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说课稿
阅读:854  
标签:说课稿 第1册说课稿 人教版第1册说课稿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说课稿(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一、(  第1、2张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教科书中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同时也是一首优美的儿歌。下面我站在作者、编者、教者、读者的角度,理解文本的多重含义。作者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程宏明。程宏明196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做教师工作至退休。工作时他是业余儿歌作者,退休后成为“专业儿童文学作家”,几十年来,已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儿歌一千三百多首,并出版多部儿童诗歌专集,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痴迷于儿歌创作,从孩子们身上获得创作灵感,写出儿歌又把欢乐、智慧、知识送给更多的孩子,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能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描写生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与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法相适应。

  这首儿歌是他的童谣精品,自1985年就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至今已经31年了。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文章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富有童趣。课文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青蛙没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作为一名读者,潜心品读本文,不免被作者带进了儿时的冬天,一场大雪过后,雪地里的小画家来作画了,它们自由自在,快乐的奔跑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自己也好想走到它们的身边,欣赏它们的作品,享受冬天带来的乐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赏析美文的同时,还要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本文的生字,理解“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它们用什么作画?”;“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等问题,带学生走入儿歌,读出情趣,  品好语言,感受儿歌韵律之美

(第3张)下面我将从依据课标-------说教材、精准把脉-------说学情、以学定教-------说目标、整合资源-------说方法、多向互动-------说过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4张)首先我们来看课标的基本理念。它包括了四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四个理念当中,最核心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是其他三条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属,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素养”涵盖两个内容:一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两个目的中,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重点。因为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核心、本色所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离开了语言文字运用,语文的课程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了。所以我们每节语文课都应紧紧围绕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来教学。

(第5张) 教一篇课文,要想准确确定重点目标,首先要吃准学段目标。学段目标是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之一。

面对着刚刚接触语言文字的一年级学生,他们的阅读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呢?针对这个问题,小语专家崔峦老师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一年级阅读课怎么上?主要抓什么?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对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还要重视认字、写字教学和语言的积累。有时间、有条件,还可以适当进行拓展阅读。”从这段话中,我们将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任务提取出来,就是识字、写字;朗读指导;语言积累;拓展阅读。

( 第六张)第一学段具体要求如下:识字写字方面,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姿势正确,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阅读方面,喜欢阅读,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号、问好、感叹号的不同语气,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意思,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7张)在吃准学段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吃准教材,这篇文章是儿歌,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题”诗歌。有人说:“自从有了母爱就有了儿歌”。可以说,儿歌是带着天籁般的纯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的,它的自然、活泼和快乐,给人之初的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使他们得到最初的精神陶冶和知识启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教学更是承担着陶冶儿童性情

开发儿童思维、开阔儿童视野,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纵观小学语文课本,儿歌在低年级占相当的比重。一年级上册中,仅拼音部分就有11首儿歌,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儿歌也有10首以上,如《四季》、《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比一比》、《日月明》、《菜园里》、《平平搭积木》、《雪地里的小画家》等。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课本中,识字部分有相当数量的儿歌,在课文和语文园地里也有很多儿歌,如》《小鸟》、《人有两件宝、《快乐的节日》、《秋天到》、《欢庆》、《我爱祖国》、《走山路》、《谁和谁好》、《拍手歌》等。这些儿歌,类型多样,表现手法各异,读起来优美动听,韵味十足,充盈着美,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限快乐。从四册开始儿歌基本上淡出了学生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儿童诗,4到12册中共出现了20多首儿童诗,儿歌和儿童诗形式接近,但他们是有区别的。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它们虽然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展开全文阅读
一、在境界方面,童诗重「情」,儿歌重「趣」。

二、在内容方面,童诗较「雅」,儿歌较「俗」。

三、在意象方面,童诗较「稳」,儿歌较「显」。

 四、在声韵方面,童诗不一定要押韵,儿歌却一定要押韵。

五、在结构方面,童诗「严谨」,儿歌「宽松」。

 六、在流传方面,童诗不可以任意更动,儿歌却可以随己意改编歌词。

七、在读者对象来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从教学目的来看,低年级主要是培养阅读兴趣,初步了解儿歌内容,读中巩固识字,实现读文与识字的统一。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感受优美的语言,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释放孩子的童心,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其他学段在儿童诗的学习上注重品味语言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特点,通过读诗歌,编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第8张)最后还要吃准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方法,能运用生活积累和识字方法学习识字。在写字方面,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字,发现汉字笔画长短,占格位置等字形特点。朗读方面,学生学完拼音之后,已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读通课文。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依然存在难点,即书写姿势不正确,书写不够整洁,“鱼”的笔顺把握不准,不易朗读出感情。

(第九张)一、与文本对话,确定教学目标

针对文章的语言特点、文体特点、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我开始研究本课的教学目标,首先,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

经过我的分析,我对原来的教学目标进行取舍,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识字11个,写字3个,学习偏旁“虫”和“目”,学习感叹句、,反问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四种动物爪(蹄)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 与编著对话,确定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也就是将近学期结束时讲授。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和提高的作用。学生通过一学期的拼音、字、词及部分课文的学习、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又出于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且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我们把识字教学和朗读指导定为本课的重点,经过研究我们确定教学重点:1、识记11个生字;2、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与学生对话,确定教学难点

接着我们开始分析学生,联系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们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中可能存在的质疑点: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熟知,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通过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之后,我们觉得:光通过学生读课文,说一说很难理解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和“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之间的联系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所以本课的难点就定位: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和“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之间的联系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第10张)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我设计了情境悟读,评价促写的教学构想。

1丰富多彩的识记生字方法----------启迪创新思维

2.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感受儿歌韵律之美

3指导书写 ---------感悟汉字形体之妙

(第11张)为了达成目标,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学习过程,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通过示范、体验、评价,读中理解体味儿歌韵律之美。用好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的字形特点;通过直观教学突破汉字的笔顺难点;通过示范、评价提高书写质量;通过严格要求培养正确坐姿、握姿。

(第12张) 以下是我设计的教学流程。

( 13张) 第一设置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以冬天来了,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激发学生去雪地里玩的欲望,引出课题。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14张)二、层层递进 认读生字

生字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课题后,很快进入生字教学板块:遵循儿童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设计以“分类型识字”“摘苹果”等识字活动,通过不同层次的识字环节,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第一步:分类型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第二步、由字过渡到词,体现字不离词的原则。第三步:

游戏识字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第15张)第三个板块是朗读感悟 体会语言之美

这个板块我也分了三个层次来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引导质疑,抓关键词,领悟朗读之法。第二个层次是破解品悟,读好语气。第三个层次是抓重点段落,用好语言。这个板块的主要意图是引领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朗读要以个性化理解为基础,力求通过情境、感悟,让学生朗读出独特的感受。创设一个说课文中语言的机会。

(第16张)引导质疑,抓关键词,领悟朗读之法。

(1).“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中的”一群”

雪地里来了一个小画家。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为什么说“一群”这个词语给孩子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多少称为“群”?练习说一句话,用上有……还有……,有……和…。如果把这个字出来好,那么学生不但学会认字、了解字义,同时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此都得到了发展。

这样”一群”和“一个”在指导朗读上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个词语读好。

(2).指点理解”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画家画画需要笔,而文中的“小画家”仅仅用爪子,在雪地上跑来跑去,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小动物的太有本事了,指导学生读出自豪之朗读练习。

(第17张)破解品悟,  读好语气

1. 抓住<<雪地里的小画家>>中的”画家”破解品悟.

生活中什么样的人称为“画家”?在这里指谁呀?学生通过读文很快就容易找到答案,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儿童诗歌,所以朗读,要激发学生的情趣,带着童趣读出味道来。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来!”借助画面或者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体会,下雪时,你们的心情,然后读出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之情。

其次这个“画”,小动物踩出来的小脚印说成“画”,小动物快活的样子写的形象,留下的一串串的脚印成了一幅画卷,小动物跑的快活的样子,通过一个“画”展现出来,所以读的时候,读的轻一些,也可以通过范读,指导学生读书轻快活泼的语气。

(第18张)抓重点段落,用好语言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1、自读自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演示动画,视觉体验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与动物的关系。感情朗读加深语言体会。感受儿歌韵律美。

3、发挥想象,练习说话,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诵读的过程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涵美等多层面美进行整体欣赏、品味的过程。而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背诵中得到对课文感悟程度的反馈。这是一篇幅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带着童趣读出趣味,可以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提升了对冬天以及小动物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19张)第三个板块是书写感悟汉字之妙。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观察字形特点,从开始写汉字至今我们每节语文课都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现在学生已能自觉发现汉字在田字格中的笔画长短、起笔收笔位置,但对汉字的形体美体会不深,这需要教师引导。比如今天学习的两个汉字“用”和“鱼”,“用”很直观,横平竖直,以竖中线为轴,感觉整个字很方正、平稳。但是“鱼”笔画较多,尤其是角字头学生,学生把握不了,它第一笔撇是从竖中线起笔的,竖中线就是这个字的主心骨,围绕竖中线来写,这个字才会端正、平稳。第二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演示唤起学生的注意,突破“鱼”的笔顺难点。第三个环节示范,边写边回忆刚才的观察所得,将笔画写到位。更重要的是,一年级的基本笔画正处在练习阶段,而基本笔画的书写讲是讲不清楚的,要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去感受起笔、行笔、顿笔、收笔的细微动作。第四个环节评价,评价书写质量,评价写姿、握姿。起始年级写字教学其实很费时、费力,但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注重写字的过程性,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重视指导,严格要求,在起始年级为写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标签:说课稿 第1册说课稿 人教版第1册说课稿 雪地里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青松》说课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下一篇:《掌声》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