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623  
标签:教学设计 第6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6册教学设计
《翠鸟》《燕子专列》《一个绣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2 课时

    《翠鸟》教学设计简介

  《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

  开课即展示翠鸟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影片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出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整体感知课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第一次自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老师提示一些容易出错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次自学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投第一自然段,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 、四人小组自学。

  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课后练习:

一、我会拼写

sì yǎng fù bù chèn shāng chì hèsè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复( ) 俏( ) 陡( )

腹( ) 悄( ) 徒( )
第二课时

出示教学目标: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自学第一次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展开全文阅读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训练朗读。

  三、朗读第1 ——3 自然段

  四、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第二次自学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 、齐读。

  六、总结全文

  七、指导背诵

作业:根据课文的描写给翠鸟画张画。

 板书设计:

  活动1 、迅速敏捷:疾飞

    2 、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 、眼睛锐利:悄悄

    2 、行动迅速:蹬、叼、飞

      真想

    打消想法 喜爱翠鸟

6燕子专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3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第一课时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自学第一次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

   3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

      ①政府的呼吁;

      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

      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第二次自学

四、指导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

    (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

    (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1)自己练习讲一讲。

    (2)指名说一说。

   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

  五、当堂训练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生词:欧洲 瑞士 舒适 启程 特殊骤然 跋涉 政府 踏雪 救护 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第二课时

  出示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学第一次

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2学生自主写。

   3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自学第二次

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

   1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

   4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

   2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材分析】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但在读完课文之后,读者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本文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学生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情分析】


展开余文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教材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出示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读写“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黎明、喘气”等词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谈话导入。

板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自学第一次

二、检查自学情况,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学生分组解决词语。

解释个别的词语,学生先解决,老师纠正。

应有尽有:要什么有什么。

喘气:文中指大于下个不停。

咆哮:指大水呼啸奔腾,形容气势凶猛。

自学第二次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在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叙述顺序。

3、学生能口头讲出故事内容。

(1)师提示:先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再以与相关的自然段合并的方法划分段落,最后归纳

主要内容。学生汇报。

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将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小村庄周围的环境遭到了严

重的破坏。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将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

(2)把两个部分的段意归纳在一起就课文的汉族要内容。

四、再读课文

1、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试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课后练习:

一、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森林(sēn sūn) 犁田(lí ní) 裸露(luǒ luó)

扩大(kuò kò) 随着(suí séi) 斧头(fǔ hǔ )

二、辫子组词

犁( ) 端( ) 栋( )

梨( ) 喘( ) 拣( )

第二课时

出示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一、准备阶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自学第一次

(二)创设情景,读中释疑

1、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自读课文思考:这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呢? [板书:美丽]

②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村庄的美丽景色。

③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贴画。

④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为他们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思辨探知。

(一)前后对比,产生疑惑

1、教师引导:多美好的生活环境啊!你们愿意居住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吗?可是,一年年,一代代过去了,这个美丽的村庄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变得什么都没有了。[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2、引导:是什么没有了? (教师把贴图逐一擦去)

3、指导朗读:什么都没有了。

4、引导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小村庄这样的变化,心里有什么疑惑吗?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后。感受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课的重点。)

自学第二次

(二)探究阅读,感悟交流

1、探究:小村庄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①默读思考:课文第2—4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用“——”划出相关的语句。

②四人小组交流: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③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自主交流中营造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收获,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汇报交流:

句子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① 引导想象,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环境的随意性和严重性。

②师小结: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原因,都能用锋利的斧头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

③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着急的感情。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如“谁家……谁家……”,“拎起”等一些重点词句,很好地表现小村庄的人们没有约束与限制,上山砍树非常随便,强烈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

句子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教师引导感悟:

①[课件演示: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引导感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还在持续着,环境在不断地恶化。

②引发感受,感情朗读。

③教师引读:就是因为乱砍滥伐,十年、二十年、几十年,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一代、两代、十几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过渡引读:句子3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师:大量砍伐树木的确为人们带来了暂时舒心的生活,然而,无知的人们此刻还不知道无休止地破坏环境给他们带来了……带来了……带来了……也带来了……(引导学生说出过度砍伐树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过程既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感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体味言语对象表达的独特之处,提高语感能力,准确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句子4、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①自由读:用“﹏﹏﹏”画出小村庄被毁灭的句子。

②学生汇报句子。

③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声音?理解词语:“没喘气儿”。

④看录像,再现情景。

⑤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学业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课文灵魂深处的东西,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去读书,展开想象,达到心灵的巨大触动。)

(三)总结深化,读中悟理。

1、再次回顾最后一段,感情朗读。

2、教师引读:洪水过后,锋利的斧头(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3、交流启示:

(1)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2)小结升华

(设计意图: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

三、自我构建。

(一)小练笔

孩子们,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你们的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慨吧,现在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吧!

1、开始练笔

2、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立足于刚掌握的知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生活中主体内化、主体自悟。)

(二)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为保护环境出谋划策,想想办法,写在原稿纸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写做法或建议,让学生懂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锋利的斧头

美丽 什么都没有了

乱砍滥伐

8《路旁的橡树》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教学课时:1课时

  出示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过程:

  自学第一次

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自学第二次

  ★引导重点交流:

  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C、读、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D、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E、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展开余文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3、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抄写练习(任选一题)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抄写下面词词。

   宽阔 平坦 漂亮 笔直 粗壮 结实 沉重 赞叹 高尚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四课时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标签:教学设计 第6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6册教学设计 翠鸟》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备课资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下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