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11  
标签:教学设计 四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培养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现的字词。

  (二)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再划分结构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概括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自然段适当归并),划分结构段,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认识“倔强”一词的读音和意思。简介二万五千里长征(参见“资料”)。布置预习,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述的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十分倔强,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忍饥挨饿”的“挨(2i)”,不要读成“挨家挨户”的“挨(1i)”的音。

    “薄嘴唇”的“薄(b2o)”不要读成“薄弱”的“薄(b$)”的音,前者多用于口头,后者多用于书面。

    “牛膝骨”的“膝(x9)”不要读成“漆(q9)”的音。

   2.默读或自由轻声读课文,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自然段的段意(提行排列的第5~8和9~10对话形式的自然段,可并成两个小段归纳)。

    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起一件往事。

    第2自然段:在草地上行军时,有个小红军跟陈赓同志一样掉队了。

    第3自然段: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马。

    第4自然段:小红军说他体力强,不要骑。

    第5、6自然段:陈赓命令小红军骑一段路,小红军倔强地要跟马赛跑。

    第7、8自然段:陈赓同志说一块儿走,小红军说要等同伴,没同意。

    第9、10自然段:陈赓同志给小红军青稞面,他说还多呢,陈赓同志只好走了。

    第11自然段:陈赓同志平静不下来。

    第12自然段:陈赓同志调转马头返回来时,小鬼倒在地上。

    第13自然段: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深深自责,十分悲痛。

   3.引导划分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想一想,议一议,再解答。

    ①读了课文,看看课题,课文主要写谁?还写了谁?

     (主要写小红军,还写了陈赓同志)

     小红军是怎样一个孩子?

     (倔强的孩子)

     “倔强”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

     (性情刚强不屈)

    ②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红军倔强的事实,哪些自然段写了陈赓同志发现小红军牺牲和他的自责、悲痛?(不解答,供分段考虑)

    ③开头的自然段交代了故事是陈赓同志“深情”地谈起的“一件事”。“深情”是什么意思?

     (感情深厚)

     “往事”是指什么时候的事?

     (二万五千里长征时)

     发生在什么地点?

     (荒芜人烟的草地)

    ④根据以上问题的解答和提示,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讨论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过一件往事。

     第二段(第2~10自然段):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想帮他一块儿走。小红军说服了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

     第三段(第10~15自然段):陈赓同志不放心,回头找小红军,他已经牺牲了。陈赓同志深深地自责。

    ⑤把各段段意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自己归纳,再小组(或同桌)议论,最后课堂解答,订正:

     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要帮助小红军一起走,却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同志走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责怪自己。

    ⑥让学生比较:三个段落的段意连接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是的,但不是一字不变、一字不减地照抄原句。要去掉重复的词语,该合并的合并,该更换的更换,达到简洁扼要的目的。

   4.再学习一种记事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了什么四个要素,再归纳组织:

    时间:长征中

    地点:草地

    人物:陈赓和小红军

    做了什么:陈赓要帮助掉队的小红军,却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离开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地责怪自己。

   5.小结:用归纳法和抓四要素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再通读一遍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深入了解小红军是怎样倔强地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骑马先走的。

  (二)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三)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倔强”、“疲惫”、“浮现”、“荒无人烟”、“满不在乎”、“无可奈何”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深入了解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倔强地说服陈赓同志骑马先走的。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思考·练习”第3题的三个句子中括号里的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三、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提出问题供边读边想:

   1.故事是从第二段写起的,那么,第一段也就是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起了什么作用?

   2.课文第二段是表现小红军倔强的,哪些地方看出这种倔强?

   3.小红军倔强的表现跟陈赓同志有什么联系?从小红军牺牲前后的事实,反映陈赓同志是怎样看待小红军的?

  (二)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根据提问展开讨论:

   1.读第一段,看看这一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没有这一段行不行?

    (第一段交待了故事的来历。没有这一段,第二段提到陈赓同志时,会给人一种突然的感觉。第一段还表露了陈赓同志对小红军“深情”怀念的感情。它是故事的“引子”,不能没有它。)

   2.轻声读或默读第二段,从有关词语和句子中进一步领会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一段是写陈赓同志遇到一个跟他一样掉队的小红军,想帮助他,却被小红军倔强地说服了,只好自己走了。为什么陈赓同志和小红军都掉队了呢?

     (因为他们“十分疲惫”了。)

    ②“疲惫”是什么意思?先查查工具书,再从课文里找一找造成疲惫的原因。

     (“疲惫”是非常疲乏的意思。造成疲惫的原因,课文中有:“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

    ③看来,行军途中造成疲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常常忍饥挨饿,连马都没什么可吃的,成了“疲惫的瘦马”,何况是人呢。)

   3.第二段的第2自然段写了小红军的外貌。读一读,看看小红军的外貌有什么特点?从这些外貌特点看出什么?

     (“黄黄的小脸”的“黄黄”,“两只脚穿着破草鞋”的“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的“又青又红”,从这些特点看出小红军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已经非常虚弱、疲乏了。)

   4.陈赓同志见到掉了队的小红军年龄这么小,这么疲惫,一心想帮助他。那么,陈赓想怎样帮助他?小红军“倔强”地没有接受帮助,从哪些表现看出这种“倔强”呢?

     默读课文,把陈赓同志想帮助小红军的举动概括地说出来;把表现小红军“倔强”地拒绝帮助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他这样做表明什么,然后解答。

     (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会儿马,并且命令他骑,还要跟他“一块儿走”,给他青稞面,结果都被小红军找理由拒绝了。)

     小红军“倔强”地拒绝帮助的词语和句子,以及他这样做是为了表明什么,议论、解答后,通过下列表格归纳、小结(顺便解答“思考·练习”第3题第(1)问。)

   5.最后,“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趴上马背,朝前走去。”这句话里的“终于”和“只好”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如果把“终于”和“只好”去掉,意思有什么不一样?读一读,比较一下。

    (“终于”是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只好”是不得不这样的意思。用了“终于”,表明小鬼说服陈赓同志是费了周折的;用了“只好”,表明陈赓同志不管怎样想帮助小鬼,小鬼也有理由拒绝,没办法,不得不离开他。这两个词,看起来平平常常,这里用了它们,把陈赓同志一心想帮助小鬼,而小鬼又想方设法拒绝帮助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6.阅读了这一段,进一步理解陈赓同志和小红军一个想帮,一个不接受的感情。下面分角色朗读这一段,把感情读出来。

  (三)阅读第三段,提问思考,再解答:

   1.陈赓同志骑在马上朝前走去,“心情老平静不下来”。“心情老平静不下来”换个说法是什么?

    (老放心不下。)

     为什么放心不下呢?

    (以为一个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单独行动,怎么能不出意外呢?)

   2.这时,他想起一连串跟他打过交道的穷孩子,有上海的,有广州的,还有香港的,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浮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出现”?

    (“浮现”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包括接触过的人,再次在脑海里显现,换句话说就是想起来的意思。“出现”,是实在地显露出来,所以不能用。)

   3.当陈赓同志不放心小鬼,于是想起一连串各地的穷孩子。这时,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为什么想起过去一连串的穷孩子就觉得自己受骗了?

    (上海、广州、香港码头,都是陈赓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都是积极参加革命的红小鬼。这些孩子共同特点是:不怕苦,不怕累,即使遇到牺牲的危险,也从不拖累大人。从这些孩子特点,联想到刚才的红小鬼的言行、神情,跟这些孩子是一样的。陈赓同志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

   4.于是,陈赓同志“掉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为什么要狠踢马肚子奔跑起来?

    (陈赓同志意识到小鬼有因疲惫饥饿而牺牲的危险。)

   5.结果,陈赓同志找到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最后牺牲在马背上。这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了”,陈赓同志全明白什么了?议论后,再解答。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指的是小鬼倔强地不肯骑马,倔强地不肯和陈赓同志一起走,不肯接受陈赓同志的青稞面,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别人。)

    这种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别人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什么高尚品质?

    (是一种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6.小鬼牺牲了。陈赓同志“一把搂住他,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自己责备自己,“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一把搂住”、“狠狠”、“怎么对得起”、“小兄弟”,这几个词语反映了陈赓同志当时的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反映了陈赓同志对革命的下一代和接班人的深切爱护和关怀。这几个词语说明陈赓同志因为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时救护小鬼而深深悔恨,十分悲痛。)

   7.有感情地通读一遍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第一课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读读写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倔强”、“疲惫”、“口吻”等十一个新词,理解课文中“小红军”、“小鬼”、小家伙”、“小兄弟”等不同称呼的用意。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第一课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1.检查抓课文主要内容方法的掌握。

    说一说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先通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再读懂每个自然段,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最后把各段段意连起来,去掉重复的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回忆本课各段段意,再说本课主要内容。指出记事的课文(如本课)也可抓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了什么事四个要素归纳主要内容。

   3.出示《夸奖红军娃》或(《小青蛙》)任选一文的段落大意,再练习归纳主要内容。顺便抓出四个要素归纳。

    ①《夸奖红军娃》:

     第一段意:长征时,红军打下辣子口,某连二班驻扎在靠山村吴大娘家的院里。

     第二段意:红小鬼天天为大娘打柴、挑水,还修补了院墙。换防时,门前贴了“打柴、挑水别忘给大娘”的条子。

     第三段意:三班来了,又一个红小鬼接着为大娘打柴、挑水,又盖了鸡窝。

     第四段意:部队开拔了,大娘逢人夸奖红军娃个个好。

    ②《小青蛙》:

     第一段意:我在水沟捉住一只小青蛙。

     第二段意:我把小青蛙拿回家玩起来。

     第三段意:舅舅说青蛙是益虫,是“农田卫士”。

     第四段意:我把小青蛙放回水沟。

  (二)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巩固对“口吻”“浮现”“满不在乎”等词语的理解。用后两个词语造句。

   1.“口吻”是口气的意思,课文中是指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气让小鬼骑马的。

     提问:还可以说什么什么口吻?试着说一说。

     (严肃的口吻、取笑的口吻、责备的口吻、温和的口吻……)

   2.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注意“浮现”和“出现”的区别。读课文中的原句,再出现范句。

     浮现——看着眼前这几棵小杨树,枝繁叶茂的,两年前小队植树、护树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满不在乎——小弟弟跌倒了,我赶快跑过去扶,他自己站起来,满不在乎地摇摇头,说:“姐姐,不疼,不疼!”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由读,再分角色读:先三人一组分读(一人读小红军,一人读陈赓同志,另一人读叙述语。)最后指名三人读。注意人物身份,注意随着事情的发展,感情的变化,语气也应相应变化。

  ◆[2004-06-02]

 
标签:教学设计 四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倔强的小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雪猴(网友来稿)
下一篇:登山(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