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517  
标签:教学论文 一年级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讨(网友来稿)
湖北十堰郧县城关二小 程平

[摘要]20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有是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素质。因此,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合作学习的意义,在实际实验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来自教师方面的)以及改进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意义 问题 建议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它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是指导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即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等。在这里,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伴随着试验区教师的课堂实践,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得到实验区广大教师的肯定,也越来越被实验区广大的学习接受和喜欢。它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倡导的学习方式。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培养了学习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过去的课堂中,虽然也有合作,但那只是浅层次的讨论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它具有深层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有不同的合作形式,有严格的人员分工,有共同的合作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只有相互团结,相互信任,在共同的期望目标激励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另外通过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比较,又形成了一种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体现了合作、又体现了竞争,使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得到了有效发挥。同时,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现代社会是工业化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团结协作、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更是一种国家和社会所共同倡导的时代精神。

(二)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

过去的课堂,多数情况是老师讲学生听,既是学生发言也是学生站起来一个一个的讲,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学习好的同学讲的多,因为学困生多数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把老师提出的问题表达清楚。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课堂上只有少数同学发言的被动局面,有时老师想让学习差的同学讲一讲,那也只是作为“面向全体”的点缀罢了,因为客观上老师确实怕学困生讲不清楚,耽误教学时间。而合作学习就有效地打破了这种局面,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全体同学都必须参与到其中,还必须按照分工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得到本组同学的补充认可后,在班级中与其他同学交流,因为有分工、有责任,大家都必须发言。在这种参与互动中,学生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和过去的接受性学习相比,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面对共同的问题,每个小组、每位同学都必须按分工先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前提,即使你的意见是错误的,也必须自己先讲出来,再得到别人的纠正。因此,学生都得动脑筋来思考问题。而讨论的问题经过小组的补充,再经过全班的交流修正,形成比较科学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优生得到了锻炼,因为他们的意见多是被肯定的,而学困生也在互补、互动中学到了知识,促进了发展。这种学习式如果长期坚持,有效运用,定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合作学习的方式也随着课改实践的过程而不断深化,学生合作讨论的问题也从老师提出、学生提出到多种形式的提出问题。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能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现最多样化学习形式的结合。特别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思维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在合作讨论中,老师已不再限定学生讨论的答案统一在老师事先限定的框框之中,学生讨论结果也有很多是老师始料不及的,但却是精彩独到的、受学生瞩目和欢迎的,是超越老师和挑战教材的。值得惊喜的是,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有很多过去曾是一言不发的同学,很多时候也能产生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奇特的想法,博得师生的刮目相看。

二、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合作学习已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践中运用。但是综观课堂实践过程,我们必须看到,合作学习方式在操作层面上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来自教师指导方面的,有些甚至是很严重的,如不及时纠正,有可能产生错误导向。从目前情况看,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

(一)形式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老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只把它当成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在课堂上过一会儿用一次,(有人听课更甚),以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这样的合作学习实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是一种典型的无效学习。

(二)教师提出问题不当,难易无度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恰当地提出问题,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不加思考,随着提出问题。这样问题太容易,没有讨论价值,答案是书中现成的,俯拾即是。讨论的问题太难,又使学生不着边际,结论胡诌八扯,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降低了学生的讨论兴趣。

(三)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合作学习时间,达不到应有的讨论效果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的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也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往往又不是做得很好,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使学生显得匆忙、零乱,来不及形成较完整的答案,就又被老师打住进行其他内容。之所以这样做,从主观讲,还是老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害怕学生的讨论话题超出了教材内容而难以把握评判。从客观讲,主要是怕耽误教学时间。如何做到恰到好处,还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摸索。


展开全文阅读
(四)学生知识层次的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不同,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搞好合作学习有几个重要因素,即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有效沟通和相互间对讨论同一问题的共同责任等。也就是说,好的合作小组,应该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共同的合作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够互相信任、积极配合去完成共同的任务。但我们的学生实际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往往是按座位就近搭配分组,很多老师还特别注重好、中、差搭配结合,这样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往往就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而是一个依赖的、主从的关系,即知识基础好、表面能力强的同学,就成了小组的主帅,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甚至一言不发,即使发言,不是语无伦次就是不着边际,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肯定是最差的。

(五)重复不变的讨论形成和人员分工,降低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是形式使用的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常识。但在我们的课堂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有很多合作学习小组甚至一学期都不改变形式,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使有的合作讨论就完全失去意义,个别同学将讨论变成了玩耍、嬉戏。

三、改进建议

通过对以上课堂实践问题的了解分析,我们找到了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原因,也就找到了改进办法。我认为,从目前情况看,要搞好课堂合作学习,教师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改进工作:

(一)认真学习和理解课改的新理念

从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是因为教师新、旧理念“打架”造成的。最根本还是教师对新理念的深入理解不够,跳不出过去教学的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看到学生的在这种互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探讨出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无法预设的重要问题,没有认识到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素质的过程,这是学生发展、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二)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

新课程是新观念和新实践的结合,这个过程需要磨合,开始出现些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想尽快地进入状态,就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发扬光大。从我们实验区的实际情况看,这方面做得好的老师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三)增强学生观,以自己学生的客观实际为实践前提

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南北有差距,东西不同俗。就同一地区,也是山川有别、城乡存异。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建立在符合自己的学生特点的前提下。提出问题、指导教学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生搬硬套。表现在课堂上,要求教师提出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从成功教育的思想特点出发,就是要掌握好学生知识的起点,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中的成功喜悦,培养成功心理意识。

(四)合作讨论时机的选择,应是学生对课堂出现的问题不由得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时

前面已讨论了提出合作讨论问题过易、过难的弊端,有经验的老师都十分注重这个问题,善于抓住恰当的讨论时机。当有学生提出此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独立思考之后,没有结果,学生表现出很想知道答案但无法解决时,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效果很好。

(五)合作讨论的结果运用应体现民主性、广泛性、检查反馈性

目前,在我们实验区的课堂上,还存在着只安排讨论但不重视讨论结果的问题,或者不把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科学的小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这种学习形式索然无味,而因此降低学习兴趣。实际上这种合作讨论结果的运用,既是对老师整理、归纳、发现问题的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总结,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教师要根据合作过程讨论的重点,了解讨论的结果,特别是要从中发现那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价。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代表发表意见。实在没时间,应在课下抽查或检查,以保证对学生情况的最基本了解,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

(六)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

作者邮箱: chinacpu001@163.com
标签:教学论文 一年级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下一篇: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