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200  
标签: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进一步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3、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清文章主次。

2、难点: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到有关图片和预习资料,师准备双龙洞景点课件

教学流程预设: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了作者先写了路上的景色。

   

  2、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路上的景色怎样?。(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先指名说,再各自练说)

   

  3、沿途的景色如此迷人,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领略,好吗?

   

 二、品读课文,感悟特点

(一)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

  过渡:路上景色如画,但我们目的地不在这里,我们目的地在双龙洞。

  1.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洞口”片断)

  2. 到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很有气势。谁能说说“突兀森郁”是什么样的景象?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也可以查字典。

  3.找出描写外洞特点的句子.

"走进去......一定不觉得拥挤"

反复读这句话,用一个词总结其特点.板书:(大)

(二) 入情境,悟特点——学习“孔隙”。

  过渡:参观完了外洞,顺着泉源,我们来到了洞的孔隙。

  1. 请两位同学前去探探路。这两位同学怎么去?

  2. 小船怎样进出孔隙呢?(师生齐读“船两头系着绳

子……船就出来”)请看录像,小船是怎样进出孔隙的。从录像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孔隙”片断,配录音介绍。)

  3、做演示:拿出纸制的低矮窄小的孔隙、小船,演示进洞过程,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

4、让两个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模拟作者的动作,想象作者是怎样进孔隙的,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5、分组朗读,读出好奇、紧张的心情,看哪一组读得最好。(教师指导朗读)

  (三) 驰聘想象,分析特点——学习“内洞”。

  过渡:仰卧小船进孔隙,行了两三丈水程,我们就到了内洞。

  1. 学到这里,大家知道双龙洞里的“双龙”其实是什么吗?(学生踊跃发言)

  2. 游览过溶洞的同学见到过石钟乳、石笋,谁能给我们讲解一下石钟乳和石笋是怎样形成的?没有游览过溶洞的同学也别遗憾,老师这就带你们观看石钟乳、石笋。能不能想象一下这些石钟乳、石笋的形状,愿想什么就想什么,给它们取上名字好不好?(教师点击课件中“观看景象”之“内洞”片断,呈现一些千奇百怪、颜色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的图片,让学生畅所欲言。)

  3. 默读,想想“内洞”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师生概括。)

    (四)探究讨论,感悟方法——学习“出洞”

1、提出问题:为什么进洞写得详细,出洞只用一句话交代?

2、读文思考,交流。

出洞的方法和进洞的方法是一样的,如果把出洞经过写出来,文章就显得重复累赘了。

三、总结全文,理清文章主次

(一) 找“向导”,拟顺序。

  1. 课文里有一个“向导”陪着我们一路游玩过来,大家知道它是谁吗?(引导学生从泉水着眼,再拟游踪。).找出描写泉水的句子,研究泉水的流经,体会作者的构思之妙

  2. 做个小练习,把溪流的走向填下来。(教师点击课件中“溪流走向”)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深黑的石洞)

  3. 这个“向导”不仅陪着我们,一路上也陪着作者,想想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游览线路”。)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深黑的石洞)

  作者进洞游览顺序与溪流走向相反,出洞游览顺序与溪流走向相同。以溪流走向为起点,再拟游览顺序,使学生对作者“溪水流向、景点转移”的写作顺序有清醒认识。

(二)看板书,拟主次。

作者浏览了好几处景点,你觉得哪一处写得比较具体,为什么?

(三)当导游,说景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介绍给大家。

四、拓展延伸,

1.给文中的几个景点的某一处写一导游词.

2 背诵,并仿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
                    8、  记金华的双龙洞

                                  (按游览顺序写)

     

                          

                     洞口    外 洞       孔 隙       内 洞

                       (宽) (大)     (窄矮险) (黑奇大) 

入山  (山色水声)

金华             罗甸

   
标签: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记金华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之我见(网友来稿)
下一篇:《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