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67
标签:
教学设计
第4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4册教学设计
《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会认16个字,能够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基本技能:学习积累成语,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相互合作。
思想教育:使学生通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明白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各类交通工具的资料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收集相关的交通工具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块学习了《南辕北辙》,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非常满意。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表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板书:远行靠什么)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听录音范读课文,让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读完后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教师再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a、齐认读生字卡片。
b、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或练习说话
c、利用学具,进行识字游戏。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自己读、同桌一块读、四人开火车读等。)
三、学习书写生字。
1、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2、给字分家。
分别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独体字。
3、让学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与形近字的区别。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猜字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师拿着卡片)这些卡片上的字都是《远行靠什么》这一课中的生字,老师从这些卡片中随便抽取一张,你来猜猜是哪个字?看谁是认字的小能手。
二、导入课文。
师:你们放假的时候,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哪些地方玩过、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远行靠什么》这一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课言语默读一遍,在默读的时候,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像在第一个自然段,老师就找到了“最初”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们再找一找。
(学生边默读边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出示小黑板)师:在这些时间里,人们远行靠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指名学生读对应的段落。)
3、(出示课文挂图)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它们的速度越来越快,远行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这些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了。)
4、师:是啊,现在人们又发明了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老师去找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出示图片并介绍,齐读第6自然段。)
5、师:老师也请同学们回去的时候去找资料了,哪些同学有收集到了,请到台上来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
6、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交通工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师: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现在应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7、齐读课文。
8、师:你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就把它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9、师:学完了这篇课文后,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四、拓展练习。
师: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画出来向同学们介绍。
标签:
教学设计
第4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4册教学设计
远行靠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下一篇:
《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