌,然后指名读一读。
等了8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等了12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等了24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等了36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两首诗歌融汇在一起,读一读:
8小时过去了
父亲满脸灰尘,疲惫不堪,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又累又饿,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12小时过去了
父亲脸色惨白,双眼布满血丝,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嘴唇干裂,嗓子冒火,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24小时过去了
父亲衣服破烂不堪,身上血迹斑斑,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浑身乏力,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36小时过去了
父亲头昏眼花,精疲力竭,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饥寒交迫,极度虚弱,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师:在漫长的三十多个小时里,父亲心中始终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着我,所以他不停地挖呀,挖呀;儿子心中也始终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父亲会来救我的,所以他满怀信心地等呀,等呀。是什么让这对父子彼此心灵相通,都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
(出示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读一读
四、领悟主旨、升华情感
师: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找出来读一读。
师:就是这句话,让这对父子在地震中创造了奇迹。你能根据情况的不同说说这句话吗?
师:平时,父亲经常对出儿子说——
生:“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得知父亲在救自己时,废墟中的儿子坚定的说——
生:
师:危险面前,他让同学们先走,因为他知道——
生:不论发生什么事,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
师:如今,废墟中的汶川灾民,过了196小时还有人奇迹般生还,因为他们知道——
生:
师:让我们对汶川人民说——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总会跟你们在一起。
五、课堂作业
我会填(用上课文中的词)
5月12日的大地震让四川汶川顷刻之间变成一片(废墟)。望着成片的(瓦砾)堆,我们的心在(颤抖)。但是,亲爱的汶川同胞们,请不要(绝望),因为党和政府会想尽一切办法(安顿)好你们的生活,全国人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标签:
教学设计
第9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9册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下一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 (二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