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592  
标签:教学论文
开展课堂开放型教学≠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网友来稿)
海宁市马桥镇中心小学 董浩峰

摘要:开展语文学科的开放型教学,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可行策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安全、时间、空间等方面,促成学生全员参与;并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同时还要重视课内外结合 ,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关键词:课堂教学 开放型 主体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程标准即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实施了,它改变了过去人为地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割裂成“工具性、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几大块的做法,对此作了更为深刻而准确的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现在和将来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基础,具用多重的奠基作用和功能。因此,语文课堂必须从工具性和人文性来开展教学活动,片面强调任一面都是不对的,甚至是有害的。工具性主要是从语言文字的实践和运用(主要指交际)出发的;人文性,则是指人文素养,包含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品味、思想道德、审美情操等。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拘泥于教本,机械地让学生掌握语文技能,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能落到实处。只有开放型教学,把教材与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但语文学科开放型教学又不能为开放而开放。它应当遵循“在开放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指导下开放”的辩证法则。因此,语文课堂开放型教学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促进语文整体素质的发展。

 那么,如何开展课堂开放型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呢?

【策略之一】 给足各种开放条件,促成学生全员参与

众所周知,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离不开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参与学习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就越强,而主体意识增强了,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然而,我感到在现在众多课堂上,学生参与意识不浓,缺乏活力、创造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提供的条件不充分。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各种参与开放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

1、融洽教学氛围,给足安全需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和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充分说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并给以积极的反馈。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控自己的情感,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时机,让学生“能探风雅无穷意”,对其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给予充分的欣赏和激励,使学生产生成功感。教师对学生要多作激励性评价,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上课。对待后进生,更要耐心地给予期待性评价,如“大家别着急,让他想一想”、“老师相信你”等,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积淀起参与的信心。

2、调整教学配比,给足参与时间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间,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教师的“讲坛”要变成学生的“学坛”,首先得在时间上给予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思考、说话、写作业,而不是只提出参与的要求,只闪现在参与的环节。现在众多课堂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这是一种激活参与的有效活动方式。但高效的小组学习,必须建筑在学生个体学习的基础上,首先得保证个体切实学习的时间。小组讨论时,时间也要充分,以使所有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得到训练。否则,小组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3、优化教学过程,给足参与空间

在开放型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渠道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走出封闭的课堂;不能滞留于师生单向的信息传递上,而要给足学生更大量的活动空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型,由教师独唱向学生全面活动转轨。

爱活动,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活动时,给足学生自由表现的空间。例我在教学《老张卖糖果》(五册)一课时,为了教学“一抓就准”这词,体会老张业务技术的高超,就准备了糖果、食品塑料袋若干,台秤替代物,让学生演示。通过体验,学生知道了老张的技术来自平时的勤学、苦练,也就自然而然明白了老张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思想。整堂课,学生兴味盎然,趣味浓浓。

当然,我们还应该在拓展课堂,开放教学上下功夫,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积累认知经验,为课堂参与缩短认知差距;也有利于学生展示“埋藏在内心深处最富足的才华”,因为课堂外陌生的领域能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蕴藏在心底的美好情感等等都挖掘出来。例我在教学《开国大典》(十一册),提前让学生作以下阅读准备:(1)搜集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物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认识天安门广场及四周的各大建筑物。(2)了解天安门广场发生过的重大事件。(3)收看国庆50周年天安门广场庆典活动。学生积极择题而行,或翻看图书,或请教他人,为学习营造了广阔的参与空间。
【策略之二】 探索各种开放模式,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开放型,就是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通过活动的形式,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和实践性,以活动促使学生素质的协调发展。语文课堂活动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

1、表演式。表演活动不仅是把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为生活言行,便于理解感受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良好方法。表演,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角色重认,其内在机制是将主体对象化,又将对象主体化的心理置换。小学生喜欢表演,希望通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移情作用,缩短与读物的心理距离。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五册课文《小马过河》、《寒冷鸟》、《丑小鸭》等,让学生表演,还注意利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让学生用想象拓展补充,并把它表演出来,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找骆驼》时,教师从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最后找到了骆驼处出发,让学生想象,如果商人再次碰到老人,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先组织大家讨论,然后再让全体学生设计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全文阅读
2、自读式。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因此,自读活动也就成了语文教学活动化的重要内容。具体地说,就是在深读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课文主线,并从中形成一二个中心的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点进行研究。学生可以查找资料,也可以离开座位找好伙伴讨论,进行课堂交流。在交流时,同学互补互评,达到对教材的全面读解,教师则随机交流点拨引导,并渗入重点训练。如深读《称象》(五册)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课文所写的“官员们称象”和“曹冲称象”这两部分,中间是用哪一句话连接起来的。学生找出了介乎两部分之间的“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听了官员们的议论,他站起来说”这句话。于是在“官员议论--曹冲听议论--有了办法”这条主线中,教师设置了研读中心:“官员们想出了哪些不好的办法,曹冲提出了怎样的好办法,曹冲的好办法与官员们的办法有什么联系?”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点来研究深读。通过课堂交流和全班的评议补充,教师组织的自读训练,获得了深读课文的成果,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组合式。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学生应当是课堂的主人。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一人主宰,对学生下指令,而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听老师指挥行事,少有合理的自由度。这无疑极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鼓励学生在教室内可以离开座位流动组合,愉快地投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中,可以按马蹄形或圆周形排座,更便于学生的自由流动,自由组合。如自读研究、讨论问题时,学生可以离开座位,与自已的好伙伴去商量;结合课文完成小制作活动时,也可以临时调换位置,与自已的好朋友合作。如我教学《军民一家》(五册)时,为了理解“艰难”一词,就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通过讨论,学生很快找出了相关的句子,明白了“艰难”指行动十分困难的意思。

【策略之三】 重视课内外结合 ,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出台,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更有了清醒的认识。作为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是人类一切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渗透和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政治、军事、经济、科研及工、农、商……无不是语文知识的沃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教学时,我们可充分利用教材在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上,去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并且沟通课堂内外,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 、阅读教学中的课内外结合 

不少课文寓知识性、趣味性和哲理性于一体,如《比金钱更重要》(八册)、《闪光的小球》、《找骆驼》等等。这类课文语言通俗,条理清楚,但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分预习,把学习活动向课前延伸,通过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再作适当的点拨,以突破难点,强化训练,加深理解。 

 如《比金钱更重要》一课记叙了我主动留下纸条承担责任这件事,通过两个人的对话,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本课语言流畅通俗,但所揭示的道理 “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却是难点。为此在教学前,教师可让学生作充分预习,请他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查找资料,以及能证明课文观点的故事、谚语、名人名言等等,以帮助他们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理解。教学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课内质疑、小组讨论,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读到最后一段时,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查找到的资料谈体会和感想,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大家畅所欲言,充分地理解了课文的内涵,课文的难点也就轻轻松松地解决了。 

还有许多课文的学习活动既可向课前延伸,也可向课后拓展,如五、六年级课文《将相和》、《少年闰土》、《我的战友邱少云》、《景阳冈》等等。教学这些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学习:或排演课本剧,或查找相关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或收集有关的自然知识、科学道理、背景材料,或开展相应的班队活动等等。通过课外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能力。  

2、作文教学中的课内外结合 

作文教学应注重生活实践和资料的收集,如高段作文《写板报稿》、《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我的课余生活》等等都以积累资料,整理成文为主。教学这类作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前加强课外阅读,开展体育竞赛、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勤于收集写作材料,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时再指导学生认真组织作文语言,一篇篇内容充实、语言生动的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一挥而就了。 

如教学中段作文《写一种动物》前,教师可先让学生去动物园参观或观看录像,观察动物的一举一动,同时请他们通过课外阅读或者上网查找,去收集有关动物的其它相关资料。作文时,教师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写作知识把观察所得和相关资料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了。 

 3 、练习教学中的课内外结合 

在练习设计时,要非常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成语、谚语、古诗、名言的积累,口语交际中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注意课堂内外的沟通,引导学生在课外作充分准备,则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观潮》(七册)一课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外先收集自己家乡的资料。通过多种途径,如上网、进图书馆、采访父母朋友、实地考察等等,或欣赏家乡迷人的自然风光,或了解家乡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或考察家乡与众不同的民俗民风,或收集家乡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同学们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能力,丰富了知识,收集到了许多富有家乡特色的资料,如海宁潮、海宁皮革、经编、轻纺村、徐志摩故居等等。由于学生课前作了充分准备,因此课上介绍得也头头是道,引人入胜,特别在讲海宁潮时结合课文,大大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自豪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和途径,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量,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开放式课堂教学,就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就是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力,努力使他们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交际功底,还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真正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来教育和培养。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组织者、指挥者或领导者,只是学生团队中平等的首席长官。只有全面实施开放性语文授课,国家新课程标准才能顺利施行,才能花开有获,硕果累累。 

    

 参考材料: 

《现代化与主体性》 杨小微

《小学语文教师》2002.5、6、7期

《语文学习的心理学分析》卢盛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2期

《我的语文工具观》刘国正

《大语文教学观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边霞   作者邮箱: mqdhf@mail.jxptt.zj.cn

标签:教学论文 开展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如何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
下一篇:荷花(第一课时)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