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04  
标签:教学设计 第12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12册教学设计
《魅力》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一:学目标:

1:识字6个,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根据课文内容猜测等方法理解“魅力,褴褛,绅士,无动于衷,姗姗而去”等词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等方法体会理解文章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3感受语言的魅力。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人添加的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三:教学准备

重点语句和春天美景的图片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示范指导魅的写法,利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魅力的意思。

(结合孩子的回答情况指导:要真正理解词语的意思只是在字典中查到还是不够的,还要在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让孩子把字典上的解释简化成自己的理解)

二、自由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 学生接读课文,提出读听要求:读的同学读准字音,听的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 简单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交流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根据举手的情况指导学生概括写事文章的思考方法。)

三:感知老人可怜,对比路人的冷漠

(一)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

1:交流画出的语句,板书褴褛正音,根据偏旁猜测意思。说说通过褴褛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读书方法:透过词语,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才是会读书,那你透过头发斑白,双目失明又读出什么呢?)

2:交流读书体会,指导感情朗读。

衔接:这么可怜的老人,繁华的巴黎大街上的行人是怎么对他的呢?

(三)默读课文,画出路人的表现的语句,简单写写体会。

1:交流出示句子,教学生字词语

出示: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教学多音字“着”,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绅士,姗姗而去”。

并指导学生用读表达自己对姗姗而去的理解。积累词语姗姗来迟。

2:交流体会,相机摘出无动于衷

师生一起板书会写衷字,出示字典衷的解释,选择理解成语的意思,结合上下文找出文章中看出无动于衷的词语,加深理解词句。

3:结合教师的节奏手势读出对无动于衷的理解。

四、以读代讲,感受老人的悲与喜

1:交流读好人物对话的方法。

2:能力迁移,教师引导学生读好文章中老人的两句话语。

预设:假如第一句老人的话读不出其中的悲伤的感情。可引导学生结合前文老人的可怜进一步体会假如今天讨不到钱,老人的日子会怎么过,再读。第二句可结合文章的句末感叹号进一步指导读。

3:师生配合读文章的2————5自然段

五:读后质疑

读后让学生质疑,顺疑导课,想一想春天到了让我们想到什么?

六、美景和黑暗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一:小声读课文画出春天来了让我们产生联想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1:初读感受语句的美。

2:边读边想象文章中的画面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要求孩子把语言文字读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会一起交流心中的图画)

3:交流想象到的画面,相机让体会深刻的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4:结合生活体验感受春天的美景,交流中尽量把话说美,打动别人。顺势让说的动情的同学动情的读书。

5:教师出示春天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配乐再美美的读文章中的句子,鼓励背诵积累语言。

教师渲染:教师边演播描绘春天美景的课件,边深情地说:的确,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这一切多美呀,多么令人陶醉呀!可是,对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却是一片添黑(屏幕随之变黑)

6:交流现在的感受,理解诗人所加语言让路人行为发生改变的原因。

相机再读课题。

七、拓展实践,深化理解

出示课后选作题目。在电灯旁,水池边,草地旁,水龙头边写一句警示语语。

八:板书设计:22语言的魅力

无动于衷------------纷纷相助源

九:教学反思

标签:教学设计 第12册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12册教学设计 魅力》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下一篇:《魅力》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