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师随笔
阅读:295  
标签:教师随笔 四年级教师随笔
触动情感,链接生活——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四年级)
触动情感,链接生活

——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作文,本来就是我们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好文章源于生活,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真正、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这样的文章,才会真正打动人。简单地说作文就是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能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了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体验环境,能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真情流露,乐于作文。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一、留心体验生活,成为作文的活水源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生活化教学首先是源于我们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思考,“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借鉴。

生活是作文内容的活水源头,因此,要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生活中来,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体验爸爸、妈妈的工作环境,与人的交往,让学生亲自体验人际交往的关怀,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生活这个大环境中自然健康地成长。此外,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这个天然的大课堂里学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大自然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局限在小小的教室、家里,应让孩子们去拥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感恩大自然。春天来啦,我们带着孩子们去春游,观察大自然,观赏那天上的白云朵朵,地下的芳草如茵,春风轻柔,感受那浓浓春意;夏天,我们让孩子们去池塘边观赏夏日荷花给我们露出的笑脸,荷叶向我们展示的魅力;秋天,让学生到野外,欣赏村前村后的稻子,低着头弯着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半空中,排着“人”字形的雁群,高兴的唱着歌,告别人们,向天边慢慢飞去……;冬天,让学生到树林里,捡一片落叶体会“落叶归根”的深刻含义……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美,用心去发现美。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孩子们的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虫鱼、小鸟,就会有童年的快乐,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

此外,我们让学生随时随地捕捉生活的一瞬间,如迟到的同学急冲冲走进教室的情景、嗡嗡的蜜蜂飞进教室以后、铅笔盒打翻了、突如其来的雷雨等等,这些喜闻乐见的事,是真心感受,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作文或长或短,写出的文章效率高又真实,学生也不会感到写作是一种负担。教师在批改这样的文章时会觉得很有趣,有的学生用了自己“发明”的比喻,引人入胜;有的学生观察细致入微,写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有的学生用词幽默,令人捧腹大笑。这一切都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思想和实际写作水平,这对我们教师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为今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万事开头难”,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把作文起步教学重视起来,贴近生活,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把多彩有趣的大自然,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 ,向生活要素材 ,让作文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孩子们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二、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教学不应是机械地重复劳动,应与时俱进地解读教材,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加以引导,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就需要我们保持可贵的童心,有洞察力的慧眼,有理性的思想,让重复的教材凸现出闪亮的生命力,这样的教学才会焕发生命色彩。

例如教学《桃花心木》一文,这篇散文优美、隽永、耐读。文中借种树喻育人,道理深入浅出,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是含蓄。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据,理解和领悟作者的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经历“发现奇怪现象---产生见解与疑惑--深究内在原因--产生自己的体验感悟--提升认识水平和精神世界”的过程,即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及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去发现、去思索、去感受、去体验、去建构起他们自己的认识。学生在对人生和生命获得了一些理性认识之后,内心深处必然有所触动,就有了想要表达的渴望,这时再诉诸笔端,就会有了自己的真切体会,深刻领悟,这也就激发了学生写作欲望,一篇情真意切的读后感就出来了。

习作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游戏进课堂,让写作教学充满情趣。要让学生相信: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大自然的一切,学校、家庭、同学、老师、父母、兄妹、衣食、住行、城市乡野……处处皆有文章,思绪所至,下笔皆可成文,通过写作,可以展现自己的心灵,让思想自由飞翔;可以在观察思考中顿悟,在展示成果时享受愉悦。老师还可以精心撰写下水作文,因为在学生看来,教科书是专家、名家的文章,高不可攀。如果教师能运用新授的写作方法写1-2篇下水文给学生以示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感到运用新的写作技巧其实并不难。因此教师写下水文不但可以释除学生高不可攀的心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总之,教师应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作文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更重要的是启迪、激发和调动的过程,让写作过程充满活力。

三、巧设作文练习,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作文,不仅是语言的堆砌,文字的组合,更应该是率真性情的流露。作文是育人的摇篮,作文教学应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格的养成。我们教作文,也不仅要指导孩子写作的技巧,更应该去触动孩子的心灵,在他们的心灵中点播真、善、美的种子,让他们渐渐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感恩。一个热爱生活,细腻感性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定是丰富多彩的,他的人格品质也定是最接近真、善、美的。

例如:我们教学第九册第六单元作文《父母的爱》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流: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三)鼓励有个性的表达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通过练写,学生似乎一下子懂事起来了,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展开全文阅读
“育人”无疑要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开始,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发生的不幸,可能都将与自己有关,进而学会关心,学会尊重,使自己的心灵不断提升,人格不断完善。生活为写作之源,处处弥漫着“情”,要让学生按自己的目光审视客观世界,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感知世间万物,以体验感受“情”。如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来临时,鼓励学生用书信、诗歌的形式,把自己对灾区人民的那份牵挂、那份关切、那份爱熔进自己的作文中;把同学们踊跃捐款的情景描述出来,教师的点拨,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又一次让学生的情操进一步提升,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

四、营造成功氛围,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

曾记得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作文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同,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

为了满足孩子们这种心理需求,我们应该学会发现寻找,用上我们的 “火眼金睛”,竭力在孩子们作文的字里行间挖掘优点。一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一个词用得好,一句话写得漂亮,就要立即由衷而不吝啬地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对优秀作文进行朗诵,要绘声绘色,要动情地赞扬文章的佳妙之处,让真情、激励唤醒学生写作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得到的表扬越多,成功的体验越多,学生越容易增强自信心。不管是哪个层次,都能激起他们更强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创办班级作文手抄报和作文选,以多方展示学生佳作,努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还可以拓宽学生获取成功体验的途径,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参与各类作文竞赛;编订班级优秀作文选或鼓励学生编订自己的习作集;对学生作文的赏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欣赏他人、相信自我、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教会学生写好作文,并非一朝一夕,教师只有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建树。我们应该立足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最大程度去引导和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为生活喝彩,为生活高歌;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博采而后泉涌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作者(伍新春)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文章例话》作者(叶圣陶) 辽宁教育出版社

4、《让小学作文教学走近学生生活》作者(周汝云)人民教育出版社

标签:教师随笔 四年级教师随笔 触动情感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心讲读法”教学尝试 教师随笔
下一篇:《ywyiwuyu》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