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82  
标签: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标签: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题西林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下一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