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阅读:997
标签:
德育论文
读书心得 德育论文
教育无痕 润物无声
-------------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有感
假期里,拜读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那朴实而细腻的笔触,娓娓阐述的“无为而为”的教育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部处处洋溢着爱与尊重的书籍所散发出的深厚的浓郁的力量,令我震撼!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许多教育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有着不同的见地。。。。
其实,最好的教育是“无为”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的心灵。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的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体验独立人格的尊重和老师的真爱之心,在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灵魂净化了。
“无为”教育有其独特的特性:
一是教育意图的隐蔽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精要的论述:“把自己的教育目的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是教育手段的间接性。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是在有意无意间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地教育手段对教育者更为有效。
三是教育者自身的示范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良好示范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正可谓“弦外之音最动听。”
四是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我行,我要行。”
可见,“无为”教育蕴含着教育大智慧,它为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学诠释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需要这样的教育!
《中国教育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锯木头,父母不愿意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里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有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而女孩每天为孤寂的老人拉琴,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琴德、琴艺都得到了升华。
这个传奇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的哲理。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率先垂范,它是无言的最有效的身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智慧激励。它源于尊重,源于信任,也往往最能使受教育者的心灵受到震颤。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倾听,倾听体现着宽容、尊重与理解,更有利于在倾听中因势利导。
“无为”教育,更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养成教育,并从细节入手身体力行。
“大爱无痕,润入无声”。“无为”教育是求真的教育。禾苗的茁壮需要肥沃的土壤和灿烂的阳光。教育的成功需要宽松和谐的环境和热切的帮助与支持。今天的教育呼唤阳光雨露,就像大地呼唤春风,禾苗呼唤阳光。这就是《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部书给我的启示,愿与我的同行共勉。
标签:
德育论文
读书心得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山中访友》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下一篇:
教师课堂精彩用语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