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08
标签:
教学设计
第7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7册教学设计
《听泉》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听泉》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听泉》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写了作者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将白天和夜晚听到的泉声用美轮美奂的笔调倾诉出来,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全文一共由5个自然段组成,是按照地点转移和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交代了地点。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白天“我”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第3——5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夜晚“我”在庆云寺借宿,细细聆听、品味着泉声,抒发了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总体感受。
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重点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作者听泉时的美妙感受。这一段的描写,最能让我们感受到鼎湖山泉水、泉声的独特之美。作者把泉声的美妙传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深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读准并理解“时隐时现”“不绝于耳”等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
3、情感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
四、【设计理念】
针对本课的特点,教法方面我采用了“导学式”教学方法。在学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在交流中碰撞;努力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表现泉声之轻柔、清脆、厚重回响、气势磅礴的特点。训练的同时,或以读代讲、或直观感受、或启发探究、或语言渲染……通过视听教材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验文字的美。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近文本。
(多媒体课件出示鼎湖山远景)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作者游览过的鼎湖山,它被人们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远远望去,葱葱茏茏、满眼碧绿。鼎湖山植物多,寺庙多,瀑布多,那儿的泉水颇负盛名!作者也正是慕名前往去听泉。
师:这节课,让我们与作者结伴同行,循着这鼎湖山的游览路线去听泉。请同学们轻读读题。
师:作者一路上不仅饱览鼎湖山的风景,更重要的是用耳去倾听大自然的妙曲。该怎么读,再来一次,齐。(见预设一)
二、精读感悟,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泉的什么?
2、再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写泉水的词语;用“ ”画出写泉声的词语。并读一读,仔细体会体会。
3、师生交流,品读。(见预设二)
(学生自读,分别勾画写泉水、泉声特点的词语,并细细感受,从而在脑海中勾画鼎湖山草丰木茂、鸟语花香、满目青翠的景象,为后文作者静夜听泉作孕伏。)
4、学习第3自然段(初识庆云寺)。
借助多媒体播放钟声。
师:听,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循着这钟声,我们来到了哪儿?出示庆云寺图片。
师:这就是庆云寺,这是一座古刹。你们自由练读第3自然段,要通过你的读让老师感受到这是一座古刹。
指名生展示读,师以评促读。
5、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静夜泉声的美妙)
师: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万籁俱寂”你怎么理解?(见预设三)
师:谁来想象一下“入夜,山中万籁俱寂”的情景?
师:描述得很投入,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万籁俱寂的夜晚。
师:入夜,万物都寂静下来,在庆云寺的厢房里,古色古香的茶几上也许燃着一盏青灯,作者躺在床上侧耳倾听着这美妙的泉声,文中有三个词语描写了作者是怎样听泉的?找一找。一起说。
生:聆听、辨识、品味。(板书:聆听、辨识、品味)
师:“聆听”是怎样地听?(见预设四)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也来用心静静地、仔细地听泉吧!
课件播放四种泉声。
师:听到几种泉声?
师:作者把聆听这四种泉声的感受写了下来,请你们找出文中描写
教学设计:
这四种泉声的句子,好好读一读,看看这泉声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生自由读,勾画。指名读。
这泉声给你怎样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
师:咱们美美地读一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师生配合读。师——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生——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师:读得真有味!
师:咱们再来听听这美妙的泉声,如果你是作者,你仿佛听到了哪种美妙的泉声?仔细品味一下,那像什么?(见预设五)
师:轻柔的、清脆的、厚重回响的、雄浑磅礴的泉声各有各的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拓展练习:
1、那像( )一样( )的,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那像( )一样( )的,是泉水正在拍打卵石;那像( )一样( )的,是泉水正在穿越草丛;那像( )一样( )的,是泉水正在流连花间……
师:还有一些泉声更奇妙,谁来读最后一句。
师:为什么泉声会有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的变化?
师:从文中的省略号,你知道了什么?试着练写。(见预设六)
三、赞泉颂泉,拓展文本。
师:真令人陶醉!我聆听、辨识、品味着这美妙的泉之曲,仿佛觉得这清泉汩汩地流进我的心田。作者在听泉,更是在颂泉呀!来,让我们拿起书,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鼎湖山泉如画,泉如诗,泉如歌,我们愿这清泉常在,愿这清泉常鸣!送给同学们一首小诗《鼎湖山听泉》。
生齐读:小雨薄雾鼎湖山,一路浓荫一路泉。夜听清泉奏妙曲,蕴育生机润心田。
板书:
20 听 泉
泉水:时隐时现
泉声:不绝于耳
聆听、 辨识、 品味
标签:
教学设计
第7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7册教学设计
听泉》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听泉》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下一篇:
《听泉》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