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539  
标签:作文指导
小学作文教法 作文指导
 作文教法探讨

教法一:清谈法 

教法二:义理法 

教法三:钻研法

教法一:清谈法:聊天,是在平等的气场中展开的,在倾听和保藏中我们能发现真相、看到秘密。它们,是作文最好的素材。

 方法: 顺藤摸瓜 

               对比法 

               赞同法 

               体验法 

               否定之否定 

               感动法(可用视频短片)    

                ……

厕所女生歌词:

从小学三年起 不知为何

就开始和奶奶生活了

虽然爸爸妈妈就住在隔壁

但还是跟奶奶生活一起

每天都帮奶奶做些家务

还会经常的一起下五子棋

但是打扫厕所总会让我头痛没耐心

奶奶对我说这样的话

厕所里啊 住着啊 住着啊 住着啊一个漂亮的女神啊 

所以啊 每天坚持打扫干干净净 就能变成女神一样的人

从那天开始我每天认真,认真把厕所打扫的干净

为变成女神般高贵漂亮的人 我每天都努力勤恳

曾经一起和奶奶去逛街 第一次吃了香喷的鸭肉面

也曾不懂事的哭着责备奶奶笨手笨脚 可现在我多想将你拥抱

厕所里啊 住着啊 住着啊 住着啊一个漂亮的女神啊 

所以啊 每天坚持打扫干干净净 就能变成女神一样的人 

随着岁月如梭我开长大 开始自以为是 和奶奶吵架

和家人的关系也相处不很融洽 渐渐对家的感觉不亲切了

就算休息时间也不想回家 总是和朋友们到处玩耍

五子棋也好鸭肉面也罢都已不再受牵挂 我和奶奶渐渐渐渐走远了

这到底为什么 为什么 会有变化 变化的我们失去了 失去了

为什么留下了 留下了奶奶孤单的在家 我却离开了 不想眷恋的家

来到了东京已经两年 得知奶奶重病住院了

我来到医院见到病床上虚弱的她 

奶奶已经变得清 瘦无力了

奶奶 奶奶 你看 我回来了

我故意模仿以前的语气说话

但是只聊了一会 我便说我要先回去了 说着说着离开病房走远了

就在第二天早上 奶奶她 安安静静悄然无息的走了 就像是 就像是

在等着我一样 等到我后她才肯安详离去

这样一直接受奶奶照顾的我

这样还没来及报答恩情的我

这样一个总不听话不够孝顺的我 还没来及拥抱亲爱的奶奶

厕所里啊 住着啊 住着啊 住着啊一个漂亮的女神啊

奶奶对我说的 说过我 变成一个高贵漂亮的人 这还会实现吗

厕所里啊 住着啊 住着啊 住着啊一个漂亮的女神啊 

所以啊 每天坚持打扫干干净净 就能变成女神一样的人 , 

能够变成气质高贵的人啊 是曾经我日夜的梦啊

而今天的我 依旧去努力 把厕所打扫的闪闪发亮

哦奶奶 哦奶奶 谢谢你

哦奶奶 哦奶奶 谢谢你

原稿

学生/戴斌财

我与奶奶在老家生活,虽然我与奶奶相隔,但是我时不时牵挂起奶奶。

我的奶奶将近六十岁了,那黑中带白的头发弄得干干净净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微笑。

刚出生的我被妈妈爸爸放在了奶奶家,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爱。只知道奶奶每天把我伺候得像少年一样。还记得当时非常调皮的我只知道玩,只要奶奶走开一会,我就会偷偷溜出来去和别的小朋友玩。有一次我看见了奶奶在找我,我故意躲了起来,奶奶吓得在一边哭,我便跳出去抱着奶奶,从此以后,我便没有再发生这类事了。

长大后,我随父母来到了上海。起初,思念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有时,我会独自躲在被子里哭,因为太想奶奶了,而爸爸妈妈又不让我回老家,但渐渐地,这种感觉越来越淡薄,直到消失,取代它的是学习的负担。

岁月流逝,当我八岁时,回到了老家,没有幼时亲密的感觉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也许是与奶奶相处时间太少了,我感觉好像跟奶奶之间多了一堵墙,不再说说笑笑了,当奶奶叫我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跑过去抱住了奶奶的腰,尽管这样,奶奶还是向我露出那慈祥的微笑。

半个月一下子过去了,我们准备回上海。早上,我们向车里搬行李,奶奶也特意来送行,当我看到奶奶的眼睛时,感受到一种无奈、伤感的神情。我心中隐隐约约有股强大的刺痛,这个痛渐渐加强,知道离开了,我回头拼命向奶奶挥手,我感觉眼中的泪马上就要掉下了,我突然体会到了奶奶对我多么重要!泪水流入了我的嘴巴里,我终于尝到了(苦?)望的泪水。

每次要放弃时,我身边就出现奶奶的身影,好像在不断地鼓励我!

无法忘却的记忆(改稿)

文/李志春

我与奶奶在老家生活,那儿有座半月山,绿油油的茶树把我与奶奶的情感牢牢地系在了一起。奶奶将近六十岁了,那黑中带白的头发弄得干干净净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微笑。



展开全文阅读刚出生的我被爸爸妈妈放在了奶奶家,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爱。只知道奶奶每天把我伺候得像个少年。每天清晨,我们5点起床,越上300多级的台阶,听到潺潺的清泉,奶奶折起路边的叶子,舀一勺山泉,倒入我的嘴间,甜入我的心底。

长大些了后,我随父母来到了上海。起初,思念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有时,我会独自躲在被窝里哭,因为太想奶奶了,而爸爸妈妈又不让我回老家。但渐渐地,这种感觉越来越淡薄,直到消失,取代它的是学习的负担。于是,茶树不见了,台阶不见了,山泉的甘甜也不见了。

也许是自己有了自己的生活,也许是与奶奶相处的时间太少了,当初一那年再回到老家时,我没有了幼时亲密的感觉,好似在我与奶奶之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不再说说笑笑,不再蹦蹦跳跳。当奶奶叫我时,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跑过去抱住奶奶的腰。尽管这样,奶奶那黑中带白的头发依然弄得干干净净,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半个月一下子过去了,我们准备回上海。清晨,我们向车里搬行李,奶奶也特意来送行,当我看到奶奶的眼睛时,感受到一种无奈、伤感的神情。我心中隐隐约约有股强大的刺痛,毫无缘由地这股刺痛在心中渐渐扩散、弥漫……直到要离开了,我不由自主地回头拼命向奶奶挥手,我感觉眼中的泪马上就要掉下了,我突然体会到了奶奶对我多么重要!泪水流入了我的嘴巴里。

有些记忆是无法忘却的,有些故事是无法抹去的,纵然生活的漩涡让我们迷失在现实的世界中,而只要一丝触动,它们就会在你蒙上尘土的心中破土而出,有人说:“人的心里会闪过微光,但往往舍弃,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我要说:“人的心里总有些微光,它们隐而不灭,弱而不熄,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于是,我与奶奶的情感牢牢地系在了一起,那儿有座半月山,还有一片绿油油的茶树林。

2、针对学生的特点,老师预先给出相应的点或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

3、学生交流后给出他们自己的感想与实例

 基础与创新(学生给出实例:画“介”与“个”)

 底色与着色(学生给出实例:重彩画荷叶)

 动与静    (学生为我讲解他理解的“逼真”)

 出戏与入戏(学生为我解说:齐白石,徐悲鸿从生活中学画)

 取与舍    (学生给出实例:画鹦鹉)

4、与学生讨论完后,老师确定学生可以写的内容,让学生完成。

5、老师修改学生完成的实例

四、选择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套。老师给出开头和结尾,以套不同的作文题。

 《我的舞台》,老师写: 

 开头:人生是个大舞台,这之中的我们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作为演员的我们又同时在创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小舞台。国画便是我所创造的这样一个舞台,它给我经验、引领我走向理性与成熟。  

 结尾:人生是个大舞台而这之中的我们又在创造属于我们的小舞台。我在这国画的小舞台上明白了破“介”中的规则与突破间的辩证关系;领会了底色与着色中后天的努力的至关重要;收获了取舍对于人生的价值之所在。(任何题目的结尾都可以套。)国画是我的小舞台,我在我的小舞台上快乐地执笔,变幻出人生这个大舞台上理性与成熟的自己。

 《跨向明天的一步》,老师写: 

 开头:荀子说:“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再大的高楼都是由默默的地基筑起的。明天亦是这样,每一个明天都是由每一个扎实的今天铸成的,而每一个今天我都在国画的世界里丰满、孕育。

   

 尾巴:在国画的世界里,我学会了破“介”中的规则与突破间的辩证关系,领会了底色与着色中后天的努力的至关重要,收获了取舍对于人生的价值之所在。(套用上文结尾的话,以证明都可以套。)让我在理性与成熟中丰满、孕育自己,为我筑起一个又一个踏向明天的脚步。 

方法二:义理法

1、先给出理论——思考方式

2、给出材料——用1中给出的思考方式来思考材料

3、再给出一则材料,让学生自己利用1中给出的思考方式自己来思考分析。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国美学的出发与归旨

阶段一:理论——思考方式 

  王羲之在《兰亭序》中首先写了亭子给人的美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由于这种美感就是意境的美感,所以王羲之接着指出,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和历史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首先写滕王阁给予人的美感:“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由于这种美感就是意境的美感,所以王勃接着也指出,在这种美感之中,包含着一种深刻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首先写了岳阳楼给予人的美感:“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由于这种美感就是意境的美感,所以范仲淹接着也指出,这种美感,实质上乃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人生感。这种历史感和人生感,在他那里,最后升华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一种崇高的人生观。 

从王羲之、王勃、范仲淹的这三篇千古名作,我们可以见到,中国古典艺术的意境,都包含有很强的哲理的意味。亭台楼阁的审美价值并不在于它们自身,而在于它们构成自然与人之间的无限广阔的意境,这样的精神追求、情感体验与超凡脱俗的意境,才是中国艺术之伟大所在。 

  从立象以尽意,尽意已忘言,中国审美的意境便在此处升腾而出,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不在现象世界中的象,而是现象背后的气韵与崇高。

阶段二:给出材料——用1中给出的思考方式来思考材料

 链接:优酷视频(前十五分钟)——佘老太太守墓

 摘录出视频中的相关语言 

 我能告诉你,现在就是有袁大将军的这种精神和他那种忘我牺牲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那埋着呢。 

 从她出生开始,就打上了这样的使命感,她终生的烙印石无法改变的,她所有的精神气都奉献给了这样一个精神,这样一个事业。到她晚年的时候,你强行把她从这段历史当中摘出来,这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情。老太太就是这段历史当中最重要的见证,只是把祠堂和坟墓,这几个冷冷清清的、空空洞洞的东西保留下来了,却把当中最鲜活的部分给挪开了,是时候让他们重新合二为一。 

阶段三、给出材料,让学生自己利用1中给出的思考方式自己来思考分析

复旦文图的地摊一条街上最具传统艺术的小车,捏面人的老先生说:“我想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老先生在这一行中有很高的威望,也在各高校办过讲座,却甘愿在街头摆一个小摊。不是为了去挣生活,而全是凭着对这门手艺的热爱与坚守,这对于常人需要怎么样的执着和勇气。

 

方法三:钻研法

教师也是研究者,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学习,在不断学习与研究后与学生一起分享与探讨。可用手机短信、读书札记等形式与学生交流分享,增加学生与老师的知识积累,同时也让学生从老师那学到更多的默会知识。

1、由诗而出 

  卫宣王的老婆死后,又娶了个新妻,叫宣姜。宣姜生了两儿子,一个叫朔一个叫寿。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走上王位。宣姜就要将宣王前妻的儿子“伋”铲除,于是想出个计策,令伋出使他国,然后在路上派刺客将之刺死。宣姜的儿子寿得知了这个消息,虽非亲兄弟却也不愿见自己的哥哥被刺死,于是将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伋,让他逃走。伋听了说,我还能逃去哪里?天下只有一个父亲,我怎能为了自己而不顾对父的孝呢?于是他毅然决定按原计划行事。眼看哥哥被刺死,弟弟急啊。弟弟想出个办法,在哥哥临行那天弟弟请哥哥喝酒,为他践行,实则将哥哥灌醉。弟弟见哥醉后,操起哥哥的行头沿着哥哥要走的路走了。在路上,寿碰上了刺客,寿代哥心甘情愿得被杀了。哥哥不久后醒了过来,见弟弟寿不见了,行头也不在了他明白了一切,便一路狂追,当追到寿时,刺客还没走,伋对刺客说你们杀错人了,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就这样,伋和寿双双而死。诗经卫风里亦有“二子乘舟”说的便是这个故事。兄弟两人有义有忠又有孝,实为感人。在春秋的时代,在一个礼崩乐坏危急存亡之秋能有这样的操守,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该坚守些什么,坚守在何处呢? 


展开余文
原文: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          不瑕有害?

     2、由史而出

春秋的礼并未走远,在人心处擦了灰,除去灰尘我们还是能看到它令人敬仰的一面的。还是卫国,这次是昨天说的卫宣公的孙子,叫卫懿公。懿公喜欢养鹤,到了不可自拔的程度,他荒于朝政一心向鹤。更荒唐的是他给鹤排爵位分官职,让鹤上战车训练。久而久之民众甚为不满。时值北狄大举入侵,当北狄要攻打卫国时,懿公想召集军队迎敌,可大家早因其对鹤的宠好而不再理他,和他说既然你封了鹤们官爵你就找他们战斗去呀!这时懿公才大梦初醒,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当大家都不迎战的时候,懿公做了英勇的决定,自己上战场。他这最后的举动感动了一些人,于是军队有了,懿公上了战场。然而由于业荒于嬉。懿公战死了被剁成了肉泥。野蛮的夷狄吃了他的肉,只留下他的肝脏。这就是懿公,虽然失礼乐是他的常态,但是当那层遮蔽了他心中澄明之境的灰掸掉,我们依然能够见到他的英姿与倔强。传说有一忠士上战场找懿公,未果只得其肝,于是这忠士剖开了自己的肚子,把肝脏放进自己的身体,陪着懿公一起死掉。这就是那时代人的心灵中存在的礼,那礼不曾走远。那礼,是记忆,依旧能让人想起曾经的贵族姿态。宋襄公在泓之战中错过数次战机而致宋国从此不振,,别人渡河时他不战,别人上岸后队伍不齐他不战,等一切都好了,他的军队也被打败了。很多人批评襄公愚,而我却同春秋公羊传的看法一致,,都赞赏他。孙子兵法等都为诈战,而古时战争都应队列好,队型一致成方,方可战。这就是战斗的礼,当礼比胜负更重要时,礼就还在他们的心里。襄公的愚,在我看来恰是他回归贵族的独特品质。有些东西是超越于现实利益与得失的,他们的存在在你内心的敬畏与坚守中。

  3、由字而出

霸者,伯也。这是说文解字对霸的解释。所谓霸者,并非是与他者的争锋相对,以实现自己的至高无上。所谓霸者伯也,正是这意思。霸者是伯,是能起表率,能承担起责任,维护秩序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伯(老大),之所以是伯是你能称得上最大,是因为你能为别人实现价值。所谓春秋五霸,在孔子看来只有二霸,因为孔子认为霸是需要伯的态度的,而春秋之伯,便是能“尊王攘夷”,恪守对周天子之礼,助中原抗击对东夷南蛮北狄西戎的入侵。也因此,齐桓公与晋文公才能称得上春秋之霸。另外三霸,都不过是凑数之耳。另外三霸一说为:宋襄公,秦穆公与楚庄王。另一说为,楚庄王、吴王与越王(勾践)。但无论哪一说,都与霸的“礼乐”之意相差甚远。面对当下都想争霸,争冠的心态,回看下霸的本义,我们才能明白我们称霸是为了什么,在霸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文脉与礼乐性灵。当我们明白了这些,霸争本生也便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有承担与责任在我们本心中立着。

   4、 由事而出

我们简单来看下杜甫很忙这一现象。文章的写作不在为写而写,而在于为解决问题,理清思路,发现真相而作。以杜甫很忙这一现象为例,很多人大肆涂鸦语文书上杜甫的头像,这一行为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以至语文书都卖脱销了。写这样的话题,我们先考虑你赞成还是不赞成。不赞成为什么?因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强奸。为什么有这样的强奸?因为我们没有了敬畏之心。这样,当我们发现了这是本质的时候,只需在第一段把需要敬畏之心做论点即可。随后以此为点论述,再结合杜甫现象论述,最后结尾就不错了。同样,赞同,为什么赞同,因为这是一群人以这样一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观点思想与意志。为什么他们要如此表达,因为他们无处说,那么结论就是,反对“话语霸权”,给我们更自由与通畅的话语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能“倾听”并“保藏”一代人的心声。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55分以上的作文就不远了。顺着现象挖到本质,多问为什么,以本质立论,先问为什么,以本质立论先论述本质,再结合现象让文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然后结尾。当然很多问题是能进一步挖的,就看你水平了。上文说没有敬畏之心也是。再问为什么敬畏之心,因为这个时代把神圣瓦解了。神圣瓦解在何时,在启蒙运动,一场相信科学尊重个体的运动将神圣抛掷在了地上。看似社会的进步却是社会的沦丧,当现实压倒上帝,工具理性带来的人的物化、异化最终将人类两次送进了世界大战的坟场。由此,我们才能明白卢卡契《理性的毁灭》与福柯《启蒙辩证法》对我们这个失去敬畏心的时代的警醒意义。相信科学带给我们真的客观理性,但是除此之外也请塑造敬畏的家园,给科学以眼睛,给人类以灵魂。让我们反身其诚,发现本心。

   5、由义理而出

中国的敬畏心失去其实根源要早的多。原因比较复杂,说一点吧。梁淑敏在100年前就说中国未来也不可能有法律,这话很值得玩味。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没有信仰,当中国没有信仰后,法律只是个外在的约束,而不是从心而出的。西方则不同,在信仰的作用下,他们的法律是从心的,是通过它达乎现象背后的崇高与上帝。即使是文艺复兴时也是如此,看似达芬奇在模仿自然,但是这种对自然的模仿在达芬奇的手稿中明确说是为了实现第二自然,而非自然本身。这第二自然是现实自然背后的本然,是见诸理想的。中国本也有,中国的敬本来自敬天,君也是天命的。但是自春秋之后,这种礼乐建立在心上的就被逐渐瓦解了。战国后法家占了上风,这种建立在外在规范上的制度成了主要,经过秦,这一制度成了所谓的“礼”。礼成了外在的,至今都被我们这样理解。而我们忘记了礼本该是见乎心的。王国维考证,礼字左边是人,右边是祭祀的器物,器物上放着敬神的东西。可见,礼字本身该是敬畏的,从心对神的畏!现在我们称它是迷信,但我不得不说我们需要这种禁区,唯科学主义的结果就是无畏,一切都实了。很多彻底的东西反是不彻底的。自下而上的革命彻底了,君主立宪被认为不彻底。但这种不彻底却保留了信仰。他不需要实在的作用,它只需“在”,其它的一切终止判断。那便足以带来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所以说实话,要找回中国的敬畏,很难。需要我们慎终追远,重新回到我们民族的源头上,找到敬畏。这便是孔子的意思了,不是实现周礼的形式,而是重塑我们的心灵!

 
标签:作文指导 小学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下一篇:口语交际习作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