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73  
标签:教学论文
文本细读——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
    文本细读是近年来在小语界逐渐流行的一个新名词,它取代的是我们这代人曾经耳熟能详的四个字——钻研教材。至于两者有何区别,专家这样解析:钻研教材是直接为了上课,功利性较强,而文本细读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是语文教师诗意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是否又是一个形而上的文字游戏,在风行正盛的今天,我们无法考量其生命力和客观性,唯有交给“时间”去检验和沉淀。但我想,任何一个新概念的诞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而文本细读这一概念,就是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应运而生的产物,是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备课提出的又一个高标准和新要求。

   其实文本细读这个概念并不是小语界某位高人所创,它根植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涌现的“新批评”文学流派,其主要观点有两个:一是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二是强调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文本内部组织结构上、放在细节的解剖上、放在对语言价值的追求上。而语文教学中所提出的文本细读,就是吸收了“新批评”的这些理念和方法,所以,在文本细读的教师眼里,文本是有生命的,是独立存在的,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激活、去点燃。这个时候,他的身份不再是一个教师,不会只把文本作为学习语言的工具,而是以一个纯粹的阅读者进入,去享受“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阅读风景,去追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至美大境界。而此时的文本细读,已然超越了语文教学的需要,蜕变成了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甘饴的私密旅行。而行至这样的阅读高处,教师更容易从文本中见人之所未见,听人之所未闻,感人之所未感,才能有机会与最原始的阅读美景不期而遇。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个成年的阅读者,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文本细读呢?

   一、品味语言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揣摩语言,潜心涵泳,不轻易放过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惟其这样,方能体察作者的匠心独运、文思精妙,以至达到与作品、与作者情感共振的深度融合。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课时,敏锐地抓住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鸟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相媚好”,让学生领会“醉”的含义,领会词的意境,别有一番情趣。她让学生想象“翁”和“媪”当时所说的话。想象中,孩子们将老两口情深意笃、相互喜爱的画面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家面前,给人无限温暖和美好的感受。

    生:读者“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一生都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好了,三个儿子多能干啊!”翁对媪说:“老婆子,你才能干呢,给我生了三个好儿子啊!”

    ……

    师:就这样,老两口聊啊聊啊,这让我想起一首歌:一路上我们收藏欢笑,就这样一直到老,坐着摇椅,慢慢聊……此情此景可以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媚。

    师:不仅他媚,她也媚,这就叫——

    生:相媚好。

    师:这是怎样一个“醉”啊,因媚而醉。

   又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有这样一个细节: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陷在缝纫机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王老师一定注意到了“立刻”一词的玄妙。因此他紧紧抓住这个词语:让学生说说“立刻”的同义词,想想这一连四次出现的“立刻”,是否犯了重复的毛病?换上“马上”、“迅速”等同义词可以让语言更丰富些,但会不会比用四个“立刻”更好……简单的语言,在王老师的教学智慧引领下,真的被学生读出了无尽的情味.

   文学的魅力来自于语言的魅力,浓也好,淡也罢,俗也好,雅也罢,都如那半遮面的玲珑少女。要想一睹芳容,须得揭开那层层面纱,象征、借代、拟人、想象、夸张、隐喻等等艺术表现手法都可以作为我们细读文本的突破口,悉心体味、发掘内涵,最终把知识语言、故事语言变成自己的心灵语言,甚至人生的智慧语言。

   二、关注细节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性格、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以及情节发展的最小组成单位所作的细腻描写。细节虽小,却如细微的核子一样,能在文学作品中释放出巨大的震撼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一个阅读者,必须善于捕捉那些在文中一闪而过的细节描写,反复玩味、推敲,在赏读的曲径上慢慢行进,直至与作者的心意美丽邂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这是一段对伯父和父亲救助车夫的动作细节描写,文字平淡朴实,很多人在阅读时会一带而过。但其实,只要我们让学生想一想:伯父和爸爸是什么人?那个拉车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各处在怎样的地位?鲁迅是大作家,我的爸爸周健人是生物学家,而拉车的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两个大知识分子让拉车的坐在车上,而自己则蹲着半跪着,这在旧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此情此景不就是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最好形象写照吗?

    《献你一束花》是现行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一位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女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应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应该献给失败者以表鼓励。这篇冯骥才先生的散文首尾呼入应、结构严谨,其中尤以诸多的细节描写见长。其中有一处场面描写很耐人寻味,就是当失败的女运动员回到首都机场时所遭遇的冷清境遇。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语言敏感度,会浅浅地带着学生走一遭即可,让学生对于女运动员失落的原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这样一个表浅的认识基础上。朱光潜先生曾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一位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就敏锐地引领学生在这段文字中来回畅游,通过引导学生对于“成功归来的景象”和“失败归来的情景”的对比朗读,抓住表现人们“热情”与“冷淡”的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感悟,学生很快体会到正是由于人们对待成功者与失败者态度的巨大反差,才让女运动员的内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展开全文阅读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一颗树,那么语言则是树上的片片叶子。它的大小、疏密、色泽直接决定着这棵树的面貌,而细节,则如点点繁花藏在叶子中间,把树站成一帧最饱满、最华美的风景油画。要想尽得画中真味,你得有一双慧眼,寻“花”、赏“花”,读出藏在表面之下的“花语”。

    三、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的字面意思是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它是由孟子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因为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写作契机、特定的民族文化、特定的写作冲动……回到历史背景的情境还原,会让解读更为真实、深刻,有时甚至走向厚重。背景虽然通常并不直接显现于文本之中,但却决定着作品的笔力走向、主题意蕴。

     还是那首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初看字面,我们只能还原再造出一幅安宁和谐的乡野生活画面,但是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联系他的政治抱负,我们会发现这首词绝非如此浅易。让我们回到北宋末南宋初,那个被金兵践踏,只能不断退守、偏安一隅的可悲朝代。让我们从诗词本身的微观世界转向宏阔的历史背景.再回溯《清平乐村居》的表达意境,你体会到的就不再只是写意抒情的田园风光,而是一个爱国文人对于民族国家安危的深切忧患:北方战事正紧,迟早有一天,南方也会被这战火裹挟,而那时,这朴素美好的乡居生活,这温暖动人的天伦之乐又将怎样呢?也许正应了那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然而,战争再残酷,也砍不断生命的脉搏,亲情的溪流,愿这“相媚好”的人生愿景普天之下的黎民苍生都能拥有!

     《送元二使安西》是被后人尊为“诗佛”的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初读此诗,只是觉得清新隽永、明白如话,再无其他。然《唐诗摘抄》一书却称它为“送别诗”之首,这极高的赞誉让我不得其解,遂翻阅大量的背景资料,包括对王维的生平介绍。过后掩卷而思,不得不折服于诗人那份超然、淡定的禅心慧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原来早已超拔到了人生的另一境界。表面看,诗人与好友依依惜别,以酒相送,而实际是他深知在这战事不定的年代,好友被委派戍边,没有十年八载是回不来的,而在这无垠的时间旷野里,每个人的际遇又是如此飘忽,生命又是如此脆弱,也许渭城一别便是永远。而历史的真实就是在他与元二分别六年之后,便真的与世长辞。诗中的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就真的成为了他和友人之间的谶言,此时你再来体会“无故人”三个字,是不是字如千金,令人不忍卒读?难怪学生上到此处,会动情而发:“这酒不仅是一杯伤心的酒、依依惜别的酒,更是一杯生离死别的酒啊!”而诗人又是怎样来化解这人间的大痛无边的?他缓缓举起酒杯,一如过往殷勤劝酒,就把那别离的痛洒在这渭城的漫漫春雨中吧,而让朋友的情盛满酒杯,和着美酒,直抵人心最温暖的地方,那儿有个名字叫——记忆。这就是被后人尊为“诗佛”的王维,他用自己的通透智慧直面惨淡人生,不嗔不悲,不怨不怒,既然生离死别不能避免,那就坦然面对,珍惜和朋友相聚的每分每秒。将来朋友想起这个早晨,弥漫的不是凄风苦雨,而是洗润柳色的丝丝春雨;回味的不是翻飞的眼泪,而是温暖心房的杯杯琼浆。至此,我自认为解答出了心中的迷惑。这得归功于背景材料中对诗人的认识与解读,也就是“知人”。唯有此,阅读者才可能对文本的深厚内涵做出更为深透的阐释,才可能发掘出文本中所蕴涵的独特的价值及意义。

     如果说教师对文本的细读更多的是从文学评赏的角度尽可能多的去领会作家蕴于有限之文的无尽之意,纯属个人的文化修炼,精神游历,当然越深越好,越细越好。但如何从这些成人化的细读心得中提炼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出适合学生年龄的教学策略,则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慢慢地去总结、提炼。“深入浅出”是文本细读走向教学服务的上上境界,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穷其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而“深入深出”如果不是因为教师的有意卖弄,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基本了解;再有的“浅入浅出”如果不是因为教师的文化修养所致,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基本尊重。后两种现象我们应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摈弃与杜绝,做一个带领学生穿行在语言文字世界的引路人。

     

      
标签:教学论文 文本细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以经典诵读为纽带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网友来稿)
下一篇:书香伴我行 学生作文范文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