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109  
标签:教学设计 第10册教学设计 S版第10册教学设计
《孔明借箭》教案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对照注释和使用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联系课(__lian xi ke)文内容,掌握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课文人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学习,提出疑问,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2、 在了解课文故事背景的基础上(zai le jie ke wen gu shi bei jing de ji chu shang),了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理清文章的线索,训练复述这个故事。

  情感态(qing2 gan3 tai4)度价值观目标:

  1、 品读故事,能对故事中的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 激发先生阅读古典名著的爱好,拓宽阅读视野。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在读书交流活动中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学预备:

  《三国演义》的视频资料。(_san guo yan yi _de shi pin zi liao _)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 开门见山,名著引入。

  1、师: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你一定知道关于他的许多故事。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故事。(先生应该会说出“空城计”、“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故事。)

  2、这些故事都出自我国哪个名著呢?(《三国演义》)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用奇谋孔明借箭》就是节选自我国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3、 板书课题。

  二、 咬文嚼字,初读课文。

  1、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师:在预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感觉到了,这篇课文和我们原来学习过的课文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文体叫做文言文,也就是我们寻常说的古文。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知道许多出色的故事。文言文语言简练典雅,抑扬顿挫,读起来琅琅上口。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上有收获。

  2、 先生分小组学习(xian1 sheng1 fen1 xiao3 zu3 xue2 xi2)。

  先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文言文词句。

  方案一:

  先生能通过自己学习和小组交流理解课文中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在该环节,教师给先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并指导先生交流。让先生按照课文内容,用讲故事的方式说一说课文的意思。方式是选择某个小组讲述故事的某个部分,可以是选一个代表说,其余同学补充;也可以是小组先生一人说一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先生把握不准的文言字词,并结合板书加以强化

方案二;

  先生翻译文言词语障碍颇多,不能顺利理解课文。教师先采用范读的方式给先生创造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意境,通过在字音和语气等方面的提示,启发先生思索文言词语的意思,并使其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得以缓解,逐步发生学习兴趣。然后再分小组让先生探索学习,依然要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最后进行全班交流,理解文言词句。

  3、 集体交流。

  三、 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 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师:东汉末年,曹操刚刚打败刘(shi1 _dong1 han4 mo4 nian2 _cao2 cao1 gang1 gang1 da2 bai4 liu2)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挡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都督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为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想借此整治和陷害诸葛亮。故事因此展开。

  2、 先生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二课时

  一、 情景导入,回顾故事内容。

  观看草船借箭的视频,激发先生的学习兴趣。

  二、 品读故事,了解人物特点。

  1、 提出中央话题:诸葛亮、周瑜和鲁肃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相关的句段,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2、 先生展开学习。

  3、 集体交流。

  师:诸葛亮这个人物让大家印象深刻,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你会用哪个词呢?

  先生应首先想到“神机妙算”一词。

  师进而提问,“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他算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预设:

  1、诸葛亮算到了三天后天有大雾。

  2、诸葛亮算到了曹操的性格多疑、谨慎,在浓雾中不敢容易派兵出击。

  3、诸葛亮算到了鲁肃的为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不会食言,所以让他替自己准备借箭用的材料,而且确保不会让周瑜知道。

  ……

  教师结合先生的回答,疏导先生想象诸葛亮胸有成竹的神态,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课文。并针对先生的回答做相关板书。

  师: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方面的因素他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一一做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是“神机妙算”。 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有何感叹?

  指导朗读:周瑜当时会(zhi dao lang du _zhou yu dang shi hui)是怎样的心情?那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师:那(shi _na)么,你认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如果我们换一个立场来看待周瑜呢?(站在东吴的立场

预设:多数先生对周瑜的认识可能局限于,他心胸狭隘,疾贤妒能。教师应疏导先生从东吴的利益角度给予理解人物。

  师:对于鲁肃呢?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结合先生回答,相应板书。

  三、 发散思维,(fa1 san4 si1 wei1 _)创造性学习。


展开全文阅读
  1、师:无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忌害之心,还是鲁肃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谨慎多疑,我们都是从文章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中体会到的?

  (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的。)

  师:对,这也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语言,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境采访,深化认识。

  (1)采访“孔明”。

  师:孔明先生,您在借箭中的表(zhong de biao)现我佩服不已,请问您在向周瑜立下军令状时,怎会有如此把握?

  生:因为我了解周瑜的为人,知道他对我有忌害之心,面对他的忌害,只能智取。再加上我还准确把握了曹操的心理,同时,我还懂天象、识地理,在心中对这件事有一个完整的谋划和安排,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把握立下军令状呀!

  师:(以记者身份评价)您在借箭后曾对鲁肃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知奇门,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广泛地学习,深入地思考,大胆地实践,这也许就是全部的答案吧。

  (2)采访“周瑜”。

  师:都督,您才华横溢,名冠江南,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您有何感叹?

  (3)采访先生。

  师:在座的各位同学,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你们也许有更多的话想说,把你们的最想说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送给故事中的他们,也送给今天的我们。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师: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结论)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将会让你们过目难忘,多读书、读好书,也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从先生熟悉的历史故事入手,能吸引先生听课的兴趣,调动起先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先生一个清楚的认识,使(gei xian sheng yi ge qing xi de ren shi _shi)其了解不同的文体。

  放手让先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能培养先生的阅读能力。

  根据先生的状况确定教学方案,体现先生主体的教育理念。

  把课文读懂是进行下一步教学的基础,因此,此环节一定让先生理解课文内容。

  让先生通过讲故(rang xian sheng tong guo jiang gu)事的方式说出故事的梗概。在此过程中疏导先生理清故事的线索。

  视频能快速吸引先生的注重力。

  课文故事情节很强,人物的性格特征会给先生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这个话题能使先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结合课文,先生能认识到一个有胆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认识周瑜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性格特征。

  疏导先生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习作方法。

  角色朗读能促成先生对人物的把握。

  激发先生主动思考的习(ji fa xian sheng zhu dong si kao de xi)惯。

  提升认识。

  “教是为了不教。”让先生从课上得兴趣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应是语文课学习的一种境界。

标签:教学设计 第10册教学设计 S版第10册教学设计 孔明借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孔明借箭》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下一篇:《用奇谋孔明借箭》教学反思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