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45  
标签: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2.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

  教学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查找跟诗有关的资料、课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学前班开始就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一)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二)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一)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探究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3诗歌的写法

     (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

     (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四)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六)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七、板书: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耘田  辛勤劳动

                     (赞美)

                夜绩麻

                学种瓜  天真可爱

                     (喜爱)

 

标签:教学设计 第8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8册教学设计 四时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下一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