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31
标签:
教学设计
第4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4册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1.【教学目标】
2.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3.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4.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5.【教学重点】
6.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7.【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8.【教学时间】两课时
9.【教学过程】
10.课前交流:
11.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优秀,有的会唱歌,有的爱画画,你有什么特点?来介绍介绍自己吧!
12.生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等
13.师:你们真是多才多艺,希望待会都表现出来,好吗?
14.一、导入:
15.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三个孩子,还记得吗?
16.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三个儿子》。
17.板书课题,生齐读。
18.【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意明,不蔓不枝。】
19.二、巩固识字,整体回顾全文:
20.1.师:首先,本课的生字朋友们要来考考大家,还认识吗?快来读一读吧!
21.出示“我会读”
22.生:练习读、指名读下面词句。
23.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24.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5.2
26..师:你们读得真准确,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是吗?看看谁爱动脑筋。默读全文,边读边想一想: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27.生: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8.生:为什么第三个妈妈不夸夸自己的儿子?
29.生:为什么前两个妈妈在夸自己的儿子?
30.师:你们俩的问题差不多,是在问为什么三个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
31.生: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2.师: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为什么三人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深入地学习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33.【
34.有意义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基于文本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对话主题,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这个主题,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韩老师的引导给我们以启发。她在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梳理出三个问题,其实这里暗藏着一个核心问题: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在渐次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因为所探究的问题并非教师的主观赐予,而是来源于学生的思考,因而学生更具阅读动力。
35.】
36.三、研读课文:
37.师:我们先去看看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听听妈妈对他们的评价。
38.1.课件出示第2──6自然段
39.(1)师:自己读一读,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40.生自己读这部分。
41.生:第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第二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2.师: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真不错。
43.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4.师:你说的真完整,真是一个爱思考、会表达的孩子。
45.【“把书读薄”是一种能力,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似乎有一定难度,需要渐进地训练。此处,教师减缓训练坡度,并未要求学生针对全文进行概括,而是圈定研读段落,训练学生提炼,练习把几段话读成一两句话。学生在阅读、整合、提炼中学习条理的表达,充分体现了课堂就是“练兵场”的课堂实践理念。】
46.(2)指导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
47.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说的话。自由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妈妈的心情怎样?
48.生:妈妈很高兴。
49.生:妈妈很自豪。
50.师:那你来试着读一读妈妈的话吧!
51.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52.师:是啊,这人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多了不起呀!
53.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54.师:这个孩子多让妈妈引以为豪!你来读一读。
55.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56.师:在妈妈心里,谁也比不过他!
57.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58.师:谁还能读出来妈妈自豪、得意?加上表情、动作读。
59.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生边读边做动作)
60.师:这就是妈妈,儿子永远是最优秀的──师引导生齐读这个妈妈说的话。
61.师:这就是妈妈,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儿子──生读。
62.师:这就是妈妈,为儿子骄傲、为儿子自豪──生读。
63.……
64.(3)放手读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
65.师:此时,第二个妈妈也不甘示弱,夸起了自己的儿子,你能夸好吗?谁来夸?
66.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67.师:听出来了吗?这个妈妈在夸什么?
68.生: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69.师:是呀,不是一般的好听,是──好听极了!
70.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71.师:同样得意,谁都比不过!
72.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73.师:同样骄傲!
74.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75.师:同样自豪──生读。
76.……
77.【以读为主,不用很多的点拨和唤醒,在师生的朗读交流中,教师的评价跟进,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无痕的加强了。】
展开全文阅读
78.(4)男、女生分角色读。
79.师:下面分角色读,老师请男同学读第一位妈妈,女同学读第二位妈妈,看看谁的儿子更棒!
80.生:男、女生对读第二、第三段。
81.师:多么优秀的两个儿子呀,可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那两个妈妈很奇怪,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82.(5)对比朗读第6自然段
83.师:这位妈妈这样说,你来读一读。
84.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5.师:是啊,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86.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7.师:是啊,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88.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9.师:多么平和的心态。
90.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91.师:多么谦虚的妈妈呀──生读。
92.【在前两位妈妈对儿子大加赞赏的时候,第三位妈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此构段利于对比体会。言为心声,在第三位妈妈的眼里和心中,儿子究竟是怎样的呢?教师仍然通过评读来实现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由表面文字读出儿子的“不特别”,到读出语言背后含着的谦虚与平和的心态。第三位妈妈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一位特别的妈妈!同时引起学生好奇,想要一睹她儿子的风采。】
93.(6)设置情景,去掉旁白分角色朗读对话。
94.师:老师听出来了,三个不同的妈妈,说话时的心情、语气也是不同的,让我们一起再现当时的情景吧!
95.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
96.【如果说理解是“钻进文本”,那么朗读应该是“跃出纸外”。由部分体悟到回归整体,一来二去,学生读得兴味盎然,读得入情入境,不仅再现了当时情境,也为儿子们的出场做了铺垫。】
97.2.学习8──11自然段。
98.(1)出示9──11自然段
99.师:就这样,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是怎么做的?
100.生:自己读第9──11自然段。
101.师:你能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一说吗?
102.生: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103.师:说得多完整呀!谁来读读第一个孩子是怎么做的?
104.生读三个孩子的做法,师相机指导朗读9──11自然段,板书三个孩子的表现(翻跟头──真好看
105.唱着歌──真好听
106.接过水桶)。
107.【仍然是“圈点概括”,这回教师要求学运用文本的语言范式“一个,一个,另一个。”来概括。如果说前面的“读”是感受,是理解,是言语的录入,这里的“说”就是文本言语内化后再外化的过程。】
108.师:这是怎样的一桶水?
109.生:沉甸甸的。
110.师:沉甸甸是什么意思?
111.生:就是很沉、很重。
112.师:有多沉、有多重?从文中找一找!
113.生:在第8自然段。
114.(2)指导朗读第8自然段。
115.师:听老师读,同学们闭眼想象: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116.师范读第8自然段。生闭眼想象。
117.生:我看到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18.师:三个妈妈怎么走走停停呢?
119.生:因为一桶水可重啦,提一会儿,休息一会儿。
120.生:我还看到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师:是啊,三个妈妈互相捶捶胳膊,捶捶腰,太累了。同学们通过这些词语,能看出当时的画面,多有意思呀!前面是看到的,还能听到什么?
121.生:我听到了水晃荡的声音。
122.师:是啊,水太满了。
123.生:我听见三个妈妈在说话。
124.师:她们在说什么?
125.生:三个妈妈说:“我太累了!”
126.生:三个妈妈说:“要是有人帮帮我们就好了!”
127.师:你们还听到了妈妈的心声,那你能通过读表达出妈妈的心声吗?
128.生:指名有感情朗读。
129.师:及时给予评价。
130.……
131.【训练语感,不仅要训练学生读出语言呈现的画面,还要读出语言的深刻意蕴。小韩老师的细致引导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语感层层拔节的过程。一段平面的文字,经由点拨,学生不仅看到了画面,还听出了心声,不仅读出了妈妈的辛苦,也读出了对儿子孝行的期待。】
132.(3)师引读第11自然段
133.师:听出来了,这桶水可真重呀!但只有这个孩子看到了妈妈很累,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134.师:只有这个孩子听到了妈妈的心声,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135.师:只有这个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136.【读文就需要如此连前想后,由“一桶水可重了”的体悟,到对第三个儿子表现的引读,一咏三叹!第三个儿子──这个没什么特别的孩子跃然眼前。】
137.3.引导学生明理
138.师:课文学到这儿,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你知道答案吗?
139.生:因为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为妈妈提水。
140.师:是啊,在老爷爷看来,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那其他的两个儿子就不好了吗?做为孩子,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可做为儿子呢?他们缺少了什么?
141.生:他们没有帮妈妈提水。
142.生:他们看到妈妈提水只顾着表现自己的特点,却不管妈妈。
143.生:他们没有关心妈妈。
144.师:是啊,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这才是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孝顺)那么同学们提出的“三个妈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找到了答案,(师手指板书)因为三个儿子的表现也不同。那么,第三个孩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45.生:第三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他却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146.生:孝顺父母就是他的特点,第三个妈妈很谦虚。
147.【水到渠成。学生一路走来,读着读着,心中的问题就清晰了,就渐渐到了“愤悱”的状态,稍一点拨,顿时释然。】
148.四、拓展:
149.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150.生:边看边听故事。
151.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152.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153.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154.引导学生诵记。
155.【主题拓展,以一篇带多篇,引导课外阅读实践。浓浓的情感会沉潜在学生心中。】
156.五、指导书写
157.师:这节课我们不仅懂得了道理,我们还要学会写字。
158.出示:聪。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159.生:耳字加总字。
160.生:我有好方法,要有耳朵、眼睛、嘴巴、用心就会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的!
161.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那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把它写正确、写漂亮吗?
162.生:观察后先写一遍。
163.师:在刚才写字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需要大家注意的?
164.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展开余文
165.生:耳字的最后一笔横写成提。
166.生:心字的卧勾要写漂亮了!
167.师:我们再来写一遍,看看这次谁有进步!
168.生:再写,师巡视。
169.师: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胳膊”。
170.【写字指导“眼中有生”。学生已有了一年多的写字经验,并非零起点。韩老师充分放手,体现了“入目──试写──入心──再写”的写字过程。学生始终是写字的主体,在发现自省中提升了写字能力。】
171.六、总结、作业:
172.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优秀的孩子。
173.查看大图
174.【总评:
175.解读《课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归结为:识(写)好字、读好文、积累语言。韩荣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一课,融识字、写字、指导朗读、语言实践于一体,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富有情趣。整节课,教师始终都尝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组织和推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实实在在积累,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教学效果比较理想。细观本课,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76.一、“以读为本”读中悟
177.朗读是十分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我们倡导低年级的阅读课应上成朗读指导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代问。教师始终在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书活动。如入情入境体会地读,勾起经验模仿地读,进入角色对比地读、多元评价展示地读等等。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文本情境,读中理解,读中体悟。在朗读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是教师的评价点拨,准确而有针对性,使得学生的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和强化。尤其体会“一桶水很重”部分,教师由表及里、由静到动、由水及人的点拨引导,使一段平面的文字变得丰满,使学生粗浅的感悟变得深刻。教学的境界理应如此!
178.二、咬定“训练”不放松
179.阅读课堂是“练兵”场,是实践园。学生要在这里历练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要习得阅读的方法。本课教学,教师以文本为载体,始终致力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如练习自主质疑,读中探究;练习圈点概括,把书读薄;练习读中想象,积淀语感;练习自主写字,写中自省等等。学生始终在语文实践中历练能力,掌握规律,习得方法。
180.三、人文影响致深远
181.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课堂不应画上句号,理想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可能是?亦可能是……。本节课,教师能努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拓展部分用“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诵记《三字经》”等形式思接千载,链接古人。又推荐阅读以“孝”为主体的传统故事,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相信也将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延至生活之中,这才是人文情感的深远影响!】
标签:
教学设计
第4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4册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安全校园行——五年级一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下一篇: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四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