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68
标签:
教学论文
写作教学:创造教育的练兵场
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丁北小学 钱彩泉
【摘要】:学生写作也是一种创造教育。学生写作的障碍就是写作不得法,因而也就影响了写作兴趣的激发。校园写作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校园文学社建设是校园写作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支撑,本文就教师如何为学生搭建写作平台,如何将写作教学作为创造教育的练兵场,从激发兴趣入手,以指导写作为抓手,以鼓励性评价为推动,从而达到让学生要写,写出精品的目的。
创造教育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有生活就有创造。写作教学中常常盛开出创造教育智慧的火花。
创造教育起源于英国心理学家、优生学家高尔顿。创造教育的观点有:(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2)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普通人和天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创造力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3)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范畴,智力教育不能代替创造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创造性教学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4)创造性学习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的学习是创造教育的一项原则。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力,强烈的创造动机会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5)创造力的高低与任何职业的成就成正比,创造力开发对于各种职业和各个领域的每个受教育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创造力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素质之一,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学校教育不仅传输知识,传承文化,更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写作作为语文基础学科中的核心部位,由于其具有独创性原创性特质,因而更加便利于我们开展创造教育。
学生的写作过程不仅是按照相关要求学习写作的过程,也是充分表情达意的思维创造过程。创造教育重运用知识重启发重发现的特点非常贴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学校教育重视写作文化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就是重视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利用写作教学的这种特质开展创造教育是十分适宜的。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呢?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一、授之以渔,诱之以情,生活是创造的不竭的源泉
初学写作的人都知道,看别人的文章如何如何,轮到自己作文,常常感到生涩干瘪,看学生的作文,有很多时候也是这样的体验:明明非常生动的事情,写到笔下,却让人不能卒读,就像有人讲笑话,挺生动的段子,自己都忍不住想笑,可是讲给别人听就是不能让人开怀,甚至自己都笑了,听的人还一头雾水。究其原因,就是不得法。
创造教育重在加强对学生的写作引导,首先解决学生写作的障碍,进而激发学生写作创造的火花。
生活是写作创造活动的不竭的源泉。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均是学生写作的素材,阅读则为学生开辟了间接地生活取材空间,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生活积累和间接生活经验的积累,拿笔的时候就无从下笔了。因此,从生活中找米,是学生写作的第一要义。
有一天早读的时候,我任教的班级有位学生的奶奶赶到学校,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老师说该同学的种种“不懂事”。我把这位老人劝走以后,即对该同学的种种“不懂事”进行了解和核实,相机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并让同学当堂作文《XX事件给我的警示》。多么新鲜的“米”呀!事情刚刚发生,学生亲历事件全过程,在了解核实过程中将事情进行了充实。平时,学生周围类似的事件还少吗?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将他们收入仓库,没有对这些事件做深层的思考。我在处理这偶发事件时不仅将之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更将他作为写作的素材,并注意提高认识。同学们在写作时心有所想,作文就写得非常顺利,写出了几篇很不错的文章。
过年对大家以不算是新鲜事。我班的冒尖同学写《寒假记事》也写了看文艺晚会、放焰火、吃团圆饭,大年初一给家人拜年几件事。她在写作的时候,这些事件作为单独事件处理的。我指导时要求她把它们安排在24小时之内,定名为《过年》,并将某小品中的“拜年语”加以改动插入进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爷爷早!奶奶早!爸爸妈妈新年好!弟弟好!妹妹好!大大妈妈叔叔早!你也好,我也好,恭喜大家新年好!……”
和其他事物一样,写作虽说是一项思维创造活动,但也有他本身独特的规律,有他独特的文化。自古来,“蓬莱文章建安骨”,历来受到文土的推崇,李杜欧苏不用说了,以文显名的不计其数。自《文心雕龙》问世,探讨文章章法和写作规律的人很多,著述颇丰。称赞别人文章,有“中范中式”的赞语。遍观前贤之作,样式如百花争艳,择其一而观之,有章法可循依有著述可导问。
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加工成题材后,如何组织,对写好一篇文章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诱之以情,授之以渔。学生写作需要构建自己的写作认知,对前人文章的研究就是构建学生自身的写作认知,学生掌握了作文的“文法”,懂得了写作的诸多技巧,自然就有了写作的兴趣,教师再诱之以情,触动写作的情思,就能激发出创造的灵感。我校初一学生吕诗颖同学读《幼时记趣》,仿写出《幼时忆趣》:“一日,见蚂蚁搬物,心生好奇,便趴之于地,使与地为一线,定目细视。以蚂蚁为力士,以食物为货物,施以水渍为泊,加以泥堆成岭,耳听哼唷之声,眼观疲累之行,思齐涉水之险,想其翻越之劳,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虽是仿作,亦见创造。学生将自己读到的与自己的生活积累自然联结,重构自己的写作认知,教师再加以写作点拨,一篇情趣盎然的文章就写成了。
1.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学生对“文法”的感悟掌握进程,是写作知识积累的必由之路。在阅读教学课上,我们一般是引领学生品赏文本的文笔,感悟文章的文路,揣摩其结构技巧,有的甚至强行灌输,立足于“读”,作文评讲的时候,则又偏重于学生写作的成败,空泛的指出写作的诸多不足(也有说优点的)立足于“写”,形成读与写的脱节。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评讲,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时候反思自己的习作,是不是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呢?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多方面的,赏鉴文本与作文指导作文评讲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掌握,又有利于对文法的感悟。
展开全文阅读
2.作文指导是学生写作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写作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其中,作文的个别化指导对某些学生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知道,作文课上的集中指导的意义在于,大家通过教师的指导活动了解并理解作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熟稔文法,教师指导的广泛性让每个人均有所得,个别指导则能就作者习作的得失让其有自己的收获。作文评讲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学生的写作现象一一评说,这就得借助于个别辅导。不少老师给学生的作文写眉批总批,但有些老师只是注意了形式,所批的内容并不是很精当。如果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一视点出发,眉批的内容应就习作某一段落某一内容如何用笔进行指导。
学生不注意生活细节,写作粗糙是常有的事儿。比如,学生写洗青菜,洗碗:长在路边的青菜泥土很多,多集于菜梗底部,有的蔬菜刚从田里采集,有虫或虫卵;有时因餐食简单,素食,油腻少,碗好洗,如果餐食丰富,荤菜很多,油腻重,碗滑,不易洗干净。学生下笔,一“洗”就干净了,失实。
把这些问题指出来,有利于学生日后注意生活的细节,写作时不至于出现疏漏。至于总批,除了对学生的作文做评价之外,还可以提出修改方面的建议,比如就这篇习作有没有更好的立意,文路方面能不能改进,等等。我们习惯于课堂上评讲作文,疏于单独辅导。
3.写作引领需要教师下水。经常下水的教师常常具有创造性,他的创造活动对学生的写作创造有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作用。为了在写作教学中有所指向,教师应经常下水。经常下水的老师对写作指导常常有新的感悟,了解到学生写作的思维倾向,解决学生创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经常下水的教师她会因示范的需要而对自己的作品做很多的努力,其中包括题材的翻新文路的创新语言的出新,否则就没有说服力。让学生创造,自己就应该经常创造,在创造中体味创造。为了教孩子写好每天的一句话生活感悟,我自己常常在黑板上“创造”,问学生“见过这句话么?”,对学生写得好的,也在黑板上展示,带动大家品赏创造的美丽。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注意了文章章法和写作规律的探讨,而在写作指导时,却泛泛而谈,空洞说教,花费了时间若干,收效甚微。如果能够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指导他们如何找米、藏米、经常翻晾加工,教会他们煮饭、做糍粑、米粉肉,那是一生受用的学问。
二、兴趣是创造的持久动力,激趣启情,学生写作活动的空中加油机
和阅读教学一样,写作情境的创设对学生活跃写作思维,迸发出创造火花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比如,学生坐在教室里写春夏秋冬四时景物和到野外去写效果是不一样的,以偶发事件为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更具生活气息。学生缺乏许多的直接生活经验,情境的创设就是架设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桥梁。让学生入境“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观察中积累,在发掘中创造。逼真的情景能够点亮学生的写作欲望,写作情境的创设就是让学生创造的火花遇上干柴,学生入境后一旦迸出创造的火花,写作创造就能燃起冲天大火。
1.多样化的训练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少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尽管我们想发设法,绞尽脑汁,教尽了写作方法和技巧,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不能如愿。究其原因,不少学生的写作是被动的,这与我们作文训练的方式方法的单一化有关:布置好文题,提几点要求,怎么写那就是学生的事儿了,学生作文交上来,略作改动(有尽量保持原貌做理论支撑),给个等第,教师的作文教学活动就此结束(有时加上评讲)。整个过程教师都觉得乏味,学生的写作怎能有情趣?写作需要激情,需要兴趣,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觉得有趣,否则他们怎能主动的自发的去写?笔者认为,做巧手厨师,经常翻新作文训练样式,走写作教学创新之路。
作文训练的样式能有怎样的多样化?笔者曾经尝试以下的做法:
1.计划性写作与即时性写作相结合。前者在期初就有安排,有备课,后者则是借助偶发事件或阅读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安排写作。即时性写作的素材由于是刚发生的,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又是即兴点拨,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容易写出好的作文。同时,即时性写作的训练,又会让学生触类旁通,在日后的生活中注意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注意对生活事件即时思考,提高对写作素材的敏感性。有一天早读的时候,我任教的班级有位学生的奶奶赶到学校,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老师说该同学的种种“不懂事”。我把这位老人劝走以后,即对该同学的种种“不懂事”进行了解和核实,相机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并让同学当堂作文《XX事件给我的警示》。事情刚刚发生,学生亲历事件全过程,在了解核实过程中将事情进行了充实,并注意提高认识,同学们在写作时心有所想,作文就写得非常顺利,批阅的时候,果然发现了几篇写得很不错的文章。讲评的时候,我对这次的写作活动进行了深化。
2.无纸化写作与“班级博客”的开通。我们可谓进入计算机时代,“校校通工程”和电脑家庭化让学生的无纸化写作成为了可能。我们对学生进行电脑写作实践,利用微机课写作,既锻炼了学生的打字能力,更主要的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电脑软件进行自己的创作活动。我们还开通了“班级博客”。不过,由于条件的限制,“班级博客”则是有纸化的作业。在教室的一定位置,按照网络上的“博客”样式开设主题专栏。为了逼真,我们要求参与者用自己的网名。学生的网名很有意思(不健康的被取消):“琪妃子”(名字里有个琪)“河东狮吼”(他家住学校河东)“锦笔飞花”(你看,小子够狂的)“笔下风流”。“网友”们在“班级博客”里交流学习心得,对班级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对任课老师的建议,对自己所读、所观看的电视剧的观后感进行交换,同学们课后的习作也放到了“新作快递”的专栏。为了做好表率,我自己也将自己平时写的文章放进去。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写作由任务式向自发式转型,实现了学生主动性写作的构想。
3.小作坊到大兵团-文学社团的组建。开始,有几个写作基础好的课后主动的将自己的练笔送给我看,让我提提修改意见。我在不太忙的时候也给他们修改,优秀的向报刊杂志推荐。学生对我的修改很感兴趣,尤其是习作得到发表的学生:几元十几元的稿费让他们不断的往我这儿送作文。就这样,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校学生有了自己的舞台——新羽文学社和“秋之声”广播站,一块专门陈列学生作品的橱窗。文学社团的组建,更大范围的活跃了写作积极分子,许多优秀作品被推荐出去,刊登他们作品的复印件不断被展示,并将其收集起来集中印发给学生。就这样,经过各位语文老师的努力,每个班均有一支热爱写作的文学兴趣小组,习作体裁多样,许多诗歌写的很有品位。
文学社的组建与运作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成效,因为它首先吸纳了一批爱好写作的人,为班级和学校培养了写作的骨干力量;其次它延伸了学生的写作活动,虽然在文学社出现之前学生课后也有练笔行为,但文学社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训练样式和途径也有了更为丰厚的变化;再次由于写作指导更为专一和集中,学生的写作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学生之间的写作观摩更为具体和翔实,学生的写作心理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更多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冒秋香等同学不但能够不定期的送交作品,写作的档次也不断提升,初一一个学年,她就有三篇文章发表,两篇文章获省级以上的大奖,张颖同学在《江海晚报•绿如蓝》一学年发表过6篇作文。
4.将阅读纳入写作的视野。阅读的意义不言而喻,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面在此得到拓展。许多人喜欢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我以前也这样做。其实,以读促写的效果最明显不过,从作品的样式到语言的组织,从单一模仿到综合模仿再到自主创新,阅读功不可没。学校开设阅读课,班级建有图书角,学生订阅的杂志自己购置的书籍的流动,保证了阅读的量,教师的定时定性的指导保证了阅读的质。学生要创造,首先要积聚创造的知识素养和能量,教师的指导唤醒他们的创造意识。指导阅读的时候,我常常用写作启示录的方式结合阅读文本开展写作指导,以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读促写,以读带写。
展开余文
三、出新是创造的必然抉择,做巧手厨师,经常翻新作文训练样式,走写作创新教学之路
不少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尽管我们想发设法,绞尽脑汁,教尽了写作方法和技巧,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不能如愿。究其原因,不少学生的写作是被动的,这与我们作文训练的方式方法的单一化有关:布置好文题,提几点要求,怎么写那就是学生的事儿了,学生作文交上来,略作改动(有尽量保持原貌做理论支撑),给个等第,教师的作文教学活动就此结束(有时加上评讲)。整个过程教师都觉得乏味,学生的写作怎能有情趣?写作需要激情,需要兴趣,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觉得有趣,否则他们怎能主动的自发的去写?笔者认为,做巧手厨师,经常翻新作文训练样式,走写作教学创新之路。
作文训练的样式能有怎样的多样化?笔者曾经尝试以下的做法:
1.计划性写作与即时性写作相结合。前者在期初就有安排,有备课,后者则是借助偶发事件或阅读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安排写作。即时性写作的素材由于是刚发生的,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又是即兴点拨,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容易写出好的作文。同时,即时性写作的训练,又会让学生触类旁通,在日后的生活中注意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注意对生活事件即时思考,提高对写作素材的敏感性。有一天早读的时候,我任教的班级有位学生的奶奶赶到学校,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老师说该同学的种种“不懂事”。我把这位老人劝走以后,即对该同学的种种“不懂事”进行了解和核实,相机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并让同学当堂作文《XX事件给我的警示》。事情刚刚发生,学生亲历事件全过程,在了解核实过程中将事情进行了充实,并注意提高认识,同学们在写作时心有所想,作文就写得非常顺利,批阅的时候,果然发现了几篇写得很不错的文章。讲评的时候,我对这次的写作活动进行了深化。
2.无纸化写作与“班级博客”的开通。我们可谓进入计算机时代,“校校通工程”和电脑家庭化让学生的无纸化写作成为了可能。我们对学生进行电脑写作实践,利用微机课写作,既锻炼了学生的打字能力,更主要的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电脑软件进行自己的创作活动。我们还开通了“班级博客”。不过,由于条件的限制,“班级博客”则是有纸化的作业。在教室的一定位置,按照网络上的“博客”样式开设主题专栏。为了逼真,我们要求参与者用自己的网名。学生的网名很有意思(不健康的被取消):“琪妃子”(名字里有个琪)“河东狮吼”(他家住学校河东)“锦笔飞花”(你看,小子够狂的)“笔下风流”。“网友”们在“班级博客”里交流学习心得,对班级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对任课老师的建议,对自己所读、所观看的电视剧的观后感进行交换,同学们课后的习作也放到了“新作快递”的专栏。为了做好表率,我自己也将自己平时写的文章放进去。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写作由任务式向自发式转型,实现了学生主动性写作的构想。
3.小作坊到大兵团-文学社团的组建。开始,有几个写作基础好的课后主动的将自己的练笔送给我看,让我提提修改意见。我在不太忙的时候也给他们修改,优秀的向报刊杂志推荐。学生对我的修改很感兴趣,尤其是习作得到发表的学生:几元十几元的稿费让他们不断的往我这儿送作文。就这样,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校学生有了自己的舞台——新羽文学社和“秋之声”广播站,一块专门陈列学生作品的橱窗。文学社团的组建,更大范围的活跃了写作积极分子,许多优秀作品被推荐出去,刊登他们作品的复印件不断被展示,并将其收集起来集中印发给学生。就这样,经过各位语文老师的努力,每个班均有一支热爱写作的文学兴趣小组,习作体裁多样,许多诗歌写的很有品位。
文学社的组建与运作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成效,因为它首先吸纳了一批爱好写作的人,为班级和学校培养了写作的骨干力量;其次它延伸了学生的写作活动,虽然在文学社出现之前学生课后也有练笔行为,但文学社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训练样式和途径也有了更为丰厚的变化;再次由于写作指导更为专一和集中,学生的写作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学生之间的写作观摩更为具体和翔实,学生的写作心理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更多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冒秋香等同学不但能够不定期的送交作品,写作的档次也不断提升,初一一个学年,她就有三篇文章发表,两篇文章获省级以上的大奖,张颖同学在《江海晚报•绿如蓝》一学年发表过6篇作文。
4.将阅读纳入写作的视野。阅读的意义不言而喻,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面在此得到拓展。许多人喜欢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我以前也这样做。其实,以读促写的效果最明显不过,从作品的样式到语言的组织,从单一模仿到综合模仿再到自主创新,阅读功不可没。学校开设阅读课,班级建有图书角,学生订阅的杂志自己购置的书籍的流动,保证了阅读的量,教师的定时定性的指导保证了阅读的质。学生要创造,首先要积聚创造的知识素养和能量,教师的指导唤醒他们的创造意识。指导阅读的时候,我常常用写作启示录的方式结合阅读文本开展写作指导,以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读促写,以读带写。
四、借你点石成金的手,给学生点一双识宝的慧眼
学生的作文由于知识等诸多原因,许多的作品是不到位不够味的。有好的素材没有好的立意,有的立意不错但语言组织文章结构不尽人意,这就需要我们在保证学生的作品风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文作必要的提升,对学生作文的提升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后续条件,也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外在动力。
有个学生写了一篇以清明节为题材的文章,原题是《清明时节纸纷纷》,大意是说,清明时节,上坟人乱点纸钱,浪费了资源,又表现了封建迷信阴魂不散。学生在行文中把握不是很好,尤其是对爷爷在坟上对死去的奶奶说的“肺腑之言”进行了批评。我跟他交换的时候说,清明上坟点纸钱的陋习有人已经写过,认识比你深刻,再写则是重复,且不能出奇;你的文章中有爷爷在坟上对死去的奶奶说话的描写,你想过没有,你奶奶去世以后,你爸爸妈妈忙着自己的事,你又在学校,你爷爷平时是不是很孤独呢?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你爷爷在坟上对死去的奶奶说话,你爷爷的行为合理不合理呢?在我的指点后他对文章作了修改,文章的重点落在爷爷在坟上对死去的奶奶说的话上,表达了爷爷对奶奶的思念,自己的孤独无奈,转化了点纸钱的意义,结果以《祭》发表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
借你点石成金的手,给学生点一双识宝的慧眼。创造的火花有时需要老师去帮助碰撞才能点燃。教师对学生作品的用功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作品的外发质量。从我手里发出去的作品,从文字到标点,我都认真推敲。因为不是所有的编辑都有时间给你的学生改稿子。学生的作品有时就是一堆石头,需要教师的手指去点化成金。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有个“多就少改”的原则。但我们有的老师把“多就少改”作为批改马虎的依据。“多就”是说批改学生的作文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让作文语言保持学生用语的“童真”,修改过多,损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是不改;学生用语不规范,词不达意,怎能不改?“改”,就要从提升学生的作文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提高作文的品位,导引他们完成从素材到题材的加工,点燃他们的创造之火,这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后续条件。
点评能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理性认识。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点评不要落于空乏的理论,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写作实际,有的放矢,提升他们的作文理性。比如上文对《祭》的修改点评,在操作前,学生可能认为自己这样写很好,不需要改动。教师通过点评指出修改后的主题提升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提炼素材的思想意义,写出富有创造性的文章。
校园的写作文化建设离不开创造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创新精神,离不开学生的创造努力。对写作教学的探究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有句俗语说的好:“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在作文教学上,许多人走出了新路子。但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我期待更多的同仁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上走出新路,互相印证,共同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品位。
该文2008年8月获江苏省新课改优秀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丁北小学 电话:13912218317
标签:
教学论文
写作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
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