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设计教案
阅读:274  
标签:教案 第12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12册教案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复习课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彭月秋供稿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已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2、能够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整理,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辨异能力。

  3、在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负责态度。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展示目标要求通过对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整理,达到下面的目标:

  1、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的方法、步骤。

  2、会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3、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时讲究整洁、美观。

二、回忆梳理,结成网络

  组织回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

  师生边回忆边构成如下知识结构:(板书)

  

  三、组织记忆,融会贯通

  对照黑板上的知识结构图,同桌间相互讨论,边说边记忆。

  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辨别: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异同?

  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基本一样,如果连接每个直条的端点,就使条形统计图变成了折线统计图;而沿着折线统计图的各点画出直条,就转变成了条形统计图。

四、练习矫正,形成技能 

   1、填空。

  (1)某机床厂上半年生产情况统计表

  

  ①上半年共生产机床( )台。

  ②平均每年生产机床( )台,平均每个季度生产机床( )台。

  (2)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用2厘米长的直条表示8吨,用(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12吨。

  (3)要反映数量间的增减变化情况,应当绘制( )统计图。

  (4)要表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需绘制( )统计图。

  (5)医院里,要反映病人体温变化情况,应当绘制( )统计图。

   2、分析图表。

  (1)某机床厂1996年上半年生产情况统计表

   

  (2)某班数学期中测试情况统计图

  ①这是( )统计图,它的一个单位长度表示( )。

  ②这个班有( )人,分数在( )段的人数最多。

  ③这次考试的及格率是( )%。

  

(3)虹美电视机厂产值统计图

  

①填表中数据。

  ②这是( )统计图,全年产值( )万元。

  ③产值最少的是( )季度,产值最多的是( )季度。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 )%。  

(4)右图是新华小学本学期植树情况统计图。

  ①它是( )统计图。

  ②表示种杨树棵树的扇形圆心角度数是( )°。

  ③如果一共种树240棵,求种植多少棵柏树,应列式为( )。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彭月秋供稿

第一课抽屉原理

【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 (课文第70页-71例1,2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上课前同学们告诉老师,我们班有59人。有了这个信息,老师就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咱们班至少有5个人是在同一个月生日的。老师有问过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了吗?

生:没有。

师:那么,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老师为什么就敢肯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这其中有什么样的道理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一一列举

师:要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的数据开始研究。现在老师要求你们“把4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你会怎样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课件出示:

2 2 0

2 1 1

3 1 0

4 0 0

2、判断对错

师:针对“把4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这个事儿,现在有下面这样的一些说法,我们一起来判断说的对不对?

出示:1)不管怎么放,任意一个抽屉里最多放4本。

      2)不管怎么放,任意一个抽屉里至少放1本。

      3)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恰好有2本。

 4)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本。

      5)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

      6)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

师:首先来看第一个说法:不管怎么放,任意一个抽屉里最多放4本。

生:对的。

师:第二个呢?不管怎么放,任意一个抽屉里至少放1本。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很明显,有的抽屉里没放书。

师:很不错。我们就要像这位同学一样,如果你认为不对,我们就要找出一个这样的反例来推翻它。下一个!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恰好有2本。


展开全文阅读
生:错!在(3,1,0)和(4,0,0)这两种放法中就找不到这个抽屉。

师:第四个说法呢?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本。

生:不对!

师:请你举出一个反例来。

生:在(2,2,0)这种放法中就有一个抽屉里没放书。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在每种放法的三个抽屉里,总会找到放有1本或多于1本书的这样一个抽屉。

师:我们来找找看!(2,1,1) (2,2,0) (3,1,0) (4,0,0)

师:第五个“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

(根据刚才判断第四个说法的经验,学生应该会判断此种说法是对的,师也可带领学生去找每种放法中的这个抽屉)

师:最后一个!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

生:不对!在(2,1,1)和(2,2,0)这两种放法里就找不到这个抽屉。

3、引导探究

师:通过大家的判断,最终有三种说法是对的。“不管怎么放,任意一个抽屉里最多放4本书”这个不关心,我们今天不研究这个。我们主要研究这两个:“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本”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

师:在说话的时候,我们经常性地会说一句话强不强。比方说,咱们班有多少人?你说“我们班多于30”人,我说“我们班多于50人”。那你们觉得,哪句话更强一点?

生:“我们班多于50人”这句话更强一点。因为“多于50人”就更加“多于30人”。

师:同意吗?那在这两句话中(“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本书”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哪句更强一点呢?

生:第二句。“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了,那“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本书”就肯定不用说啦!

师:那我们就把更强的这句话留下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把4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4、深入研究

师:如果多了1本书,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我们可不可以还用“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这句话来作结论?

第一种情况:

生1:不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比如(3,1,1)的放法。

师:你的意思是用一句更强的话代替它了,是不是?也就是说,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本书”是对的,“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也是对的,现在你能用一个更强的结论来说明这个结果“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是这个意思吧?

师:同学们同意吗?

生2:我不同意!

师:你不同意,请你举出一个反例来推翻它!

生2:如果是(2,2,1)这种放法,就可以推翻“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还是只能说“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第二种情况:

生:可以!

师:现在多了一本书,由4本到5本,我们当然可以肯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但——是不是可以用一句更强的结论,比如说“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呢?

生:不行!有(2,2,1)这种放法就行不通了!

师:看来,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肯定不能说“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那——要达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这个结论,6本书行不行?

生:不行,(2,2,2)就没有这个抽屉。

师:果然不行!6本不行,7本呢?

生:可以!(学生有可能举出各种正例)

师:不能举出推翻它的反例,那就是说7本可以。也就是“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那——能不能说“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4本”?

生:不能,(2,2,3)这放法就行不通。

师:至少要几本书,才能得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4本”这个结论?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也可适当地讨论、交流)

师: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想,“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4本”这个结论如果不成立的话,那么每个抽屉最多只能放3本,这样的话总共只能放下9本,与 “10本书放进3个抽屉”这个前提条件是相矛盾的。所以“10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4本”。

师: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4本”这个结论是对的,那么,“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也是对的,“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还是对的,当然,“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本”肯定是对的。不过,在这里,哪个结论是最强的?

生:“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4本”这个结论是最强的。

师:“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5本”呢?

生:不行!(3,3,4)

5、提出问题

师:既然这样的话,把100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本”是可以的,“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本”或者“至少有3本”都是可以的,……,“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50本”行不行?

生:不行!(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师:那最多可以说到哪个呢?

生:34!如果每个抽屉放33本的话,剩余的1本可以放到任意一个抽屉里,所以“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4本”。

师:那你的这个“33”是怎么得到的?

生:100÷3=33……1。

师边叙述边板书:把物体尽量多地“平均分”给各个抽屉,看每个抽屉能分到多少个,剩下的物体不管放到哪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比平均分得的个数(也就是商)多1个。

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    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1)个物体

6、介绍“抽屉原理”

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人们以他的名命名,又称“狄利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应用原理,解决问题

篮子里有苹果、橘子、梨三种水果若干个,现有20个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都从中任意拿两个水果,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小朋友拿的水果是相同的? 

四、全课小结

在用“抽屉原理”解决的一些问题中,“抽屉”和“物体”不是很明显, 需要我们制造出“抽屉”和“物体”。制造出“抽屉”和“物体”是比较困难的,这一方面需要同学们去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多做一些题来积累经验。

 
标签:教案 第12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12册教案 简单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第二课《节约用水》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第十二册)
下一篇:《比例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第十二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新课标| 苏教版| 西师| 北师大| 青岛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学案| 说课| 实录| 案例| 反思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